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1959年间印尼保守华人群体衰亡的背景和缘由

2011-11-20 00:51许振政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印尼政府雅加达华侨

许振政

(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 361005)

1958~1959年间印尼保守华人群体衰亡的背景和缘由

许振政

(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 361005)

透过中国外交档案及其它方面的资料,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末印尼华人社会的保守华人群体衰亡的背景缘由,不仅包括台湾蒋介石集团在印尼的支持,而且涉及印尼国内某些党派和排外势力试图打击和削弱华人的经济力量及影响力是这一华人群体衰亡的深层缘由。

印尼华人社会;进步华人群体;保守华人群体;蒋介石集团

关于印尼保守华人群体的衰亡,中国大陆方面的研究者一般只指出和台湾支持印尼叛乱集团有关,未见将这类华人当作一个群体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印尼华侨华人史重要专著《印尼华侨华人史(1950至2004年)》涉及这一问题时,只介绍了20世纪50年代印尼华侨社团分化的一些表现,并略提亲台湾派侨团被印尼政府以台湾支持印尼地方叛乱为由加以取缔,[1]50-52而无更具体或深入的论述。台湾方面,虽有当年的亲历者加以研究,但带有较浓的感情色彩,一方面,避而不承认台湾和印尼叛乱集团有关联,而是称被虏获的印尼“革命军”的军火粮食有来自“台湾”的迹象,从而引起苏加诺政府的反感;另一方面,强调“正义”侨团、侨校等被取缔或封闭,是被“诬构”所致。[2]154—155因此,本文将通过解密的外交档案及其它方面的资料,以探究该群体在1958年至1959年间急剧走向衰亡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缘由。

一、台湾蒋介石集团卷入印尼内政的缘由及表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同年12月8日,“国民政府”迁台;12月9日,“行政院”开始在台办公;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也正式在台办公。[3]4这些事件标志着国民党正式结束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台海对峙局面由此形成。

不过,蒋介石集团并不甘心失败,长期寻求各种支持试图恢复往昔的统治。存有国民党组织且华人众多的印尼,是其想争取的重要对象。在印尼接收政权、迁都雅加达之时,吴铁城作为特使前往雅加达,专门向印尼政府祝贺。[2]135其目的,无疑是想进一步拉近与印尼政府的关系。然而,败退到台湾后的蒋介石集团,在印尼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哈达看来,代表的是过去时代的旧政权,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代表中国人民未来前途的政权,这个未来前途包含着新的希望与新的可能性,可望它利于亚洲人民实现完全独立的发展。”[4]186

事实上,新中国刚诞生不久,印尼就曾准备谋求与之互相承认。1949年10月初的一天,在海牙参加圆桌会议的印尼副总统哈达(按:时任内阁总理),遇到在海牙采访的《新报》社长洪渊源时,私下向他透露:“印度尼西亚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也要求中国予以承认”。[5]184—185

在印尼正式承认新中国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进行了极其频繁的活动。曾在燕京大学任院长的翰纳博士领导的美国新闻处,在印尼为数不少的燕京大学校友中进行的动员活动,得到了国民党“中央社”驻印尼办事处代表薛贤才(燕大校友)的协助。但是,印尼制定了出乎美国预料的外交政策,拒绝了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呼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4]185—186

两国建交时,印尼宣布只承认一个中国,在法理上和事实上承认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之时,蒋介石政府被宣布为“不存在”。[6]因此,以往国民党政府驻雅加达的总领事馆,以及驻泗水、望加锡、巨港、棉兰、坤甸等地的领事馆,都降旗撤走。[7]46这对台湾蒋介石集团及其在印尼华人中的支持者而言,无疑是一沉重打击,但他们并没有就此作罢。

