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万科

2011-09-06 09:33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21期
关键词:万科资金财务

被视为房企“风向标”的万科自9月以来频频拿地,9月1日,北京万科联合住总集团以17.05亿元人民币竞得大兴区旧宫镇3号地C-11、C-14地块。据公开报道显示,万科9月份新增8个项目,拿地涉及金额已近百亿元。

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万科的大胆拿地,都缘于万科采用信息化管理。“强大的数据库系统,支撑着整个万科集团的发展。通过引进地产ERP系统,无论是集团管理、区域管理、项目管理,都能一目了然,高层能随时掌握最新的消息和动态,能了解公司运营发展的情况,进行果断的战略决策。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能帮助决策层分析市场行情、项目管控等。万科最近频繁拿地,正是因为这些强有力的数据给予了万科很强的信心。”万科集团总经理郁亮对万科信息化深为得意。

信息化:顺势而为

一直以来,万科高层深深体会,房企信息化不容忽视:一方面是政府不断出台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受政策影响的波动较大,要求决策层必须具备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快速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开发的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决策者必须借助信息化工具实现远程管理。

“当政府调控力度越来越大,市场越来越规范,土地越来越难拿,消费者越来越成熟,竞争对手也越来越成熟时,房地产企业就不得不改变其粗放式管理习惯。在进入完全竞争时期必须做深,必须关注单位周转率,而周转率的前提是动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恰是信息化的价值所在。所以,信息化是房企发展的必然趋势。”亚太商业不动产学院院长朱凌波表示。

万科集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无疑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万科的信息工程部设置了几十人的编制,而为建立整个集团数据存储中心,万科专门构建了机房。

“从开发商投资拿地到开发商交付房屋的全流程,地产ERP信息系统能帮助开发商全部搞定。每一步的进展都与钱打交道。资金管控的不好,逆势拿地风险巨大。万科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资金管控严格,能详细的了解项目运作过程中,提前预测、提前控制风险。万科一口气拿下8个新项目地块,资金管控起了重要作用。”万科北京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早在2009年12月,一直专注于做住宅的万科重新调整了战略:未来加大持有型物业的储备,并在近期内陆续推出养老物业、酒店及商业配套等多种物业类型。其中,住宅产品仍占据80%比重,其余20%则将开发持有型物业。三年内万科将建成220万平方米商业配套。“万科的定位是城市主流住宅开发企业,专注住宅开发的模式不会变。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的调整,在城市一些比较接近中心的区域,纯粹的住宅项目越来越少,住宅项目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有相当比例的商业配套。为了做好这些商业配套,万科也需要研究和学习商业地产开发的经验。”万科方面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表示。基于此,对新涉足商业地产,怎么样进行支撑?销售怎么考虑?成本怎么考虑?正是要借助信息化来实现。

信息化建设提速

在房地产行业内,万科的信息化建设开始得比许多同行都早。1987年,万科开始了财务系统建设。1997年,万科成立了IT信息技术中心,成立之初就安排了8个人的编制,并且设立在集团办公室下面,直接接受董事长王石的任务派谴,王石董事长当时甚至发出了“搞不懂IT,我就连董事长也辞掉”的宣言。

这一年,万科信息化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上马了OA、邮件系统以及对外网站,建设起了内网外网,并与金蝶接触,上马了金蝶财务软件,并迅速在全集团普遍实施。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回忆说,当时之所以选择金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产品是第一家面向Windows平台的产品。2000年,万科上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并由深圳万科向各地辐射,紧接着建立起A-Housing招投标网站、与金蝶连手开发成本管理软件,等到这些房地产企业信息化项目完成后,万科越来越感到需要有一个整体的管理系统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是企业规模扩大化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像万科这样跨地区发展的企业。由于财务部门有着来源于公司各方面的丰富而又大量的数据,与公司业务运行关系最紧密,并且需要运用IT手段来保障各方面数据的准确性。

基于此,万科集团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构架下,对财务系统、成本系统、资金系统以及各业务系统实现了完整的集成应用。万科财务、资金、成本的一体化集成主要体现在:(1)弘毅资金管理系统与财务的集成;(2)资金管理与房地产成本系统中合同管理的集成;(3)合同管理的资金计划与资金管理资金计划的集成;(4)成本与财务的集成;(5)协同平台等其他系统处理的与项目有关的付款与资金的集成;(6)售楼系统的收款信息可自动导入H11生成H1系统的收款单,实现与资金与财务的集成管理。通过H1财务、资金、成本的一体化管理,万科以前在成本、资金、财务之间的单据手工传递及凭证的手工录入工作现在均通过H1系统自动实现集成管理。

新系统使集团完成了对全国约30家子公司进行统一结算,在业务量增加了8倍的情况下,结算中心却一直只有6名员工。

依托财务集中管控系统,万科在集团总部和400多家下属公司范围内实现了跨行业、跨地域、多机构、多项目需求的财务集中核算,这已经成为了他们内部重要的经营和管理工具。

将动态成本纳入管理

“实施软件之后的一大好处是对动态成本的管理。”万科集团CFO执行副总裁王文金说,“所谓动态成本,就是未结算合同+已结算合同+非合同性成本+待发生成本。对房地产企业来说,其中后2项的变动十分常见,因此对它的管理不但复杂而且难以实现。”在万科集团没有实施成本管理之前,对动态成本的监控很难用书面形式随时结算出来,财务软件不能记录动态成本,不能展现成本的明细构成,并且有大量重复项目。有时会出现项目卖完了,但还有成本需要追加的情况,甚至会因为台帐记录不清而重复付款。现在,成本管理软件能够展现全项目动态明细表,实时反映动态成本并实施监控,大大提高了企业在控制成本方面的作为。通过成本管理软件,万科成功地将每平方米目标成本浮动差异数由100多元下降到了30公司是不是按照我们给的额度,现实是不是发了这么多,有没有发多了。建立了奖金信息系统,可以控制奖金的额度。没有这个系统以前,我们要求大家做台账。我们去审计的时候,比如他们说应对之道是什么?我们签发了凭证,我们要看提不提这个问题,如果提这个问题,就重新做台账。房地产企业应对检查很有经验,他们用这些方法应对总部。我们做了信息系统,他们就没有办法去改。”

此外,万科集团现在正在考虑建设法人信息的管理系统,万科集团有400多家公司,需要考虑事情,比如年检、工商执照等等,对法人的管理是元左右。

早在今年2月末,万科董事长王石表示意欲拓展B2B电子商务,主要是“网上建材采购计划”。而且万科准备联合南北同行,展开集体行动。该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通过网上集体采购,最高可节省成本25%。

王文金表示,万科集团现在正在做更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这样的系统建设涉及到很多方面。“万科集团最近在做奖金管理信息系统。万科提奖金有一个规则,但是需要两个流程。第一个是奖金提的对不对,一线非常重要的领域。“董事、监事的体系是不是完备,比如像我,我不知道我在几家公司当了董事,也不知道在几家公司当了监事。从内部程序来看,一个人从进入公司到离职,这种内控程序是不完善的。现在我们要建立法人信息的管理系统,涉及到法人到底要做哪些事,比如年检做了、股东会决议做了、利润分配制度也做了,几个证照都换了,可以进行对应的管理,包括公司章程的修改、合作协议等等。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

猜你喜欢
万科资金财务
重庆万科璞园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万科:楼市进入深水区,万科这样做! 万科2020年经营策略披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