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1-08-15 00:50赵爱琴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教学班订单式电梯

赵爱琴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赵爱琴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企业人才库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校企合作组建“订单教学班”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取得成功经验,在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成效、创新点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是促进现代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是当今世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所体现的综合化社会功能,不仅是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动力[1]。

1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概况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2],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工学结合表明学习者的劳动与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强调的是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的是学生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强化的是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应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3],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的精神,把先进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于2007年9月与世界五百强企业-——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达电梯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达成共识:“校企合作”是一种办学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模式,是校企合作的表现形式;“订单培养”是工学结合的途径,“前校后厂”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较高境界。2008年学院与迅达电梯公司合作开办了全国首个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成立电梯工程技术班,形成订单式培养、前校后厂式的运行机制。2009年7月“订单教学班”——电梯工程技术班学生毕业,48名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已获得大学专科学历以及首批国家技能鉴定中级安装工证书,并根据“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模式要求,48名毕业生全部被迅达电梯公司录用。这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前校后厂”模式已初见成效,并已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对此,迅达电梯公司的现场技术和培训总监Kai Hohnke(德国)先生表示:公司长期以来都面临着满眼人才、无人可用的局面,职业技能人才的缺口一直都存在。和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良好合作,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问题,非常愿意和教育机构密切合作,真正实现毕业生、家庭、企业、学院、社会多方共赢的结果。学院院长汤少明教授也非常认同这种合作模式:学院电梯专业理论结合实践,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很受企业欢迎。学院党委书记刘文清博士强调[4]: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需要教育界认真研究探索。学院和迅达公司这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无疑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2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创新点

2.1 校企双方量身定制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企业化”,与市场、行业接轨,是保证校企合作“订单教学班”能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保障。学院与迅达电梯公司校企合作“订单教学班”总共设置了47门课,其中基础课14门、基础专业课19门、电梯专业课14门,电梯专业所有专业教材都是跟迅达电梯公司深入沟通后编订的;任课教师都经过企业资深专家专业培训,特别是一些高级专业课如电梯工程项目管理,则由迅达电梯公司的高级培训经理亲自讲授,以完全符合企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要求;在实操实训方面,迅达校内电梯生产性实训基地拥有国际领先技术和世界一流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是目前国内高校唯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电梯工程技术实训基地。通过引进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机制,再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熟练掌握电梯、扶梯的安装、调试、维保等技术。这是一种典型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2 双方共同制定“订单教学班”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企业化”,学校对于“订单教学班”实行“准员工制”管理,实现学校管理制度与企业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学院与迅达电梯公司“订单教学班”结合企业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形成了自己的班规、班训等管理办法。如每天早晚要进行1小时的体能训练,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能增强纪律和团队意识。目前,“订单教学班”的管理已受到学校与企业一致高度认可。学院曾对这个班进行全校首例通报表彰:电梯工程技术班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良班风:无一例旷课迟到现象,寒暑假坚持在校学习,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氛围;坚持体育锻炼,为学院校风学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迅达电梯公司总部的在用梯总监Peter先生看完“订单教学班”现场作业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电梯工程技术班学生是他看到的最满意的同类专业的学生;并且认为,“你们是电梯界的黄埔军校学员,你们更是电梯界的西点军校优秀生”。

2.3 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

工学结合是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下学习。因此,学校需要把企业生产的典型产品、企业的文化、企业的设备、企业的工艺等开发成学生学习的项目课程,这样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学生。学院与迅达电梯公司校企合作“订单教学班”的课程如《电梯工程项目管理》、《电梯安装工》、《自动控制原理》、《变频技术》、《电梯安置工艺》、《专业英语》等,全部都是根据迅达电梯公司的典型产品、实际需要以及设备、文化等特点而开发出来的。与此同时,校企双方还合作开发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电梯工程项目管理》,这种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项目课程的模式,注重整体的优化,不过于强调某一门学科课程的系统性,而是着重考察该课程在体系整体中的价值;强调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效益,打破课程壁垒,改变过去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的各门课程之间自成体系的现象,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坚持能力本位,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2.4 考核评价与企业录用提拔相结合

为了保证学生“今天所学”与“明天所用”之间的一致性,需要把学生的考核评价与企业的录用提拔相结合。为此,学院与迅达电梯公司合作的“订单教学班”在迅达电梯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48名学生分5组进行三次现场电梯安装工程,包括安装计划制定、安装日志、现场管理、安装自检与验收、项目移交、脚手架安装、土建勘察与测量、3300AP机械、电气安装、3300AP SASI检查、以及迅达现场安全管理、有效沟通、客户导向等内容。对“订单教学班”的考试制度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考试方式由原来单一的试卷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改为以企业对“准员工”的评价标准即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精神等为主的形成性评价;并且在考核团队中以迅达电梯公司人员的评价为主、学院教师评价为辅的过程化考核方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非所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直接反映学生的工作能力,也为企业人事部门的最终录用和提拔提供直接的依据[5]。

2.5 在合作企业开辟毕业论文答辩场

毕业论文答辩是学校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形式之一。学院与迅达电梯公司合作的“订单教学班”的毕业论文答辩是在迅达电梯公司举行并邀请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同时组成了以迅达(中国)技术支持与培训部、高级区域培训经理李志弘先生为答辩主席,学院的教师与迅达电梯公司其他技术人员参与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答辩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由答辩学生进行10分钟的论文陈述,即用PPT介绍论文的基本内容及结构;然后现场抽取专业题目进行回答;最后,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论文内容向学生随机提问。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量、工作态度、创新、论文质量以及答辩中的表现给出成绩。这种在企业现场开答辩会的形式,不仅是企业领导全程参与论文答辩,更主要的是企业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录用和选拔人才提供方便;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时间效率,做到学习实习两不误。

3 结束语

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是世界五百强的外资企业,与其合作办学可以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融入到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模式中,促使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国际社会发展需要,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有效缓解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同时与迅达电梯合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可以使学院融入更多的企业文化,使大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和企业家,增进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当然,校企合作办学中也存在着合作深度不够、毕业生与岗位不完全适合等一些问题,这尚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解决与完善。

[1]郑旭辉,刘松青.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素质教育发展[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7.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4]张胜波.电梯人才奇缺,毕业生就业不难[N].南方日报,2009-08-04:A11.

[5]成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中人才培养的研究[J].消费导刊,2008(10):55.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Training Mode of″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s and Customized Training″

ZHAO Ai-qin
(Guangdong Polytechnic College,Guangzhou 510520,China)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s and customized training to cultivate the high-quality skilled personnel is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po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Based on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s to construct customized training class is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part i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Guangdong Polytechnic College and Schindler(China)Elevator Co.,Ltd.have got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which is important in explor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innov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s and customized trai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customized training″;training mode;practice teaching

G 710

A

1672-2434(2011)01-0011-03

2010-09-15

赵爱琴(1981-),女,讲师,从事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班订单式电梯
雅韵·智慧·健康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被困电梯以后
电梯不吃人
被困电梯,我不怕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管理
乘电梯
加强教学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