1954年9月,试图推倒阿里内阁并迫使苏加诺总统下野的阴谋被揭发而引发的“章勋义事件”,除了美国方面策动的背景之外,[8]亦有台湾方面指示印尼保守华人群体中的人士参与的背景[9]68。“1955 年 11 月 24 日,垄川《自由之声报》揭露(出)秘密文件,证实蒋帮通过行贿手段,企图颠覆印尼政府”。[10]185这些迹象表明,中印尼建交后,特别是两国关系从疏淡转向友好(以阿里内阁上台执政为转折)之后,台湾蒋介石集团急切希望印尼能换上让其满意的内阁,试图改变中印尼友好交往对其造成的压力。

1957年秋,印度《闪电》周刊透露的消息称,美国驻印尼大使阿里逊策动玛斯友美党头目组织了苏门答腊的武装暴乱,通过新加坡向台湾蒋介石集团购买了40箱武器,用“德士古石油公司”的轮船偷运给暴乱者。[11]187从参与“倒阁”活动,到供应武器给印尼叛乱集团,这些情况说明,台湾蒋介石集团配合美国卷入印尼内政的程度越陷越深。

此后的情况显示,在美国加紧援助印尼叛乱分子的情况下,台湾蒋介石集团积极支持了美国的干涉行动。1958年3月21日,印尼陆军发言人在招待外国记者时说,向苏门答腊叛党空投的军火是来自“中国国民党”。印尼保密局局长苏根特洛称,叛党在过去曾和台北的几位将领和“部长”接触。苏根特洛还称,在2月26日和3月12日,曾有4架飞机向苏岛(即苏门答腊岛)叛党投掷下军火,这批来自“中国国民党”的军火,是以按原价四分之一的价钱购买到的。[12]1958年3月21日,印尼陆军情报部长苏肯德罗回答西方记者提问时称,空投给中苏门答腊叛乱分子的武器来自台湾,是由来自台湾的DC4运输机空投的。苏肯德罗表示:“他不知道台湾蒋介石集团是否同运送军火给叛乱集团这件事直接有关,但可以肯定地说,叛乱集团曾经同台湾蒋介石集团的一些将领有过接触。”[13]

据《东星报》报道,1958年3月1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叛变的前印尼第七军区司令苏穆阿尔和蒋介石集团的高级官员曾经在台北举行过秘密会议。会上,杜勒斯要求蒋介石集团迅速援助巴东和万鸦老叛乱集团,同时许诺美国将增加对蒋介石集团的援助。[13]在此之前,“东南亚条约”组织在马尼拉召开的会议刚结束,杜勒斯就匆匆到台北和蒋介石进行会晤,策划援助印尼叛乱活动的阴谋。此后,美国一方面利用从台湾起飞的美国飞机,接连不断地向印尼叛乱分子空投武器;另一方面,通过台湾蒋介石集团的所谓“商人”向叛乱分子“出售”直升飞机和舰艇。此外,台湾蒋介石集团还派出许多受过特务训练的军人非法潜入印尼。[14]

印尼政府开始平叛后,台湾蒋介石集团对印尼叛乱集团的逃亡分子予以了收容。1958年4月1日,菲律宾民航公司发言人称,一架曾载有两名印尼叛党领袖(《生活报》编者按:即班道和苏米特洛)的C477型飞机,前一日并未在马尼拉着陆。该发言人称,该架据称属于台湾的民航飞机,原应于当天下午到达马尼拉,但当它飞近马尼拉时,曾以无线电通知,谓它已改变航程,直接飞往靠近台湾的一个岛屿。[15]安打拉电讯于1958年4月1日称,那架充满神秘的载着苏米特洛和班道的C477型飞机,其飞行员全为台湾国民党人士。[16]

