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创建“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无障碍旅游区

2011-10-23 00:33李云德
当代贵州 2011年13期
关键词:三县客源乌江

■ 文/李云德

合力创建“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无障碍旅游区

■ 文/李云德

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合力创建无障碍旅游区,是乌江山峡文化旅游产业的现实需要,也是两省(市)、三县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者(前排左一)在乌江沿岸乡村调研。(侯德江/摄)

地处乌江中下游的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县”),由夹石峡、黎芝峡、银童峡、土坨峡、王坨峡等组成的乌江山峡一段,山清水秀,集神、奇、险、秀于一体,置身其中,有“舟行乌江上,人在画中游”之妙,被中外游客称赞为“乌江山峡百里画廊”。

近年来,三县党委、政府依托乌江山峡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开拓旅游市场,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三县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建立了旅游工作协作机制,开展了广泛务实的交流合作。

共同编制规划。围绕乌江旅游资源,三县充分认识到旅游规划的龙头作用,与重庆交旅集团共同聘请重庆市城乡旅游规划院编制了《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总体规划》,从根本上保证了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科学性与可持续性。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依据规划于2009年12月获得“乌江山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称号。

共同开发产品。三县共同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共同开发旅游产品:一是共同牵头打造大型旅游产品,依托乌江百里画廊旅游资源,整合阿依河漂流、龚滩古镇景区游、乌江百里画廊精品游为一个旅游产品;各地根据自身旅游资源情况,再通过招商引资打造辅助旅游产品,最终形成丰富的乌江旅游产品体系。二是三县协作,共同推介、营销乌江画廊旅游产品,打造乌江画廊精品旅游的大品牌。三是着力研究各地的民族民俗、饮食、服饰文化,着手旅游商品开发。深入挖掘潜力,让富有内涵的民族民俗文化转变为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共建旅游市场。乌江山峡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定位是面向重庆,延伸至广州、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同时,乌江山峡又是梵净山产品连接重庆和湖南市场的重要通道,因此,乌江山峡旅游市场的拓展、经营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三县商定,在景区内实行客源市场共享,信息平台共建,旅行社共管,共建旅游市场。主要内容包括:三县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召开通报会、协商会或其他会议,确定固定联系方式;实行统一宣传口号、统一营销、统一推介和统一印制宣传营销资料;在客源共享上实行无缝对接,三县的旅行社实行客源市场共享,导游或讲解员相互认证,实行全陪或邀请地陪相结合;在旅游交通工具、宾馆住宿、餐饮接待等方面实行同地同价待遇;在旅行社组团和地接组团实行互谅原则。三县旅行社可以在任何一地接团、陪团和送团交割,所在地方旅游局均予以认可。

共护环境资源。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资源主要是生态旅游资源,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乌江百里画廊旅游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三县均明确表态,采取可行措施确保水体不受污染,排放物达标;确保无网箱养鱼和其他污染源产生;确保两岸植被不被破坏,无开山采石行为,不破坏视觉效果。

共同保护好乌江山峡,科学规划好百里画廊,合理利用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资源,并将其开发成旅游精品线路,为游客创建和谐的旅游景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系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编辑/徐菁)

猜你喜欢
三县客源乌江
又见乌江
西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协作问题研究——以S省三县“童伴计划”为切人点
浅析延边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及对策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沙家浜风景区客流时空特性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乌江,乌江
遵义:四大区域发展呈现新亮点
回响在乌蒙大地的深情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为昭通市“三县”地震灾区军民巡诊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