机遇·目标

2011-08-15 00:50陈震宁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高技能院校人才

陈震宁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南京210008)

机遇·目标

陈震宁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江苏南京210008)

摘自陈震宁同志2011年1月8日在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属院校建设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主要阐述了委属院校建设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方向和工作重点。

委属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发展

0 引言

在两个五年计划衔接过渡的重要阶段,委党组召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建以来第一次委属院校建设发展专题工作会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委属院校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分析形势,明确目标任务,推动委属院校在较高平台上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尽快成为全国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

1 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

今后一段时期仍是委属院校加快建设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吃透上情、了解行情,认真分析、正确研判、全面把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发展形势,切实提高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

1)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发展是委属院校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当今社会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经济增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子信息产业仍将是江苏、全国乃至全球的主导产业,下一代通信网络(NGN)、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等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仍将不断涌现、不断拓展、不断延伸,这将为委属院校提供持续、巨大的发展动力。

2)经济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委属院校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顺应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统筹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大局、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的战略选择。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人才和智力支撑是根本。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能占领制高点。发达的经济要靠高素质人才支撑,基础是教育。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高层次人才紧缺,与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与之相对应,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级技工、技师的短缺是我国人力资源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正成为国家和我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转型升级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5%左右,而发达国家通常为20%~30%。为此,国家和我省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前不久结束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把高技能人才作为重点建设的六大人才队伍之一,国家和地方都将制定出台一系列新的鼓励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确定到2020年要培养200万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并将建立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专项公共培训基地。委属院校作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面临着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大契机。

3)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和规律是委属院校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职业结构实际需求的变化,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与智能化水平将因此相应提高。目前,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依存度越来越高,并出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发展相互融合、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并举、外部质量监控与内部质量保证同步强化的特点。随着终身教育理念方针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传统的就业准备教育扩展到岗前、岗中和岗后的各个阶段,办学目标由原来的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人的整个职业生涯,教育的对象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扩展。高等职业教育不再是只重视职业和技术培训的内涵单一的教育,而正逐渐成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内涵丰富的全面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的趋势,为委属院校持续发展提供了既现实又长期的保证。

4)经济和信息化机构整合有助于委属院校集聚更多的发展资源。经整合原省经贸委和原省信息产业厅组建的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内有省中小企业局、省乡镇企业局、省国防科工办、省无线电管理局和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这是我省加强对工业的统筹协调、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举措。如何充分利用由此带来的资源和条件,为委属院校进一步加快发展赢得先机、增强后劲,是需要共同思考、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5)未雨绸缪,超前谋划,积极面对的挑战。一是生源数量下降带来的影响,江苏高考人数2009年达到高峰,2010年开始出现“拐点”,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期的结束,也意味着将来一些竞争力不强、生源不足的高校面临巨大的发展甚至生存压力;二是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影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在发展定位、专业设置、招生就业、师资队伍等方面有同质化发展的趋势;三是信息产业高开稳走带来的影响,随着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放缓以及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经相对很大,其发展已逐渐由高速增长进入了平稳发展期。

2 方向目标和工作重点

当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委属院校发展指导方针的要点可以明确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优先方针,坚持以内涵发展、质量建设为重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为宗旨,坚持以体制机制和人才教养模式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基础能力现代化、教育资源优质化、发展规模集约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学校管理科学化进程,面向需求,拓展空间,不断提升自我完善和竞争发展能力,数质并重,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委属院校必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登高望远,继续确立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目标追求。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以下关键措施:

2.1 全面把握,科学定位,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1)坚持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类型之一,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阶段。因此,既不能变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能“蒸”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发面馒头”,而应该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规格和基本特征,始终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要才上。

2)坚持正确的行业特色定位。依托信息技术,立足信息产业,服务信息行业,是委属院校之所以能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因素,也是委属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委属院校必须继续坚持信息类院校的特色定位,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渐向与信息产业关联度较大的其他专业延伸,不失时机地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