为配合美国挽救出现溃败之势的印尼叛军,台湾蒋介石集团甚至和菲律宾一道秘密地以武力进行援助。据印尼《星期日新闻》1958年5月11日报道,台湾蒋介石集团和菲律宾已经公然派遣所谓的“志愿军”到达北苏拉威西帮助那里的叛军。该报透露,实际上这支“志愿军”是由台湾蒋介石集团和菲律宾的正规军组成,共有2500人。其中一部分已经到达北苏拉威西叛乱集团的巢穴万鸦老。他们是在4月24日至27日秘密离开台湾和菲律宾的港口,并于29日到达北苏拉威西的开马港。这些“志愿军”负责掌握北苏拉威西沿海叛乱集团的大炮和新型高射炮,他们当中的军官也是叛军的教官。据报道,蒋介石集团和菲律宾的军队还曾参加叛乱集团进攻摩罗泰岛的行动。该报还透露,一些有关“志愿军”的文件已经落到印尼政府手里。[17]

至于台湾蒋介石集团在印尼的支持者,其部分人士亦被认为涉嫌从事不利于印尼的活动。1958年4月7日,北京《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称:印尼司法部长马恩科姆说,印尼政府已经知道这里有蒋介石分子进行活动,并且已经把他们的名单登记起来以便处理。文章指出,《印度尼西亚新闻》引述有关方面的消息说,在全印尼指挥颠覆活动的蒋介石集团头目共有21个,他们的主要活动地点是雅加达、泗水、棉兰、望加锡、锡江和万鸦老等地。在印尼的蒋介石集团的团体,同台北总部保持着很密切和经常的联系。1958年4月6日,《星期日明星报》报道,在印尼的蒋介石集团分子正在策动新的阴谋,企图应付真相被揭露以后所造成的局势。这家报纸还揭露,蒋介石集团分子阴谋加强与美国驻印尼大使馆的“合作”,并且要求美国设法保护蒋介石集团分子。蒋介石集团分子还企图通过美国驻印尼大使馆的协助,发动一个诬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尼华侨,以及阴谋把印尼民族的警惕转移过来进行反共的运动。[18]

印尼保守华人群体中的部分人士卷入支持印尼叛乱集团的情况,亦可从香港亲美的《真报》得到证实。该报于1959年11月9日发表评论称:“……印尼华侨中有强烈的亲国府倾向,支持国府的华侨不在少数……尤其是在苏门答腊和西里伯斯(按:即苏拉威西)卷起革命行动时,不少亲国府的侨领参加了革命军阵营的活动,苏加诺的排华措施就更为猛烈……”[19]95。

如上情况表明,1958年印尼巴东建立叛乱政府前后,无论是台湾蒋介石集团,还是印尼保守华人群体,作为美国干涉印尼的“配角”或“工具”,都卷入了支持印尼叛乱集团的活动。可以说,台湾蒋介石集团长期试图影响印尼政局的活动,是印尼保守华人群体首先走向衰亡的历史背景。该群体中的部分人士和台湾蒋介石集团对印尼叛乱集团的支持,是导致这一华人群体迅速走向衰亡的直接缘由。

二、印尼各政治派别在“反蒋”初期对保守华人群体的不同态度

正因为台湾蒋介石集团及印尼保守华人群体中的部分人士支持印尼叛乱集团,因此,在平叛进行不久后,印尼政府亦考虑如何处理台湾蒋介石集团在印尼的支持者①因为他们被视为“蒋帮”,所以,当时印尼进行的打击他们的活动称为“反蒋”运动。的问题。

1958年4月3日,印尼情报部长苏第比奥答记者问时称:“在短时间内,政府将决定对于蒋帮国民党在印尼活动的立场。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中,也曾讨论了在印尼的蒋帮国民党问题。”[20]1958年4 月 8 日,《火炬报》称昨天接获消息:“印尼政府对蒋帮国民党人士所采取的第一阶段的步骤是,在短期内把廿名左右的蒋帮分子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实行驱逐出境。其中,也包括了首都有名要角。”该报评论称:“政府的这个步骤,是为了对付在印尼的中国国民党人士最近的活动,即协助叛党和从事损害印尼政府的颠覆活动”。[21]

据1958年4月2日中国驻印尼使馆的汇报,自印尼官方揭发台湾蒋介石集团支援印尼叛军后,印尼国内各方都很注意“蒋帮”问题,但态度不同:

