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评析

2011-08-15 00:42刘芙蓉王春红
山东水利 2011年1期
关键词:胶州市水利局核查

刘芙蓉,李 伟,王春红

(胶州市水利局,山东 胶州 266300)

胶州市核定的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移民共有15 879人,分布于10个镇、街道办事处的74个移民村。自2006年实施后移民期扶持政策以来,采取资金直补和项目扶持两种方式,共投入扶持资金11 036.07万元,其中直补资金4 989.75万元,项目扶持192个,投资6 046.32万元。

截至2010年底,移民的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4 571元增加到2011年的8 041元,11个移民村分别成为青岛和胶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6年来的帮扶实践,使移民村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社会和谐。良好的帮扶效果,主要得益于国家的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和精心运作。

1 充分调查研究,立项准确

对水库移民的后扶工作,除了直补一定数量的资金继续解决温饱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搞好项目帮扶,解决长远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各个移民村庄和农户情况的差异性,各级政府帮扶能力的有限性决定,如何把帮扶项目选好、定准,对于确保帮扶效果至关重要。实际操作中,主要摸清了以下3方面的情况。

1)经济状况。包括温饱问题解决得如何,家庭和集体经济的类型、规模、效益,以及制约发展的瓶颈所在。

2)自身优势。包括地缘、资源、交通、人文、技术等方面的特点和长处。

3)移民发展愿望。当前农村百业兴旺,发财致富之路千条万条,发展什么,实现怎样的创富梦想,移民们往往都有自己心中的小蓝图。选择符合移民心愿的项目,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使之发展得又快又好。

通过了解和掌握上述情况,对帮扶对象的需求、特点、愿望,心中有了底数,把握了投资立项的主动权。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其纳入整个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盘考虑,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经过反复论证审定,制定了项目帮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5年来实施的所有项目全部运转正常,效益良好。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的刘家村,是本市青年水库的移民整体搬迁村,该村东靠开发区工业园,西邻二○四国道和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此,市水利局帮扶他们主打二三产业牌。2006年后扶政策刚一实施,该村就乘势而上,兴建了7 412 m2的通用厂房,2007年即以每年租金70万元的价格实现对外承租。该项目成功后,村民们竞相效仿,兴起经商热潮,不到3年时间,村里形成了餐饮、住宿、维修、零售等近百家店铺构成的服务业一条街。现在,每年仅服务业收入就达400多万元,全村提前进入了小康社会。

2 创新工作思路,方法灵活

对水库移民的后期帮扶,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没有万能的方法和普遍适用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市水利局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探索尝试了如下几种方法:

1)典型示范法。对当时难以推开的帮扶项目,选择基础条件好的村庄与农户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推而广之。如洋河镇山周村,是一个具有多年家禽养殖技能优势的移民村。把该村作为养殖试点示范村,投资36万元建起养鸡大棚6座,养殖面积2 249 m2,每座大棚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同时,运用大众传媒,现场观摩、经验介绍、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把试点成果延伸辐射。目前,移民村的养鸡大棚已发展到30多座,年纯收入达500多万元。

2)联合共赢法。加强移民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横向协调,对一些牵涉面广、工程量大、资金需求多的项目,协调他们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受益,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整合放大。如里岔镇,通过横向联合,使8个移民村庄的沟渠、机井、平塘、河道联网贯通,形成大面积循环水系,一下子解决了近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3)结对帮扶法。市水利局积极牵线搭桥,促使青岛和本市5个政府部门、2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与7个比较贫困的移民村结成了对口支持的帮扶对子。移民办及时和他们交流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邀请他们到对口帮扶村庄实地考察,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几年来,这些部门和企业共投资218万元,完成帮扶项目6个。

除此之外,还采取招商引资、一村一品、劳务输出等多种方法,努力探索,把帮扶工作做实搞活,大大增强了帮扶效果。胶州市水利局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由于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多种方法,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因而取得了预期效果。

3 健全规章制度,监管严格

后期扶持工作作为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和长远大业,必须严肃对待。要特别注意严格把好5个关口。

1)移民人口核查关。市里统一组织力量,建立了由16个市直相关部门和镇处分管领导参加的专门核查机构,成立了95个驻村核查组,核查组成员人数达352人。核查中,严格掌握政策范围,逐一进村入户,按照个人申报、村上报、县核查、张榜公示、集中核查,再反馈公示的程序,大大提高了核查成功率。

2)项目审查关。确定项目,除了充分调查研究,确保准确之外,还要严格履行相关规定,按照村镇提报、县审核后集中汇总上报、市组织专家审查、编制可研和实施方案、施工组织的程序,逐级上报审批,使项目合理合法。

3)建设项目程序关。对单项投资3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招投标法,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对单项工程投资小于30万元的工程,由项目法人采取委托的形式,委托工程所在镇、处人民政府负责项目的招标与实施,保证项目建设公开、公正和透明。

4)工程质量关。除按照项目法人制和工程监理制实施外,各镇、处还组成移民工程质量监督领导小组,负责所在地项目建设质量监督。此外,项目所在村,由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现场质量流动监督队,对施工中的每个细节进行全程全方位监督。市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逐一进行考核验收,做出鉴定结论。

5)资金使用关。对直补资金,实行财政、移民、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相关部门联动发放,跟踪了解核实发放情况,及时针对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补发。对建设资金的使用,全部实行报账制,项目资金结算后,尽快将资金使用情况向移民张榜公示,并由胶州市发改、财政、审计及水利部门进行联合审查,严防专项资金被挤占和挪用。

监管工作,贵在严格,管而不严等于不管。一方面规章制度要健全完善,封闭配套,避免短板和漏洞,使之无缝可钻;另一方面,对规章制度的执行要用满力度,一丝不苟、一抓到底、一步到位,不留余地。市水利局紧紧抓住5个重要环节,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系统、封闭的严格监管,有效保证和提高了帮扶工作的综合效益。

4 结语

6年前的移民村,到处是土房、土路、土墙,由于底子薄、交通、水电、居住、医疗、教育等条件差,致富门路窄,村民们只是生活在温饱线上。如今的移民村,水泥路、红瓦房,田成方、水成网、绿树绕村庄,少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经济大发展,生活大改善,家家忙致富,户户奔小康,到处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猜你喜欢
胶州市水利局核查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大规模连续抓治理 三川河旧貌换新颜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山东省农村小学教育:成就、问题和建议
胶州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调研报告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重庆市渝北区水利局党建、扶贫工作纪实
多措并举,整县推进,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胶州市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调研报告
堤上裂了一条缝
发展『节会经济』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