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世界

2011-10-23 00:33王晓韵
当代贵州 2011年13期
关键词:谈吐功名无涯

■ 文/王晓韵

书中世界

■ 文/王晓韵

总是习惯于夜深人静时,倒一杯清茶,含一枚青果,捧本书,亮盏灯,与书中人物秉烛夜游。

《汉书·何武传》中道出,为官者如果依从世俗随波逐流,就会使正道废弃,如果违反世俗,坚持正道,其自身就不安全。何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官虽无奈,但他为官的境界和追求,看似平凡,实则伟大;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五代史伶官传序》,通过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后宠信伶人而失天下的史实,回答了国家盛衰,事业成败之理取决于人事。

古今之人读书,大都是为求功名。有诗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生们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是为了金榜题名后,从此锦衣玉食,鲜衣怒马,也就不再苦读寒窗了。

苦读求功名,其实,食利禄是无需读多少书的,取文凭一张,学“厚黑”两字,晓吹、拍、哄三术……自能攀龙附凤,步步升高。文凭即得,名利兼获,再读书就堪称是“书呆子”了。

在我看来,读书当属人生第一要务。书乃前人心血之结晶,学之为“温故”。求新发现,是为“知新”,用之以造福当世,著述以传后世,使为后世之“故”,欲求后世知“新”,这才是读书的正确目的。

读书不能急功近利,如果饥不择食,风卷残云,不求甚解,年深日久,耳濡目染,必然会满口里风花雪月,下笔处花拳绣腿。

读书若能神定气稳,心平如镜,持“板凳宁坐十年冷”之勇气,新境界即在目前。虽然有时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皆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中、在胸襟的无涯处。

毛泽东曾自述:“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食,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书,应是终生的承诺。

虽然有时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皆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中,在胸襟的无涯处。

常听人说,鲁迅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牛顿见苹果落地而知万有引力……却很少有人会想一想,这些大师们平素里读了多少本书,天下万事的成就,岂能偶然?

生有涯,书无涯,以有涯之生求无涯之书,终生不悔。

风过群山,花飞满天,书中世界,天上人间。

(作者系贵州省工业品公司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谈吐功名无涯
明在“知不足”
如意剑
《学有恒艺无涯》
张山毅
剪纸大师齐秀芳
吟诗误功名的孟浩然
病后弃政从文
要怎么向你表达
临江仙·好景正无涯
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