(一)政府方面,曾专门讨论此事,并拟发表声明。文教部根据最高检查署建议,已宣布取缔蒋帮“中国童子军组织”,椰城军方(已)禁止蒋帮纪念“青年节”活动。但另一方面,由于蒋帮通过美使馆关系积极活动及进行贿赂收买(如《印尼新闻报》揭发,蒋帮正与美、菲使馆进行接触,利用有些印尼领导人与蒋帮有勾结这一点进行收买,如用女色拢络椰城市长苏第洛),部分政府人士正企图阻挠政府采取进一步行动,政府声明迄今未发表,可能与此有关。

(二)左派积极组织舆论和群众揭发蒋帮阴谋,促使政府取缔蒋党。《人民日报》(按:印尼国内的报纸)和《东星报》连日大量揭发蒋帮活动材料,影响很大(如椰城军方禁止“青年节”活动的命令,即系在《人民日报》揭发蒋帮从事此项活动的背景后发出的)。总工会和退伍军人协会等,均在反对东南亚(条约)集团的声明中敦促政府取缔蒋党。

(三)中间党派态度不很积极,其报纸除一般登载蒋帮消息和在其言论中稍加抨击外,未见发表专论。只有《火炬报》曾大谈蒋帮资本……,主张“除政治上监督外,也应监督蒋帮(的)经济活动,因为他们常利用经济势力来实现政治目的”。此论调似可代表印尼国民党(按:亦译称印尼民族党)右派的态度,即企图利用反对蒋帮活动来排挤华侨资本。

(四)右派方面也有类似阴谋,企图转移目标,把反对蒋帮反动的活动转到排斥华侨。[22]

可见,在印尼开展“反蒋”运动初期,真正积极反对和揭发保守华人群体的只有左翼党派。印尼政府尽管有打击的意图,但其初期的态度并不坚决。从印尼中间及右翼党派并不大热衷政治上的“反蒋”的态度,以及大谈“蒋帮”财产的意图可看出,支持印尼叛乱集团的活动,只是印尼保守华人群体招致打击并衰亡的直接缘由,深层缘由则在于,执掌政权的印尼右翼、中间党派和排外势力,更为在乎的是华人(特别是侨民身份的华人)经济力量在印尼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他们试图通过政治上并不猛烈的“反蒋”活动,一方面在排挤保守华人群体在印尼的经济势力的同时,亦排挤进步华人群体的经济势力,从而从整体上削弱华人的经济力量;另一方面,最初也暗含着为保守华人群体留些“余地”,以让其和进步华人群体相制衡,从而达到削弱或分化印尼华人经济力量及影响力的双重目的。

三、印尼政府坚决打击下保守华人群体的瓦解

(一)印尼国内掀起大规模的“反蒋”运动

在平叛顺利进展的过程中,印尼政府对保守华人群体逐渐采取了严厉的措施。自1958年4月起,该群体的舆论工具首先遭到禁止和取缔。因为,“当时在印尼的国民党报刊,都明目张胆地支持叛乱集团的武装割据”[23]20。当然,印尼右派势力也乘机对进步华人群体的舆论工具进行打击和限制。

1958年4月30日,印尼总理朱安达发表了一项政府声明称:“美国和蒋介石集团曾经帮助印尼叛乱分子轰炸印尼一些地区。印尼政府已经在这方面掌握了充分的证据……飞行员是由叛乱分子雇佣的。我们从万鸦老获得的报告表明,这些飞行员是美国人和台湾蒋介石集团分子……由于美国和蒋介石集团的冒险分子采取这种行动,在印尼武装部队和人民中间已经产生了对美国和蒋介石集团强烈的愤慨情绪”[24]。

