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2011-12-08 03:22郭洋波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理论课建构主义

郭洋波

(哈尔滨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郭洋波

(哈尔滨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价值 ; 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很重要;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造,这是促进学生成才的重要方面; 要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提高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对待建构主义不能盲目,要正确地认识。

建构;发展;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

Abstract: Theory lessons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can draw some inspiration that lay stress on worth of students from constructivism study theory. It is very important respect that the teaching of theory lesson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should ecourage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create by themselves. It can make them develop bette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s the key that improv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of theory lesson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So we must give constructivism study theory a right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 study theory; Development;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Teaching of theory lessons

CLC number: G807.0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1)01-0043-04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到中国以来,在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建构思想发展了几千年的时间,肯定有其道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我们对其可以本着认识、研究、吸取、质疑、发展的态度,这对于提升我们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水平,提升建构主义的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塔那夫妇在谈到课程的发展历史时曾说过:“课程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把这句话用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也同样适用。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精神产婆术”思想可以被认为是建构主义的始祖,尽管苏格拉底的语言中并没有“建构”这一单词,但是他主张的知识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的,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把知识接生出来的思想无疑具有建构的观念。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奠基者是瑞士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发生论专家皮亚杰。在皮亚杰那一时代,心理学界主要流行着精神分析学派及行为主义学派的思想。皮亚杰的观点与精神分析学派及行为主义学派不同,他认为人总是积极地、理性地试图学习。他把儿童看作是积极的学习者,他们会主动去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人们需要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1]。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正确理解成熟、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的思想被传到西方,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纳发展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认为,人们对于规律或事物的体验是不断变化、不断深化的,概念的内涵因而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因此,科学知识也是一种不断发现、不断发展、不断探究的过程[2]。

当代建构主义有六种不同的流派或范型,即: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和控制论系统观。

20世纪90年代末,建构主义进入我国,影响很大,如张华认为“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3]”。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当代建构主义尽管流派纷呈,但它们却有某些共识,表现在4个方面。

1.2.1 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对知识的客观性提出质疑,认为知识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知识是不确定的。知识是不能离开具体情境的,不同的学习者源于自身的经验背景会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理解。

1.2.2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贮和提取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即新旧知识或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达到平衡。

1.2.3 建构主义师生观 建构主义重视学生的经验背景,侧重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反对传统教学论的“教师中心主义”,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合作者。

1.2.4 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应把学生自身的努力放在教育的中心地位,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

2 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高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质量

在体育院校从事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理论课不太感兴趣。术科课上一个个生龙活虎,理论课上往往是沉默的海洋[4]。21世纪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提高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质量,是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重要一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提高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价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是学习者依据原有的经验背景,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而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体育院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背景经验,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的阅历更加丰富,一个异彩纷呈的群体是理论课堂教学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每名学生的独特价值。作为班级教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这里的“全体”不是抽象的、模糊的“全体”,是丰富的生命,要利用这种价值,并且促进每个生命体都很好地发展。

2.2 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很重要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和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有一个中间区域,这就是“最近发展区”,通过与教师的交往或是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够促进儿童通过“最近发展区”,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体育院校的学生性格大多属于外向型的,比较善于与人交往,理论课教学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重视学生自身探索的同时,加强外在的引导,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智慧碰撞,借助于“同化”与“顺应”促进学生的发展。

2.3 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造,这是促进学生成才的重要方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应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4 要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需要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死的”概念等理论,那么,这种知识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会起么多少作用。理论课教学不是只讲些空洞的理论,要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习活动丰富多彩,提高学习兴趣。

2.5 教师的发展是提高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他们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交往者、合作者。教师通过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平等、自由、互相尊重的学习氛围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创造情境,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体育院校的理论教师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2.5.1 高尚的师德 建构主义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多的付出,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从事好教学工作。如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对于学生的热爱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对待课堂教学充满热情,积极引导学生,在师生合作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5.2 丰富的知识 建构主义要求教师不是现成知识的呈现者,作为体育院校的理论教师既需要掌握相应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另外,对相关学科知识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引导学生领悟知识。知识是发展的,教师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相应的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学生的发展。

2.5.3 良好的沟通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颠覆了传统教学理论主张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师生之间需要合作,学生之间需要交往,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通过创设平等融洽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在新旧经验碰撞中发展。

2.5.4 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 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师要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比如善于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发展。

全面提高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敢于改革、创新的教师队伍[5],对提高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对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需要正确地认识

建构主义理论传到我国教育界以来,产生了很大反响,由于建构主义迎合了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重视创造、实践,强调个性等,倡导者有之,甚至有人提出了“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但是建构主义自身的局限和不完善,反对者也有很多。需要辩证地看待建构主义,取其精华,提升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水平。对其局限和不完善,我们需要反思,避免误入歧途。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是“学习的中心”的追问[6]。

在谈到建构主义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影响时,许多学者都会把“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作为首要的借鉴观点。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强调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等观点,并非当代建构主义首创。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观点和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精神产婆术”的观点都含有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的思想。建构主义强调“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其实质是夸大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陷入了“学习的中心”。

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对应着看待。教师“闻道在先,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位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同时是教学的客体,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如果片面夸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忽略教师的作用,必然会陷入无政府主义状态,混乱的教学状态不可能促进学生很好的发展。皮亚杰认为,人总是积极的、理性地试图学习,他们会主动去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皮亚杰是过于夸大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学生是需要正确引导的。

建构主义忽视了知识的传授。知识是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精神财富,教学中传授知识对于促进个体的发展,对于人类文化的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 语

建构主义在某些方面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们重新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知识的价值等。我们感谢皮亚杰,感谢维果斯基,感谢布鲁纳等大量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人的发展的思考和研究,对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使教育理论与实践得以向前发展。建构主义对提高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启示。但是,我们还要质疑。在质疑中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作为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冯•格拉泽费尔德曾指出,“建构主义是当代心理学、认识论和教育学中一个广阔但不清晰的领域”[1]。不清晰就有给进一步发展留下很大的空间。建构主义理论在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等许多国家获得发展,但是作为诞生过孔子,拥有世界上第一篇教育论作——《学记》的中国,却没有对建构主义作出多少贡献,但是,知识是需要发展的,理论也同样需要完善与提升,相信建构主义理论会有中国的一席之地,也相信中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在现代社会也会达到世界领先地位的。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8-195.

[2]钟启泉,汪 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01-315.

[3]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467.

[4]郭洋波.浅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校体育, 1998, (19): 34-35.

[5]郭洋波.公共体育教学在理工科院校的改革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71-72.

[6]刘 昕.追问建构主义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适切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6): 78-79.

Theory Lessons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Draw Inspiration from Constructivism Study Theory

GUO Yang-bo
(Sports Science of Human Body Department of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G807.01

A

1008-2808(2011)01-0043-04

2010-08-12;

2010-10-12

郭洋波(1967-),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及体育教学论。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理论课建构主义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