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1-12-08 03:22于占友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滑雪场滑雪黑龙江省

詹 珊,于占友

(东北林业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詹 珊,于占友

(东北林业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黑龙江省现阶段还存在着冰雪旅游的含义不明确、冰与雪发展不平衡、对滑雪旅游资源缺乏科学的管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承办大型赛事以扩大影响力、走冰雪旅游与大众健身及竞技相结合道路的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现状;发展对策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interview, has a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inter tourism 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re is still not clear the meaning of winter travel, uneven development of ice sports and snow sports, the lack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of scientific skiing tourism.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we should be carried out scientific management、increase publicity、the contractor in order to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large-scale event、carry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of snow sports tourism and public health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Winter tourism;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CLC number: G804.53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1)01-0008-03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北部边疆,境内山地广袤、高差适中、坡形绵缓、植被丰富、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适合开展滑雪旅游[1]。是中国滑雪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2]。近几年更是以冰雪为特色旅游项目,逐步成为全国冬季旅游的热点, 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之一。

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要想发展,成为强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文章针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为其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力求为其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优势

1.1 历史因素

据《隋书》等史籍记载,早在1 000 多年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室韦族人就会滑雪,他们在山野的雪地上“骑木而行”,进行射猎。20世纪30 年代初,日本人在黑龙江的玉泉修建了第1 个竞技和旅游滑雪场(即现在的阿城体校滑雪场)。1984年,桃山林业局兴建了桃山滑雪场,曾一度吸引了不少滑雪旅游爱好者[3]。

黑龙江省从1963年开始创办冰灯游园会。到1985年举办冰雪节,1998年建成了冰雪大世界,并且逐渐的将冰雕与雪雕相结合,冰上运动与雪上运动相结合,形成了优势。哈尔滨的冰雪节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滑雪旅游与一年一度的冰雪节相融合,成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一大优势。1996 年,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成功举办,使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滑雪旅游资源和别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得以展示在世人面前。特别是近几年,黑龙江省政府对冰雪旅游的重视,使冰雪旅游成为黑龙江省的特色旅游项目、经济的增长点。2005年哈尔滨市取得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承办权,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冰雪旅游的契机,为黑龙江省经济做出具大贡献。

1.2 地理、气候因素

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带,冬季寒冷漫长。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有将近5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省内的松花江、嫩江等众多河流冰封期可达120多天,冰厚度多在80cm左右,冬季雪期长达130天,雪质好,雪量大,山区降雪可达100~130cm。省内大多数山体高度适中,坡度平缓,非常适合开展冰雪观光和专项冰雪运动。海拔500m以上的山林近百座,初具开发条件的有20座,这些地区雪质好,坡形好,滑雪期长达5个月[4]。

这些地理、气候因素,均为黑龙江省发展冰雪旅游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3 人文环境因素

冰雪运动大多数在室外进行,室外较为寒冷,但是黑龙江人民自幼在较为寒冷的室外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培养了其不畏严寒的精神,因此,大多数的人们在冬季喜欢到户外参加一些冰雪活动。另外,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成功地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国际滑雪节, 成立了第一个滑雪旅游委员会,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际滑雪俱乐部[5]。这些均为冰雪旅游在黑龙江省的发展提供了人文环境因素。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闻名遐迩的冰雪大世界、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太阳岛哈尔滨雪雕艺术博览会等冰雪产品色彩缤纷[6],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发展现状

2.1 冰雪旅游的含义不明确

现阶段,大多数人对于黑龙江省的特色旅游认为仅为每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对冰雪旅游的含义不明确。随着近几年我国滑雪运动的发展,滑雪旅游已成为旅游的时尚。滑雪旅游属于森林旅游和生态旅游的范畴,在强调回归自然的同时,突出较强的是动感和参与性,是人类冬季最贴近自然的一种运动方式,它与高尔夫、马术、台球并称为“四大绅士运动”。为使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得到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应改变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含义不明确的现状,意识到冰雪旅游不仅是“冰”,还应该包括“雪”,黑龙江省的特色旅游要走 “冰”、“雪”联合的道路。

2.2 发展不平衡

从现阶段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现状可以看出,“冰”发展较好,每年一届的冰雪节也主要对“冰”进行宣传,每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就可持续发展来说,这种现象是不应该存在的。既然是冰雪旅游,不仅要对“冰”进行宣传还要对黑龙江省的“雪”进行宣传。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为42.9% ,林地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首位。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0% ,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省域地处中温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雪量大,雪期长(120 天左右,部分地区达到150 天)。海拔1 000 m 左右,且坡度、坡向和雪量、雪质适于大型雪场的选址100 多处,是中国滑雪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7]。黑龙江省应紧抓这一自然优势,发挥“雪”在冰雪旅游中的作用,走“冰”、“雪”联合的旅游道路。