3)坚持正确的办学功能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而定向设置的高等教育,必须特别重视就业导向,坚持要目标确定、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落实就业导向的原则,培养企业需要、社会欢迎的适岗对路的技能型人才。

2.2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构建特色鲜明的差别化优势

委属院校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发展步伐,打造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多途径构建特色鲜明的判别化优势。

1)要注重专业设置的先发先行。专业特色和水平是高职教育的基础。委属院校的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率先实现由“资源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要立足行业发展,始终站在行业发展前沿,敏锐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瞄准市场需求设置专业、确定课程和编写教材,营造先发优势。

2)要注重普通专业的品牌建设。对大家都有的专业,要争取做到好中求优,做成精品,形成判别化的竞争优势。加快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形成国家、省级、学校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提高专业设置的整体水平。

3)注重专业的动态调整提升。要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及时调整、更新、重组有关专业。要努力做到“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对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要逐步淘汰,同时要及时瞄准新领域,搭建新的专业平台。当前,国家和我省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省已确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光电、智能电网的“6+3”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委属院校要根据新兴产业发展的走势,及早作出谋划,与时俱进地做好专业的优选和设置工作。

2.3 围绕大局,服务发展,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校企合作,引厂入校,工学结合,产学联动,是高等职业教育开展人才培养的有效做法和创新实践,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所在。委属院校要加快建设步伐,打造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必须贯彻围绕大局、服务发展的办学方针,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和校际合作,在优势互补中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

1)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要紧密联系行业龙头企业,继续大力推进厂校合作。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企业提供最新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开展实训。要更好地开展校外顶岗实习,做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双管齐下,协同动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信息类院校的独特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方式和手段。

2)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围绕地方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特色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符合地方和市场需要的人才。要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强化产学研结合,争取与地方政府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合作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和科技研发平台,转化科研成果,努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进一步强化校际合作。委属院校要积极探索与本科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加快建立学生学分与本科院校学分互认制度。要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国外知名职业院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选派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4 以生为本,育人为重,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委属院校必须贯彻“以生为本,育人为重”的宗旨,确保“成品率”,提高“精品率”,尽可能多地为社会提供综合素质良好的技能型复合人才。

1)要强化立德树人职业理念。要坚持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新一代劳动者的迫切需要,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操守和追求。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守法纪意识,培养高素质加高技能的“双高”人才。

2)树立人才培养的品牌意识。要加强对学生整体情况的分析,跟踪了解他们就业后的适应、发展情况,充分利用优秀毕业生的典型事例,教育在校学生,打造育人品牌。委属院校的党务部门、服务部门都要按照“以生为本,育人为重”的宗旨,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工作都要自觉地服务于高素质人才培养。

3)提高学生择业就业的质量水平。在确保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提高“双证书”的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致力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岗择业能力,这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

2.5 重抓班子,建设队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师资力量是委属院校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三支队伍,也是委属院校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

1)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是委属院校加快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委属院校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坚强保证。委属院校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提高战略思维水平,增强科学决策能力,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谋求突破,以发展的措施化解难题,不断推进学校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2)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是委属院校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统筹安排,分类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快中层干部和后备力量的培养,着力建设一支视野开阔、适应能力强、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中层干部队伍。

3)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骨干教师的个体能力和教师队伍的群体质量,同样是委属院校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委属院校教师队伍、教学团队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积极探索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要加强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更多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在校企合作中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不断提高兼职教师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当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运作机制。要加强人才引进,不惜重金引进紧缺人才,必要时可以实施团队整体引进。要加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把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 结束语

委属院校的建设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以争创一流的业绩,全面提高委属院校建设发展水平,为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Opportunities and Goals

CHEN Zhen-ning
(Jiangsu 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ission,Nanjing 210008,China)

The article is extracted from the speech by Chen Zhen-ning at the meet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affili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Jiangsu 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ission.It mainly expound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ffili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focus in the near future.

:affili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s;development

G 710

A

1672-2434(2011)01-0001-04

2011-01-08

陈震宁(1958-),男,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猜你喜欢
高技能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