印尼政府的声明,得到了印尼广大群众团体强烈的反响与支持。1958年5月2日,全印尼中央职工会发表声明,号召全体会员支持政府……要求政府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粉碎美国和蒋介石集团分子在印尼的颠覆活动。[25]雅加达的退伍军人、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学生等17个群众团体,于5月4日举行联合会议,一致通过决议:支持政府谴责美国和蒋介石集团帮助印尼叛乱分子的声明,号召全国各地的群众团体组织反对外国干涉的行动委员会。同日,印尼农民阵线代表它的三百五十万会员发表声明,要求政府采取明确行动对付在印尼的蒋介石集团分子,并且要求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逐出联合国。[26]

在广大群众团体强烈支持的背景下,从1958年5月5日起,印尼政府开始正式拘禁保守华人群体中的部分人士。据台湾研究者的记述,1958年5月间,被印尼政府拘禁的人士,有《中华商报》社长马树礼、中山中学校长李剑民、雅加达客属华侨公会理事长梁锡佑、雅加达客属公会名誉理事长丘元荣、大东银行董事长(前国民党政府驻日惹领事)钮树春、《天声日报》董事长(国民党党部常委)黄根源、雅加达中华总会副理事长(《自由报》社长)徐琚清、国民党驻雅加达直属支部常委林香串等。[27]262—263

进入1958年5月中下旬,印尼反对外国干涉的声势又趋高涨。5月20日,雅加达数十万军民(由陆海空军、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妇女及退伍军人等各界人士组成)及政治党派代表,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和群众大会。游行队伍高举上书“反对美国和蒋介石集团冒险分子干涉印度尼西亚内政”、“镇压叛乱集团”等标语,高呼“解散东南亚条约组织”。[28]同日,印尼陆军参谋长纳苏蒂安向武装部队发表文告,揭露了国内叛乱集团同“某些外国”勾结来进攻印尼共和国的阴谋活动。他说:“那些外国,企图把印度尼西亚国家元首、总理和武装部队的领导人换成他们可以利用的人。”他警告国内外分子和集团,不要利用印尼的局势来谋取政治上和战略上的利益。[29]

如上情况,一方面说明,印尼国内的左翼党派及广大群众,是“反蒋”运动向前开展的坚决推动力量;另一方面,由纳苏蒂安发表的文告说明,叛乱的军人集团确实对纳苏蒂安的地位和权力构成了挑战,所以,他作为军方的右派代表,为稳固在军界中的地位及获取政治资本,站在政府一边,打击异己的叛军集团及支持他们的保守华人群体,就不足为怪了。这反映出,推动打击保守华人群体的力量很复杂,实际上包括了印尼国内的左中右三种派别力量。

在高涨的“反蒋”声势之下,长期合法存在于印尼的国民党组织遭到了取缔。印尼政府指称国民党驻印尼的党部为“特务机关”,限令国民党驻印尼各地的党部从1958年6月6日起一律关闭。随后,开始搜查国民党党部册籍,传讯党部委员,令印尼各地国民党员“自动报到”。如有“伪报”者,立即予以扣留。[30]210同时,对保守华人群体中的人士继续加以逮捕。同年6、7月份,又先后逮捕了雅加达洪义顺公会主席徐梅盛、国民党驻雅加达总支部秘书沈梅生、雅加达中华总会副理事长陈兴砚、万鸦老侨领陈宇宙、占碑中华总会主席沈伯英等人。[27]264

1958年8月26日,中国驻印尼使馆汇报:“台湾迄今仍公然支持叛党(空投和收容叛党逃亡人员);我国对印尼的支援;印尼赤字空前,印尼政府急于解决财经困难;中东事件使美国不敢公然干涉等原因,促使(1958年)8月5日召开的印尼军区司令会议决定对蒋帮采取坚决行动,并先以椰城为试点。如右派阻力不大,可能在全国实行,并进一步冻结和没收部分(蒋帮)财产。”[31]

在此次军区司令会议之后,保守华人群体进一步在如下各方面遭到印尼政府严厉的打击,即:禁止和停止所有和国民党有关的党部、组织及团体等方面的活动,并登记社团会员,收缴会员证;没收或接管保守华人群体所属企业、社团及其它财产;继续拘禁保守华人群体中的人士;[30]210—211拒绝到台湾的往返签证,并限令凡在1950年到现在(1958年9月),曾到过台湾者,须与中国国民党员一样,前往指定机关登记,报告其动产与不动产;[27]80—81封闭或接管保守华人群体所属的学校。

