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1-08-15 00:50杨春平宋跃良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院校教材

杨春平宋跃良

(1.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杨春平1宋跃良2

(1.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高职院校现行的就业指导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要求,应针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的现状与问题,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高职生;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大,高职院校应视就业工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更加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将就业工作列为学院的“一把手工程”。目前,为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充分就业,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大部分学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然而,在实际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高职院校已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了考试科目,但仍然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部分高职学生认为,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对他们的成长就业并没有多大益处,当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自己迷茫的就业目标而一次次失去机会。因此,深入探索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切实加强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1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现状分析

1)就业指导课实用性不强。大多数高职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实用性不强,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并且授课内容过于理论化,联系实际较少,跟不上当前就业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在教学形式上比较单一,内容也比较空泛,缺乏实效性,就业指导课仍然停留在灌输式的“你讲我听”的单纯课堂教学形式,就业指导案例较少,课堂教学缺乏互动,缺乏个性化指导等[1]。因此,这样的就业指导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

2)没有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教材。就目前的就业指导教材来看,部分就业指导教材过于陈旧,内容不充实,知识滞后,针对性不强;有些教材过于追求理论的研究性而轻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用性较弱等缺点,弱化了教学效果;有些教材单方面追求内容的全面性,没有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群体区分对待(如高职大专层次和本科院校层次的大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要求和方向是不尽相同的)等。缺乏切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教材,必然会影响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听课效率低,学习兴趣不高。

3)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主要由学校就业部门工作人员、其他部门的行政人员、辅导员和专兼职班主任教师等组成。他们中有的要忙于具体行政事务,也顾不上在就业指导方面知识的进修提高;有的专兼职班主任又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自身并没有太多的就业工作经历和实际经验,即使通过培训,也不能在指导学生择业就业方面发挥太多的就业指导功效。所以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 高职就业指导课教学途径探索

1)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高职院校管理层应提高认识,将就业指导教育进一步渗透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去。实际上,就业指导教学课并不能解决学生就业中的一切,学生就业工作还需要全面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全面负责就业指导课的计划、组织、管理、实施和考核等,把就业指导课纳入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体系;同时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实行“学生评教、专业督导、学校考核”的三级考评,有效保障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稳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全程化的教学体系构建,针对高职院校2+1或2.5+0.5培养模式,分学年、分学期整体规划2年和2.5年就业指导教学内容。比如一年级学生主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教育,二年级学生主要开展各项职业素质的拓展,三年级学生主要开展专业应职及适应岗位的能力培养等,有步骤、有梯度地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真正缩短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不断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加强就业指导教材的建设。《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职业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2]。这一规定为深化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应编写出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切实提高就业指导教材质量。教材建设不仅要重视其内容的理论性,更要重视其在就业指导中的实际作用,可以在教材中增设如“团队合作素质、职业挫折感调节、企业文化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培训、法律意识、角色转换”等新内容,培养提高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职业能力。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和个性的高职学生,还可以在教材中穿插一些典型案例、情景模拟、名人名言、成功人士经验,对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和说明,增加教材内容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吸引力,使学生想看愿看,真正把培训与职业、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缩短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运用”之间的转化时间。

3)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就业指导教师应不断改进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增设就业指导课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与企业相关的就业指导方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如提前进行企业入职培训体系的学习和训练、与企业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沟通等,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形式[3]。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案例、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等实战训练进行教学,让学生共同参与,与学生互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并引起共鸣,从而增强教育效果。例如在讲授“面试应注意的礼仪”时,对面试涉及到的“守时、表情、礼貌、语态、举止”等5个问题,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通过自身的表演,既有利于掌握和理解相关教学内容,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认识到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自觉提高道德修养与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社会实践,实际了解企业,使学生对今后的择业就业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人才招聘市场参观、调研和体验,并在指导教师的适度引导下,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我去应聘工作我能行吗?我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哪些方面还有欠缺?还需做哪些努力?通过这些深层次的思考与体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社会对职业人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并得到真实意义上的职业熏陶与锤炼,从而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对学生学好专业、练好本领、增强就业紧迫感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加强学生个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测评系统的作用,进行个性化帮扶指导,对有不良心理的学生进行矫正等,使学生自觉和乐于接受就业指导,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到就业指导教学课时数较少的原因,有些内容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或讲座形式来替代。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讲,应聘材料制作等理论性内容,可以挂在校园网上让学生去自学,以弥补课时的不足。

4)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目前就业指导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业指导教师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肩负多种任务,即是学生职业工作介绍者、劳动力市场信息提供者,又是学生心理辅导员、生涯设计指导者[4]。所以,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实施自我评价,正确定位;还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等理论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人际沟通、职业测评、社交礼仪、求职技巧、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这些领域的实践经验与就业指导技能等。科学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来驾驭。因此,要实现和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建立一支稳定性好、素质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化水平深的师资队伍,将就业指导课教师列入专业资格和高校职称评定,这是保证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根本[5]。为此,应选拔和构建一支从业时间较长、就业指导经验丰富、热爱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研究、有一定专业理论和企业背景的人员组成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经常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经常到人才市场或企业感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与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监督、指导和考评机制,坚持教师持证上岗制,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列入再次培训计划;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参加观摩课、示范课,课后进行点评,推广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鼓励任课教师开展针对就业、创业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还可以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等参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构建多元化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学与咨询队伍。

3 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情牵千家万户,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提高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出自己合理的职业选择,不仅对学生自己,而且对学生家庭、对社会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应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建设,在就业指导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深化“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一切为了学院发展、一切为了社会需要”的就业工作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增强学生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真正实现学生顺利就业,充分就业。

[1]徐雪燕.论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7-8.

[2]郑东和.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科技文汇,2008(8):69-70.

[3]张倪.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5):118.

[4]刘顺.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知识经济,2009(1):137-138.

[5]宋争辉.普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开发与教学策略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33-13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areer Guidan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Chun-ping1SONG Yue-liang2
(1.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Changzhou 213164,China)

With continually increasing demands for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on in society,the present career guidance teaching can not mee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society.Aiming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career guidan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job-hunting and entrepreneurial capaciti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career guidance

G 712

A

1672-2434(2011)01-0005-03

2010-10-28

杨春平(1963-),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就业管理与就业指导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院校教材
教材精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材精读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