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承作用

2011-12-08 03:22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田径趣味体育

姜 东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省 哈尔滨 150008)

浅谈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承作用

姜 东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省 哈尔滨 150008)

为了更好地在全世界发展田径运动,2000年国际田联和德国田联共同推出了“少儿(趣味)田径”这一田径运动的新形式,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中已被广泛采用,成为当前最权威、最科学、最系统的少儿体育教育活动方案。我国于2008年开始进行试点逐步在全国小学推广这一田径运动新形式。全国首期开展此运动的是省市重点学校并已经达到近百所。本文将简要介绍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并简要论述其对我国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承起到的作用。

少儿(趣味)田径; 田径运动文化;传承

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athletics in the world, in 2000 the IAAF and the German Athletic Federation jointly launched the "kids (fun) -athletics" this new form of athletics. The current form of this movement in Europe and America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as the most authoritative and most scientific, most systems children's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of activities. Our country started pilot projects in 2008 primary schools in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gradual movement of this new form of track and field. China have launched the first phase of this campaign is focus of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schools and has reached nearly one hundred Laboratory schools.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kids (fun) -athletics", and briefly discuss its China Track and Field to play the role of cultural inheritage.

Key words: Kids(fun)athletics; Track and field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CLC number: G80-05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1)01-0027-03

目前,随着中小学体育教学形式的改革,传统的项目教学已经不适合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学校体育教学中,有“运动之母”美誉的田径运动项目正面临着许多挑战:有些田径运动项目动作技术过于复杂;难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对场地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竞赛规则过于严厉;难以让所有的孩子获得成就感。田径运动的教学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了使更多的孩子重新回到田径场,让他们跑起来、跳起来,重新喜欢田径运动,增加田径运动的基础人口,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必须采用一种新式田径运动改变传统田径项目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少儿田径应运而生。

1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简介

1.1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由来

“少儿(趣味)田径”最早起源于德国,英文名称为“fun-athletics”即趣味田径,它主要是针对儿童(8~13岁)的心理、生理特点而设计的一套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田径活动形式,且有相适配的成套器械。经反复论证,国际田联决定将这一运动形式稍加规范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又称“少儿田径kidsathletics”)。

1.2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内容

(1)跑类:障碍跑接力、小回旋跑接力、一级方程式跑、耐力跑。(2)跳跃类:撑杆跳远、跳绳、蛙跳、十字跳、跑梯。(3)投掷类:投准、少儿标枪掷远、后抛投掷、旋转侧手投掷。少儿田径运动每一个项目对学生的灵敏度、速度、控制力等都有训练,在所有方面少儿田径运动都是为了满足小学生们的需要而量身定做的。少儿田径运动的组织活动和比赛项目能使孩子在任何地方(体育场、公园、健身房以及任何可能的运动场地)参与一些基本的活动:短跑、耐力跑、跳跃、投掷。

1.3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器械

少儿田径运动所采用的器械是由德国讲师Mr.Dieter Massin研制的,少儿田径器械具有的特点是:趣味性、便捷性、安全性、专业性、系统性、实用性。少儿田径器械包括:红、绿、蓝相嵌的塑料泡沫跨栏、撑杆跳杆及撑杆、趣味标枪、橡胶制作的柔软彩色铁饼、折叠长垫、十字跳垫、趣味绳套、标志杆和座、充气实心球及接力环、标有巨大数字的米尺等20多个种类,涉及到田径运动中跑、跳、投等所有项目。这些五颜六色、耳目一新的体育器械,新颖刺激的竞技运动,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孩子们的运动和参与的积极性。一般采用教学和比赛两种形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一起参加训练或者比赛,最后取得的成绩也是以团体计分。

2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对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承作用

2.1 田径运动文化简介

视体育为一种文化,是近几年来体育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体育作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维持、增强和改造自身技能、形态的科学实践,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田径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体育运动的基础,它既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又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田径运动文化是指田径运动在形成、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与田径有关的物质表现形式影响的总和。它分为三类:(1)观念文化:主要指田径运动对人的价值观、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2)关系文化:主要指人们在田径文化的创造、占有或享受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为维护这些关系而建成或制定的、充分体现这些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如田径协会、田径俱乐部等;(3)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田径运动在比赛场馆、运动装备、宣传标志等物质文化设施,以及商品、纪念品等方面所产生的文化形态。在田径运动文化三种表现形式中,观念文化是凝聚于物质文化和关系文化上的,居于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层次。