2.3 对滑雪旅游资源缺乏科学的管理

现阶段,黑龙江省共有70多家滑雪场。从其规模与管理可以看出一定的问题。例如,不少滑雪场的开发建设没有经过专家论证,甚至有的滑雪场没有经过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审批,缺乏规范化管理,没有统一规划,凭热情和感觉上马,投资者只顾眼前利益,只顾短期经济效益,打短平快,结果造成投资失误,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又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8]。对于在开发前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滑雪场,没有专门部门进行管理,这不利于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发展。

除此之外,对于滑雪资源行业间的竞争也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规范与管理。在依托城市为同一对象的滑雪场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有的滑雪场利用降低价格的形式吸引滑雪者,这将导致投资较大,规模较大的雪场遭受损失。

3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对策

3.1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近几年黑龙江省对冰雪旅游的宣传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从冰雪大世界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就可以看出。未来冰雪旅游的发展不仅要靠科学的管理还应该进行全社会的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与教育。加强旅游科普工作,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以及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氛围。

3.2 进行科学的布局与管理

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 平衡供需结构, 坚持先规划、后开发, 防止一哄而起, 盲目开发, 重复建设[9]。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必须加大科学的布局与管理,充分的考虑本省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现状,冰雪旅游的发展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实现三者相统一。

除此之外,注意雪上旅游的布局,避免无规划的开发,对环境进行的破坏。对雪上旅游资源的利用要走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这样才能使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达到其为经济增长服务的目的。

3.3 打造特色的冰雪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北三省均以冰雪文化作为独特的发展经济的突破口,而黑龙江省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优势,将休闲文化、运动文化、餐饮文化、生态环境文化与冰雪旅游相结合,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冰雪文化。

3.4 走冰雪旅游与大众健身及竞技相结合的道路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发展为全民健身及冰雪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群众健身活与竞技水平的提高又会推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利用冰雪旅游的有利平台,积极调动全民进行冰雪健身,从而推动黑龙江省走特色的冰雪旅游道路。同时,冰雪竞技水平的提高,也会为全民树立一个榜样作用,继续将冰雪思想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从而推动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进程。

3.5 承办大型赛事,扩大影响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冰雪旅游资源与大型赛事进行联合,以扩大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影响力。在成功申办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同时,应充分的发挥起场馆的优势与影响力,继续承办其它国际型赛事,使群众性的冰雪运动普及和开展,提高了哈尔滨的知名度,展示黑龙江人的新形象,创造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规模化经营的新开端。我们要以申办、承办综合性冰雪赛事为契机,以竞技体育为中介,打造经济、政治、文化、体育、旅游和商贸发展的新平台[2]。

4 结 语

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正在蓬勃的发展,黑龙江省有其自身的地理条件因素、人文因素发展冰雪旅游,但就其现阶段的情况发现,还有冰雪旅游的含义不明确、发展不平衡、对滑雪旅游资源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等问题。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要适应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承办大型赛事以扩大影响力、走冰雪旅游与大众健身及竞技相结合的道路,逐步将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打造成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特色的冰雪旅游。

[1]张 亮,张晓梅.对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冰雪运动, 2005, (1): 73-75.

[2]温亚旭.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 2005, (3): 67-69.

[3]孙宏伟.论黑龙江省发展滑雪旅游[J].冰雪运动, 2006, (1): 82-83.

[4]郭 伟,王会层.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 (6): 84-85.

[5]张晓彦,贾 利,欧玉斌.黑龙江省滑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2, (4): 54-55.

[6]冯秀梅,徐淑梅,陶 涛.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与完善分析[J].冰雪运动, 2008, (2): 86-89.

[7]杨斌霞,董 欣.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 2004, (1): 73-75.

[8]熊 健.黑龙江省大众滑雪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 2005, (5): 84-85.

[9]刘 凯,柴 新.体育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32-34.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Winter Tourism in Heilonjiang Province

ZHAN Shan, YU Zhan-you
(Sports Department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Heilongjiang China)

G804.53

A

1008-2808(2011)01-0008-03

2010-06-01;

2010-06-30

詹 珊(1963-),女,副教授 ,学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育社会学。

猜你喜欢
滑雪场滑雪黑龙江省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18位农民建起南方高山滑雪场
云上太行滑雪场投资20亿元即将开业
冬来啦,滑雪去
冬奥点燃了滑雪激情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