(二)印尼“反蒋”过程中出现的波折与混乱

在对保守华人群体所属的社团、学校及企业等予以取缔或接管后,印尼政府内部曾因意见不一致而在一段时间内迟迟未能采取具体措施进行处理。印尼军方主张财产与企业分别由房管局与财经部门先行接收,已经逮捕的案犯交军事法庭“判结”,一般的(国民党)党员则从长计议处理。印尼文教部主张,“原摊子”先接下来,企业照样营业,学校名义上可改为国民学校,但可以考虑下午由原校教员上中文课。印尼最高检察署反对马上接收,主张暂时维持原状。[32]

上述分歧反映出,印尼军方“反蒋”态度较为坚决,想较彻底地打击保守华人群体;印尼文教部和最高检察署则都有意加以掩护,以保存其组织。由于印尼各党派各团体眼睛都盯着保守华人群体的房产和企业,纷纷向军方要求“分赃”,迫使“反蒋”无法拖延妥协。[32]自 1958 年10月起,“反蒋”运动开始在印尼全国范围内展开。不过,其发展并不平衡,爪哇岛一般尚积极,外岛特别是加里曼丹岛则较平淡。[33]

“反蒋”运动于全国范围内展开后,印尼政府内部又曾再出现反对意见。反对意见主要来自原来和保守华人群体有密切经济关系的上层人物,他们强烈反对全面的“反蒋”方针。例如,第三副总理雷孟拿、雅加达市长苏第洛、检察长苏柏拉多等,均全力攻击军方的“反蒋”做法。同时,由于印尼全国反对军事“独裁”的声势强大,加之还有来自联合国和美国的外部压力,军方觉得贯彻“反蒋”方针困难重重,因而其“反蒋”的势头有所下降。除雅加达及万隆两地之外,军方对各地“反蒋”的领导权,有意转让给右派所控制的检察署去掌握,以缓和各方对军方的压力。因此,在1958年10月至11月这一时期内,“反蒋”运动曾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33]据中国驻印尼使馆的汇报,混乱情况表现如下:

1.企图把反蒋鲜明的目标搞乱,以扩大打击面。有意转变反蒋为普遍的打击左右华侨的形势,为蒋帮机构考虑,并且趁机削弱爱国力量。这种做法在泗水、玛琅最为典型,以中右分子跨蒋我双方侨团为借口,更指爱国侨团也有蒋帮分子,甚至视为混合性的组织,要求所有成员也必须全部像蒋帮侨团那样一同进行登记。苏北地区,亦发生将七个爱国华校指为蒋校勒令停办。椰城、玛琅今晚电告,今晨邻县勿里洞爱国侨团负责人住宅均遭搜查,20余人受到拘留,原因系他们不愿将爱国侨团当作蒋帮侨团分子一起登记(详情不知)。

2.蓄意原封不动保留蒋帮机构,实行包庇。目前,椰城已内定将所查封的蒋校于本月10日按原课程、课本、教员复课。印(尼)方只每校遴派印尼籍校长及秘书各1人进行监督。据悉,这些蒋校到明年秋季才开始改(为)华印文课程,比重各占一半。迨至1960年,再减为印尼文九华文一的比例。目前,已转爱国华校的蒋校学生(椰城约2千名),还规定必须返回原校肄业。蒋帮对此大加渲染。[33]

可见,在“反蒋”的过程中,印尼国内某些党派或势力总在处心积虑地试图连带打击进步华人群体,而在某种程度上掩护保守华人群体。不过,由于“反蒋”运动的进行是印尼国内各党派集团交错斗争的反映,而主张对保守华人群体进行打击的派别力量占优势,因此,“反蒋”运动虽有波折和混乱,仍然继续进行。保守华人群体所属的社团、企业和银行等,陆续在此后至1959年间被接管或关闭。

