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素描在造型艺术教学中的作用

2011-11-16 13:50时卫平
剧影月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多元性造型艺术素描

■时卫平

中国美术教学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专业拓展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二十一世纪初信息技术、新材料给人们的思想和习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造型艺术专业的分类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油版雕,更多的设计类如工业造型、环境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多媒体艺术、甚至玩具设计等等美术设计方向,在全国各大院校中迅速建立和发展,这就给我们传统的素描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的素描教学体系基本上受前苏联写实主义绘画的影响,基本上延用了前苏联的模式。任何一位从那时成长起来的画家都可能随口说出一长串的名字,盖拉西莫夫、扎莫施金、马克西莫夫和契斯恰可夫,这些名字就是所谓的三个人和一个素描教学体系。当时的素描教学作为造型艺术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成为重中之重。但是这种几乎一面倒的单一倾向,无疑在艺术的丰富性、多元性方面存在重大偏颇,对写生艺术创作的个性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有着重大缺憾。与此相反,当下由于各类造型艺术专业的迅速扩展和现代各种艺术新思潮的影响,在造型艺术教学,尤其是设计类造型艺术教学中,对素描教学的重视明显日渐不足,其产生原因为,一是绘画类专业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写实主义的画风不再是绘画创作的唯一选择,抽象艺术、装置艺术等新的艺术样式使传统素描的作用显得不那么重要。二是设计类专业自用电脑数字技术处理图像、符号之后,昔日强调的“手上功夫”也无用武之地,致使学生对素描的兴趣大大减退,再加上有些院校将素描课程的课时比较过去大幅减少,这更使素描教学面临着一种雪上加霜的结果。这种认识上的肤浅和混淆,当下已严重影响着造型艺术教学的整体品质和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发展。重新强调素描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思想得到进一步梳理和提升。

一.重新认识素描在造型艺术教学中的基础地位

从大的概念上讲,凡单色的绘画,都称为素描。在中国古代没有“素描”这一名词,但它以线描、单色画的形式存在于中国传统绘画之中。近代在素描概念从西方引入中国之后一段时间内,素描一度被解释为具有正确透视与解剖关系的单色写生。如今伴随着现代艺术样式的多极发展,素描在形式上的多元化被人们逐渐接受。如由于专业特点的需要,又将素描分为 “结构素描”、“装饰素描”、“设计素描”等等。这种形式上过分细化分类,使素描在大的概念上模糊不清,并在造型艺术教学上带来了认识上的局部性。就本质上说,我们认为达芬奇用他一生所画的手稿和写生,正确地解释了素描这一概念。什么是素描?素描可以是写生、创作画、想象画,也可以是建筑、飞行器和任何科学发明的设计图,它唯一的重要特征就是单色。素描是造型艺术创作的前期工作,也是美术的筑基功夫,它用单色的手法,表现了造型艺术最直接和本质的理性和情感,在没有色彩影响的状态下,通过自身朴素的形式传递着绘画者的精神、思想和审美趋向。上世纪徐悲鸿先生就十分重视素描在造型艺术教学中的基础地位。他曾在1947年的《益世报》上发表《当代中国之艺术问题》的文章,指出:“我们的雕塑,应当继续汉人雄奇活泼之风格。我们的绘画,应当振起唐人博大之精神。我们的图案艺术,应绍述宋人之高雅趣味。而以写生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因艺术作家,如不在写生上立下坚强基础,必成先天不足现象,而乞灵抄袭摹仿,乃势所必然的。”徐先生在这里强调了素描写生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绘画发展到明清年间,推进缓慢,并出现了大量摹古之作,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的画家们在素描写生上的欠缺所致。这一欠缺使中国绘画艺术走上没有创造、缺乏出新和个性挥洒的穷途末路。徐先生的观点,就当下来看,仍可为真知灼见。

在造型艺术教学前期,通过对于素描的学习实践,让学生理解透视、结构和人体解剖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素描教学的初级阶段,如何能将素描写生表现出自我的个性和品格,同时具有一定的审美趋向,并将它和自我的创作、设计结合起来,这才是素描的目的所在。 孔子在《论语.八 l》中提到:“绘事后素”,其大意是,作画时必先画素色的底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赋彩上色,素描是一种不显眼的作业过程,但它却是最根本的基础,没有它不能完成色彩斑斓的绘画。孔子的这一议论,隐喻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和“礼”、“仁”之间的关系,就“绘事后素”的字面意思来看,色彩绘画后于素色的底子,孔子在不经意中说出了我们当下素描教学和造型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规律。