2.2 传承田径运动文化的必要性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部分,那么田径运动必然存在田径运动文化。根据体育文化的概念,可以推断广义的田径运动文化应包含精神文化(田径运动观念、意识、思想、言语等)和物质文化(田径运动场地和器材等)。在无形之中已经开始了对田径运动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但是对田径运动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还很少见。对田径运动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能增进人们对田径运动的了解,扩大人民群众对田径运动的参与程度,有利于田径运动的市场化,传承文化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它对其它项目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对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承,不仅有利于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整个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2.3 少儿(趣味)田径对田径运动文化的传承作用

田径运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分支,田径运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发展,那么少儿田径运动文化的核心就是儿童少年的发展。

第一,从田径运动的认识方面来看,少儿田径的运动规则简单易懂,动作也易被掌握,因此易被少儿接受并喜爱。它的开展可以使孩子们初步认识了解田径各个项目,并且对田径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田径运动的启蒙教育。

第二,从田径运动的情感方面来看,通过色彩鲜艳、安全性高的少儿田径器材,儿童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练习和比赛亲身体验到田径运动的乐趣,使他们乐在其中、寓炼于乐,从而培养孩子们以后积极主动从事田径运动,喜爱这一项目。

第三,从田径运动的价值方面来看,按其作用的范围分为生理价值、心理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生理方面表现为可以有效地促进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和身体各项机能的完善。心理方面可表现为促进少儿心理健康培养稳定的心理情绪和情感;社会方面具体表现能够培养孩子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精神,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感。

第四,从田径运动的理想方面来看,少儿田径运动的开展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热爱田径运动的心理和从事田径运动愿望,从而为田径运动积累后备人才。

第五,从田径运动的道德方面来看,少儿田径运动的组织形式丰富多彩,多以比赛竞争、团队参与的形式进行,并具有体育游戏的某些特点。因此,可以激起少儿争强好胜的心理,使他们在为集体荣誉而战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同时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田径体育规则的初步认识和了解,培养孩子不伤对手,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尊重裁判的精神。

第六,从田径运动的物质条件方面来看,少儿田径运动使用专用的器材,安全性好、色彩艳丽、大多由塑料或泡沫做成,成本低廉,同时也不受场地的限制只要有块空地就可以进行,很适合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

3 结 语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是田径运动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式的田径运动形式。它传承了田径运动文化的人文精神,可以加深少年儿童对田径运动的初步认识有利于田径运动的启蒙教育,拉近少儿与田径运动的感情;随着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不断开展和传播,田径运动的生理价值、心理价值、社会价值在孩子身上得到彰显,可以有效地培育孩子身体机能、情绪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更好的发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通过集体合作而获得的成功,是田径运动中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因此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同时传承了田径运动文化的集体主义精神。田径运动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文化的核心就是儿童少年的发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项目能够体现人本教育思想,是面向学生未来的生活化教育;发展基础体能的独特教育价值得到有效彰显;培养了田径人口、保障了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校本特色课程的创新举措。

[1] 樊 伟.浅论趣味田径[J].体育师友, 2009, (4): 55.

[2]李志靖.对北京市部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少儿田径运动”教学的的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位论文, 2007.

[3]焦现伟,尚晓华.将趣味田径引入初中体育课的实验研究及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报, 2006, (11): 105-107.

[4]邹 师,张永军.趣味体育的创编原则与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1997, (4): 21-23.

[5]季 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37-140.

[6]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193-195.

[7]寇宪学,李北玉.对开发儿童少年田径业余训练内容的一些新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 138-140.

Discusses Kids (fun) -Atheletics Meet to the Track and Field Meet Culture Inheritance Function

JIANG Dong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G80-05

A

1008-2808(2011)01-0027-03

2009-12-23;

2010-05-18

姜 东(197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田径教学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田径趣味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计数:田径小能手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午睡的趣味
我们的“体育梦”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