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

2011-10-28 04:50胡文燕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预警辅导员

胡文燕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2)

高校班级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

胡文燕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2)

目前,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却不令人乐观,突发事件不时出现,使高校的声誉和形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极大伤害,甚至危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声誉和前途。但是对这些校园突发事件追根溯源,除去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不难发现大多数发生在班级内部,并且源自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出现的漏洞。因此需要高校辅导员在管理中提高警觉,加强班级内部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高校班级突发事件;高校辅导员;预警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各类突发性事件发生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总会给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学生生活等方面的正常秩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些事件甚至会危害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本文从我国高校班级突发事件的类型及管理特点入手,在结合实例,从加强理论教育,建立预测机制两方面提出了高校班级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策略。

2.高校班级突发性事件的含义和类型

高校班级突发性事件是指,由于高校内外诸多不可预知和不可控制因素而引发的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意外事件,如学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学生打架或群殴事件,学生重大失窃事件,学生发生交通意外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等(许中华,杨洋,2010)。高校班级突发事件根据其诱因,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焦贺言,易金丰,2010):(1)传染性疾病因素类。由于己知或未知的传染性疾病诱发的突发事件,如近年来非典、猪流感引发的学生恐慌、离校等。(2)重大事件因素类。由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而诱发突发事件。(3)管理因素类。由于高校某些管理措施出台而诱发突发事件,如学生不满宿舍晚间停电熄灯,引发的向宿舍外扔酒瓶、杂物,或不满食堂的质量、价格等引发的罢餐等。(4)意外事件因素类。由于地震、洪灾、火灾、车祸等意外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停课等。如由于四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导致许多学生由于遭遇亲人失散,家园遭毁等引发的心理问题。(5)人际关系因素类。由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冲突引起的突发事件,如高校常见的打架、斗殴、失恋后行凶报复、自杀等。(6)人为因素类。由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突发事件,如马加爵事件。(7)环境压力类。由于学习、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诱发的突发事件,如有些高校的学生承受不了学习压力而自杀、出走。(8)社会因素类。来自社会的,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如非法传销组织、各种兼职陷井、以及在校期间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社会矛盾纠纷等。

3.高校辅导员在班级预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目前辅导员集高校德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成长指导顾问几个角色于一身。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辅导员在高等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中拥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危机预警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辅导员应努力确保把每一名学生都纳入到预警网络中来,不留死角。

4.制定高校班级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策略

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预警是相当重要的一环,预警工作做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突发事件管理的效果(吴建勋,2008) 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提高危机意识, 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做好危机预防工作。

4.1 加强理论教育

日常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从根源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4.11 思想政治教育(冯翠平,2008)

辅导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思想,稳定学生的情绪。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尚未成熟,使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可能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同时,大学生参与社会的愿望强烈,对社会舆论愿意独立思考,然而由于他们生活阅历有限,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容易导致思想上的不稳定,甚至行为上的偏激、冲动。在危机时期,辅导员要通过一些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如校园BBS和学生QQ群,及时向学生公布事态发展的最新情况,迅速调控信息,在学生中形成主流导向,及时引导学生稳定情绪,由惊恐走向理性。同时,辅导员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到学生中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疏通,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站在全局和大局的高度看问题,稳定学生的情绪。

4.12 生命教育(庞兴军,2010)

辅导员通过生命教育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只有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可能培养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而不会因为一些眼前的困难或者暂时的失去而轻易放弃生命。

4.13 健康教育(门卫东,李闽霞,2007)

许多大学生独立生活自我照料能力差,健康知识匮乏,缺乏心理卫生知识和性生理知识。近年来大学生因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等引发的突发事件逐年上升,例如大学生猝死,意外怀孕,暴力伤亡事件等。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种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4.14 法制教育

辅导员通过加强法纪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通过法纪教育,使学生加深对社会法律规范的认识,减少突发事件和防止突发事件中的破坏性行为及其它违法违纪行为,使学生不因一时糊涂而走上违法道路,悔恨终生。

4.2 建立预测机制

高校要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举动是非常重要的,辅导员在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工作中应扮演“雷达”的角色,大量收集学生第一手信息,及时掌控学生信息和动态,以便发现危机苗头,防患于未然。

首先,建立班级外部和内部双重安全网络信息通道。班级外部信息通道包括团总支、学生会、社团等团学组织。班级内部通道包括班委、党员、寝室长等学生干部和党员。见下图:

图1-1

其次,利用安全网络信息通道建立动态的学生突发性事件预警管理档案。

预警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班级预警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预警档案的真实性、实效性和连续性直接关系到危机预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辅导员应在新生入学后,立即建立学生的危机预警初始档案,核实学生的最新的家庭住址,父母的联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等基本信息。根据学生管理的经验而言,刚入学的新生思想比较单纯,提供的信息也是最为真实可信的。随后,辅导员要在学期中间不断更新和完善学生的危机预警档案。包括利用QQ群、BBS、群发邮箱、博客等网络手段,利用学生安全网络信息通道,利用与学生进一步接触和与家长的加强沟通等渠道了解学生动态。学生的危机预警管理档案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入学前信息档案(入学前情况,包括奖惩、担任职务、政治面貌等)。如果把学生的预警档案看作一个动态的数据库的话,那么历史档案就是其中的初始参数。经过与这个初始参数的对比,可以了解学生进入高校后的状况是转好了还是恶化了,是积极向上还是萎靡颓废,从而预测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

(2)家庭信息档案:包括经济情况,父母状况,民族,地域,亲属尤其是学校所在地亲属情况。追索高校突发事件的起因,大部分与学生家庭背景,经济情况,家庭关系等因素相关,例如家境贫困、父母一方去世、父母离异等导致的过度自尊、自卑、或是敏感、内向等。而高校学生民族、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也是引发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导火索之一,例如,在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新疆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后,高校会加强对藏族和回族学生的思想动态的观察。对学生在学校所在地亲属情况的提前掌握,也可以在出现学生离校、失踪、伤亡等突发事件时增加追查线索。

(3)活动信息档案,包括学生的活动范围及活动内容情况:①校内:社团、老乡会等。②校外:兼职、创业、入学前同学等。③感情问题。大学生活动范围的广范性和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增加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因个别同学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两人分别所在的老乡会之间的群殴等矛盾冲突事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大学生做兼职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因兼职带来的骗局也是屡见不鲜,小到钱财被骗,大到深陷传销组织。因此辅导员通过对班级学生活动范围及活动内容的掌握和了解,可以有效预测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

(4)心理档案。心理档案是对大学生个体心理活动历程、心理特点、心理健康咨询、心理测验等情况所做的较全面的记录。它对教育工作者研究一些个案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查找心理疾病的原因,以达到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心理档案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目前各大高校已经陆续成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并且配备了专业测试指导老师来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心理档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避免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

(5)考勤档案。考勤档案是对学生上课和晚自习出勤情况的记录,通过真实连续的考勤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状况。例如,1、2节课经常缺勤的同学,往往是沉迷于网吧通宵打游戏。如果有同学出现旷课一天的记录,可能这名同学这一天都不在学校,也有可能出现了突发性生理或心理不适。辅导员及时记录和关注考勤档案可以有效预测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一旦发生了突发性事件也能为事后的调查取证提供一些线索。

(6)成绩档案。成绩档案是对每位学生每学期考试成绩,班级排名,获奖学金等情况的记录,学生的成绩不仅反映了学生的智力状况更反映了他们在校期间生理和心理的状况。现在几乎每所高校的教务信息系统都直接查到在校生的成绩记录。辅导员可以在此基础上整理归类,建立于自己的班级管理相关的学生成绩档案,有效预测突发事件的发生。

最后,在这些档案和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监测和诊断并捕捉危机信号。辅导员在收到学生反映的信息后,要弄清事件发生起因,对事件的性质、影响程度作初步评估,对事态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定的预测。对于影响小、易解决、性质不严重但需要及时解决的事件,可自己先行处理,再上报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而对于辅导员人解决不了、情节严重的问题,要及时、准确上报,并按学校领导要求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总之,作为辅导员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捕捉、分析危机征兆,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而不是被动地依靠和等待上级的决策,见下图:

图1-2

[1] 许中华,杨洋.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6, 22.

[2] 焦贺言,易金丰.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与处理原则[J].法制与社会,2010,4.

[3] 吴建勋.论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3] 冯翠平.辅导员应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对策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8,5.

[4] 庞兴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蕴和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23.

[5] 门卫东,李闽霞.加强在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07,15.

G647

A

1008-7427(2011)04-0063-02

2011-03-04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823。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预警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突发事件
预警个啥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