(三)印尼掀起大规模的还分左右的排华浪潮

进入1959年后,在“反蒋”的余波未平之际,是年5月9日,印尼军方以“治安”和“国家安全利益”为由,颁布了限制华侨居住和旅行的条例。[27]16同年 5月 14日,印尼商业部颁布了一项禁止华侨小商在乡村营业的决定书。[27]36

《天声日报》曾发表社论称:在印尼华侨工商界,“有一个不正常的特征,就是小本经营的商人及工友,大多走正义方面,如数达三千的亚弄公会会员……”。[34]故可推断,受1959年排华条例影响的保守华侨小商人不在少数。

如果说此前印尼的“反蒋”运动主要打击的是保守华人群体,那么,如上条例和决定所针对的对象则无分左右,全面影响波及了全印尼的华侨小商。可以说,在印尼国内某些党派和排外势力看来,进步华人群体和保守华人群体之间政治倾向的差异并无实质差别,都是对中国的政治认同。在“反蒋”过程中,印尼国内的某些党派势力一直试图普遍或全面地打击左右两派华人,即是明证。

由于印尼政府决意试图让本民族人士取代华人在印尼的经济地位,对逼迁华侨的行为多有纵容,且无改弦更张之意,因此,1959年5月及此后颁布的条例所引发的排华行为,逐渐演变成严重影响中印尼关系的大规模排华浪潮。受此影响,众多印尼华侨(甚至是印尼籍的华裔)被迫离开印尼。此前的“反蒋”运动,使保守华人群体的社会基础(如社团、报业、学校、企业等)基本瓦解。而这场无分左右的大规模的排华浪潮,则再次冲击了保守华人群体残存的社会基础。这场排华浪潮进一步说明了,政治上的“反蒋”只是一种手段,打击和削弱华人社会经济基础和影响力,才是印尼政府及其国内一些党派势力的真正意图。

在印尼开展“反蒋”运动及掀起无分左右的排华浪潮中,尽管台湾蒋介石集团都曾做出反应,对印尼政府发表了声明或警告,海外各地的华人社团或报刊亦向印尼政府提出强烈抗议,但是,由于台湾与印尼没有“外交关系”,加上除了发表一些抗议之外,并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因而并不能造成什么有效的影响。最终,印尼保守华人群体这一国民党自“荷印”时期以来长期苦心经营的社会力量,在遭到一连串沉重打击后,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基本不复存在了。

四、余论

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末印尼保守华人群体急剧衰亡的背景、缘由及过程的探究,可以看出,败退台湾后的蒋介石集团长期试图影响印尼政局的活动,是印尼保守华人群体衰亡的历史背景。该群体中的部分人士和台湾蒋介石集团对印尼叛乱集团的支持,是导致这一华人群体急剧走向衰亡的直接缘由。这一群体的衰亡,是印尼国内左中右三种派别力量都对其打击的结果,不是单纯的某一派别或势力的打击所致。印尼国内的某些党派和排外势力试图打击、削弱华人(特别是侨民身份的华人)的经济力量及影响力,是这一华人群体彻底衰亡的深层缘由。印尼“反蒋”过程中进步华人群体亦遭打击,1959年印尼掀起无分左右的排华浪潮,以及“9·30事件”后印尼进步华人群体的消亡,即是明证。历史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印尼保守华人群体的衰亡所造成的连带性后果,其教训是深刻的。

[1]黄昆章.印尼华侨华人史(1950至2004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丘正欧.华侨问题论集[C].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8.

[3]李松林.中国国民党在台湾40年纪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

[4]萧玉灿.五个时代[M].黄书海、翁锡辉、许兴发、张琼郁,合译.香港:地平线线出版社,1982.

[5]洪渊源.洪渊源自传[M].梁英明,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

[6]《火炬报》外交记者评述:印尼只承认一个中国[N].雅加达:新报(华文版),1955-3-16.