谁都知道万丈高楼必有坚实基础的道理,但是由于我们当下所处的消费时代带来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心态,使我们的素描基础教学不能脚踏实地,耐得寂寞,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见进,这就大大影响了我们造型艺术教学的最终质量。没有米开朗基罗对人体的解剖和研究,就没有西斯廷教堂的宏伟壁画。没有徐悲鸿对动物的素描写生,就没有徐悲鸿所表现的马的精神气度,徐先生画马有结构有透视,向前急驰奔腾,在中国绘画史上,创造了全新的画马形式。事实上,素描作为基础教学,意义重大,通过对素描的学习,一可使学生逐步掌握自我观察和表现的能力。二培养学生追求较高审美品位的习惯。三训练用长期作业、慢写、速写和各种工具材料尝试达成各种艺术效果的可能性,四设计类学生练习用素描来进行快捷的思考和设计的方法用素描来表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造型艺术教学中,加强和重视素描教学,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

二.素描的多元性和审美趋向培养

时代在剧变中,艺术日渐多元化,我们的素描教学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教学应该更加扎实和多元化,这是今日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来看可以说比较单一,就现在造型艺术复杂、多变的形态来看,我们的素描教学应该走出一条在传统素描教学基础上,重视学生个性表现,兼顾各个专业特点的新路子。我们强调素描在造型艺术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更要重视在素描教学中的多元性和审美趋向的培养,素描不只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本身也是能独立存在的艺术作品,作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规律,其一是素描传统与发展的历史传承;其二是个性表达的创作手法;其三是创造性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其四是追求高品位的艺术审美趋向。其实传统的素描教学也不只是“三大面五调子”一种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若干时期,那种“前苏联”式的单一素描教学体系是造型艺术的一个误区。研究美术史上大师们的传世素描作品,可以说都具有以上四个创作规律。素描的优秀传统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得以传承和发展,今日的创新,便是明日的传统。达芬奇、米开朗其罗、安格尔、鲁本斯、伦勃朗、戈雅、莫奈、德加、马蒂斯和毕加索,他们的素描作品无一不表现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极高的审美品质,可见,素描中的多元性问题并不是如今开始提出的,在传统素描作品中我们早已发现了它的存在,只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造型艺术门类的拓展,使它更加多元了而已。

我们研究当下时代的造型艺术教学,重要的是要抓住美术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不能为繁荣杂多变的现象所迷惑,简单的认为,学油画的应画明暗素描,学国画的画线描,学设计的重结构,学壁画的表现装饰性等等,这种舍本求末的落后教学状态,应该逐渐得到改变。我们的素描教学必须围绕着以素描为核心内容和教学目的展开。过分强调专业特点的素描教学模式,实际上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反过来说,专业特点也应该考虑,这正是我们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掌握的一个度。什么是素描的核心内容?我们认为董其昌关于“书法形第一,表现次之”的论述同样可以引用为对素描核心内容最为概括的观点。“形”第一,“表现”次之,“形”是造型艺术的之根本,素描的要求就是要最有效、最直接、最快捷的实现以造型为目的的自我表达,素描教学的出发点也正是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的,在素描教学中,我们要训练学生解决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对物体的细致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对形的正确感受和表现。使学生能用相对理性的态度对待形的描绘,同时用感性的直觉抒发个性的表现,而这种个性的表现也正是真正意义上素描多元性的源头。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个性表现的培养,是素描教学的重要环节和难点。我们研究素描形式、风格、样式的多元性,而这种多元性的表现,同时存在于对较高审美趋向追求的努力之中。无论是什么造型艺术的相关专业,我们的素描教学都应重视造型能力的基本训练,从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入手,向艺术多元性和高品位的艺术审美趋向进展。

猜你喜欢
多元性造型艺术素描
武汉素描
素描
跟踪导练(一)4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教改成果展示作品选
从大卫·贝利的时尚摄影看摄影艺术的多元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巫傩面具的文化内涵与造型艺术探究
略论中学历史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凡·高的早期素描
纤变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