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身边技术问题,有效挖掘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例谈

2011-10-20 05:16蔡建平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情境探究

蔡建平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泉州 362100)

关注身边技术问题,有效挖掘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例谈

蔡建平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泉州 362100)

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重视技术问题,挖掘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文章提出选择技术问题作为教学资源,必须关注问题的七个特性,并通过一些比较典型的实例展开叙述、论证。特别强调在挖掘教学资源过程中,教师本人解决技术问题、亲历过程所展现的思维活动过程,解决方法的示范性、独特性,让学生从中借鉴、比较,从而改进学习、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应是基于技术的学习。技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在保证基础性、共通性的前提下,应允许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结合实践操作问题,把有源之水引入课堂,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技术的学习源于生活实践,服务于生活实践,学生通过对技术问题的“感知、思维、想象”,达到改善学习、促进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重视技术问题、挖掘技术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从技术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要求谈一点体会。

一、问题的典型性

在解决信息技术本身的问题时,我们要注意技术探究教学问题的典型性,鞭辟入里,深入剖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散学生的思维。

例如,兼容性问题就是一个典型性问题。兼容性是指相互适合、适应或相容、互换的特性。在讲解兼容性问题时,教师往往一带而过,没有给予重视或者仅仅只是介绍抽象的概念。其实,兼容性问题是一个经常性的问题,表现形式丰富、复杂,有时比较难判断。

新技术新硬件的出现、新的软件运行环境等等都会导致兼容性的问题。例如,会声会影X2软件在微软最新的Win7操作系统中就出现典型的不兼容现象。在选择刻录光盘映像时显示菜单不完整,无法显示“刻录”按钮,所以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操作。但此现象似乎是用户前面操作失误才导致“刻录”按钮无法显示,后来在Vista中测试,才发现原来是该软件版本与Win7不兼容引起的。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解决兼容性问题。由于故障表现得比较隐蔽,似乎硬件与软件,谁都没问题,谁都可能有问题,解决问题方向难以确定。于是,问题带来了很多迷惑性,也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了复杂性。

教师在具体工作环境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因为硬件或软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而导致硬件或软件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虽然兼容现象很常见,但当时的情境在具体教学中难以再现。如果我们把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加以搜集、整理、提炼,就可以直接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而无需在日常教学真正需要时囊中羞涩,捉襟见肘,为所谓问题而创设问题。同时,问题源自教师本人生活实践、生活环境,所以问题情境可能更贴近学生生活,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本人复杂的心理与思维活动,解决方法的取舍、权衡、分析、判断、定位,解决问题的苦恼与喜悦等等,对学生、教学而言,都是一种真实的难得的教学资源。或许有人不以为然,找问题案例,上网一搜,信手拈来,但如果这些案例是教师亲历的问题情境,讲起来会更加深刻、生动。

因此,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实例,必须经过筛选,尽量贴近或与教学目标吻合,让实例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典型性。

在培养学生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上,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小提示,都可能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因此,典型的问题有助于学生通过归纳、类比提升对同类问题的一般性认识,有助于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二、问题情境的真实性

有意义的学习是真实的。学习具有情境性,也就是说,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更有利于学习者获得认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因此,建构主义主张营造问题情境,以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就如上面所谈的兼容性,对于软件或硬件,单独来看,都很正常,但在真实情境中,由于要在一起进行工作,兼容性的问题就暴露无遗。所以考察兼容性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同理,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见教师为了讲解某个知识点,采取简化的问题情境。由于问题情境人为地缩略了一些不该缩略的地方,导致问题情境或偏离真实、华而不实,或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达不到对问题欲探究的深度与力度。这里所谓的“真实性”,主要是指来源的真实性,不是为问题的创设而创设、不是凭空虚构的问题。某些需要在真实情境中才适宜使用的知识与技能,就如无水之鱼、无本之木,没有生命活力,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了。

例如,在文档中实现“查找”与“替换”,有的教师所构建的文本情境却是一首小诗或一两段简单的文字,这种一目了然的情境何须大动干戈,其实直接更改更省事。如果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文本情境中,想找出文章中相同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或对同一词语进行修改,看看谁做得更准、更快,当学生忙于修改与查找时,投影屏幕上教师举手投足间已不费吹灰之力解决了。于是,强烈的反差对比,就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有效快捷地修改文本。

有意义学习更容易发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我们需要在真实的、有用的情境中教授知识和技能,并给学生提供新的、不同的情境练习使用的理念,而不是把它们抽象成规则,让学生记忆再应用到预先设置好的问题中。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利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意义的建构,特别是有利于学生完成和深化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可以给学生能力以更大的挑战,带来更丰富的生成,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问题呈现的科学性

问题的呈现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过程。例如,我们要求学生输出从100到200之间所有不能被3整除的数。

在上机操作中,学生发现,并不能把所有被3整除的数显示在屏幕上。于是,有的学生就提出疑问:“老师,我为什么不能把所有符合条件的数都显示出来,而只显示最后几个数?”经过观察,该问题具有共性。于是,教师再组织学生研讨,因势利导,提示注意如何使用格式符号的输入控制来判断每行输出数的个数及换行。

从问题出现的现象到问题的提出,再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探寻问题解决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的,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望。通过上机操作,可以发现学生虽然在上节课学习了“print”等格式控制方面的知识,但还不能熟练灵活地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而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再回过头复习分析理解前面的知识,无疑会进一步内化、升华前面所学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