[7]窦文金.五十年代台湾当局在印尼的侨务活动[J].八桂侨史,1996,(1).

[8]请示是否发给章勋义入境签证[Z].中国外交部档案,档号:118-00271-01,1954-10-4.

[9]华侨问题研究会.亚非地区华侨情况介绍[Z].北京:华侨问题研究会编印,1955.

[10]生活报社.生活报十周年纪念刊[Z].雅加达:生活报社编印,1955.

[11]华尔街周刊,1957-10-30,转引自孙福生.印度尼西亚现代政治史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12]印尼陆军发言人告记者:蒋帮空运军火接济苏中叛党、叛党与蒋帮早有勾结[N].雅加达:生活报,1958-3-22.

[13]印度尼西亚军方和报纸揭露:美蒋串同支持叛乱集团[N].北京:人民日报,1958-3-23.

[14]美国必须停止利用台湾干涉印度尼西亚内政[N].北京:人民日报,1958-4-7.

[15]蒋帮民航飞机载印尼叛党直接飞台湾[N].雅加达:生活报,1958-4-2.

[16]美国通过蒋李帮帮助印尼叛党作乱[N].雅加达:生活报,1958-4-2.

[17]雅加达《星期日新闻》报道:蒋介石集团和菲律宾军队到达北苏拉威西帮肋叛军[N].北京:人民日报,1958-5-13.

[18]印度尼西亚司法部长表示:将撵走蒋介石集团的喽罗[N].北京:人民日报,1958-4-7.

[19]中国新闻社.国外、香港华文报刊对印尼排华运动的反应(第一集)[Z].北京:中国新闻社,1959.

[20]国家安全委员会前日讨论取缔蒋帮非法活动问题[N].雅加达:新报(华文版),1958-4-5.

[21]《火炬报》透露消息:蒋帮头目二十多名将被政府递解出境[N].雅加达:新报(华文版),1958-4-9.

[22]印(尼)各方对蒋援叛军的反映[Z].中国外交部档案,档号:105-00572-01,1958-4-2.

[23]书杰同.纪念印尼侨领黄周规——黄周规先生爱国事略[M].黄周规基金会,2005.

[24]朱安达总理根据充分证据谴责美蒋帮助叛军空袭[N].北京:人民日报,1958-5-3.

[25]艾地和工会团体强烈抗议美国帮助叛乱集团[N].北京:人民日报,1958-5-4.

[26]印度尼西亚群体团体和舆论支持政府声明[N].北京:人民日报,1958-5-6.

[27]丘正欧.苏加诺时代印尼排华史实[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28]雅加达数十万军民示威游行反对美蒋干涉印度尼西亚内政[N].北京:人民日报,1958-5-21.

[29]印度尼西亚陆军参谋长号召全国军民反击国内叛乱集团和外国侵略[N].北京:人民日报,1958-5-21.

[30]华侨志编纂委员会.印尼华侨志[M].台北:华侨志编纂委员会,1961.

[31]关于印方对蒋帮采取坚决的行动事[Z].中国外交部档案,档号:105-00572-02,1958-8-26.

[32]关于椰城反蒋措施实施情况[Z].中国外交部档案,档号:105-00572-03,1958-10-13.

[33]印尼反蒋情况[Z].中国外交部档案,档号:105-00572-03,1958-11-6.

[34]左倾工商人士的命运[N].雅加达:天声日报,1952-6-27.

[责任编辑 王 桃 责任校对 吴奕锜]

D81

A

1000-5072(2011)01-0126-08

2010-10-12

许振政(1978—),男,福建三明人,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史与东南亚华侨华人史。

猜你喜欢
印尼政府雅加达华侨
身在异国他乡,海外华侨华人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我的华侨老师
探访雅加达鲁班庙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印尼·雅加达
雅加达为亚运会全面停课
Freeport或将与印尼政府摊牌全球铜供应面临威胁
印尼发生7.9级地震
大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