当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后,面对看似棘手的问题,提出的要求才有针对性,才能进一步引起学生学习的探究欲望,把灌输给学生的方式转化为学生对学习的一种主动渴求。

四、问题界定的适度与清晰度

提出问题要考虑教学目标、学生学情和软硬件环境,因此有必要突出问题的重难点、关键点,量力而行,把握问题的疑难点,使它更适合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

所谓的适度,应该是设在学生的已知与未知之间的“锚点”,符合学生最邻近发展区域,使学生能通过“支架”逐步攀升,完成对学习意义的建构。

清晰度,则指要尽量避免容易引起学生理解歧义的问题情境,避免不必要的“节外生枝”。在单位时间里,集中精力,探究问题,追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当然,所谓的避免“节外生枝”,并非指教师仅强调预设,忽视生成,而是指要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预设与生成并重,在突出健壮主干的前提下,使树冠枝繁叶茂,呈现蓬勃生机。“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在去除婆娑桂叶与求得更多清光的同时,不是把桂树砍死,而是既保证桂树茁壮生长,生机盎然,又让学生享有清朗如水的月光。在问题的“适度”与“清晰度”中取得平衡。

五、问题选择的准确性

不是所有的疑难都能成为教学的问题资源,都让学生去“探究”。要把握问题的准确性,要求教师要有筛选,有判断,进行充分的备课,而且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不要一遇疑难,就是“问题”。真正的问题资源,应该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未知的欲望,建构新的知识。例如,课堂上,在进行Excel排序作业时,有一名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为什么我的工作表姓名序列是按姓氏的笔画排序的?”这位教师观察了一下,果然如此,于是自问备课时怎么没有注意到这点,后来想起当时也试着帮忙解决,无奈情急之下也找不到办法,然后,他把这个疑难当做课堂生成的问题资源布置给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探究解决。实际上,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答案就在“排序选项”里,但由于该教师以前从没使用过,而且备课不充分,造成了误判,还把它当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难得“资源”,浪费了很多时间。当学生找到了答案后,所谓的问题探究也就圆满解决了。这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做法,就如沙漠之黄沙,会把真正的问题资源掩埋,使学生体会不到艰辛跋涉后成功的喜悦。

六、问题探究的难度与深度

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问题探究的难度与深度。在一张简单的Excel工作表中,或许对十几行数据进行求和、手工输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如果对连续几百行数据进行求和填充,问题就渐渐暴露出来了,手工输入显然太费时间了,太机械了,于是就想到通过拉动公式填充手柄进行自动求和来解决,刚才的问题解决了;当数据达上千行,而且数据不连续(如某些学生因故缺考,没有成绩)、自动填充不能一次到位时,必须分好几次操作(或一次操作,但还要手工剔除因故缺考没成绩的),如果工作表是寥寥几张,可能还感觉不错,操作效率挺高的,如果工作表是几十张、几百张甚至更多呢?刚才怡然自得的神情,可能会乌云密布,痛苦不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此时应该把工作表设为共享,发动大家一起动脑筋。显然,这是典型的土办法,不可行。假如公式汇总列的单元格能根据所引用的单元格进行数据判断,有数据时自动填充,无数据时不填充,那多省事!于是,我们想到了用VBA编写代码来解决,一块拦路石又似乎被搬掉了。实际运用时,发现虽然能智能判断、自动求和,但运行效率太低,速度很慢,像蜗牛,无法忍受,问题又来了!于是,我们会想到优化算法,重新编写代码……最终,问题解决了,成功的喜悦也如潮水般涌来,那种难以名状的激动与自豪、自信体验,就是学生学习的真正源泉,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师只有亲历问题情境,才会理解个中真味。

也许当我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时,困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至。编写的代码,如果放在某个工作表后,仅对该工作表起作用。几十张工作表就要有几十份相同的代码,代码冗余!显然这不是好办法,从代码的可维护性看,也是不合理的。如果把代码放到下面,作用于整个工作簿,烦恼也就解决了。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问题的出现与问题的解决是一对矛盾。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情境,就会面临不同难度、不同深度的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所谓“最近发展区”来确定问题。

七、问题情境的虚拟性

完全再现真实的问题情境,把真实的过程照搬到课堂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与真实性相对应,具体教学实践中,有必要构建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仿真情境。目前最常见的虚拟机技术,可以为我们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带来很大的方便。虚拟机主要包括硬件抽象层虚拟机、操作系统层虚拟机、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层虚拟机以及编程语言层虚拟机等四类。例如虚拟机软件VMWARE,Virtual PC的构建可以用于网络知识、各类操作系统的学习、病毒与木马软件的跟踪剖析,JAVA虚拟机方便对JAVA语言的学习,等等。我们不必担心误操作或相应操作会引起严重后果,其实,大量减少真实环境所带来的维护工作、必要的虚拟问题情境,还可以节约大量的硬件、软件及人力资源。

总之,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才是对所学知识实现意义建构的“内因”,学习环境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所有的问题情境创设都应围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来设计,注意挖掘身边的问题资源,让学习者学会发现方法的机会,在亲自动手、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了解技术、认识技术、亲近技术、活用技术,从而有效迁移知识与技能。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11,29,30.

(编辑:王天鹏)

G424.21

A

1673-8454(2011)06-0045-04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情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