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早秋地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11-12-08 14:02程加省于亚雄杨金华王志伟胡银星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乳油云南小麦

程加省,于亚雄,杨金华,王志伟,程 耿,胡银星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是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一体”的省份,粮食生产要实现自求平衡必须重视冬季粮食生产。云南山区、半山区的旱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3,云南3/4的小麦都种植在无灌溉和施肥条件的旱地上,基本是雨养农业,但云南冬春干旱少雨,麦熟时又常伴随高温的发生,严重制约云南小麦生产的发展。早秋地麦种植时间较早,能有效利用秋冬丰富的雨热资源,避过或减轻常规地麦面临的干旱、霜冻和高温逼熟等不利因素,从而获得较高产量。近年来,云南南部地区早秋地麦发展较快,但相应的种植技术未及时跟上,制约着当地早秋地麦生产的发展。为此,根据多年的试验结果,特总结出云南早秋地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早秋地麦是利用云南晚秋较好的雨热条件,避开2~4月严重干旱与高温时期,而形成的一种种植方式。前作多为提早收获的薯类、蔬菜、烤烟或休闲地,一般在海拔1 400 m以下地区,于8月下旬和9月初播种。

1 群体动态和产量结构指标

1.1 群体动态指标

每公顷基本苗300~360万,分蘖数达750~900万,成熟期每公顷成穗375~450万。

1.2 产量结构指标

多穗型品种每公顷成穗数420~450万,穗粒数30粒左右,千粒重35 g以上;中大穗型品种每公顷成穗数375~420万,穗粒数35粒以上,千粒重40 g以上。

2 各生育期田间管理目标

(1)苗期:在苗全苗匀基础上,促根增蘖,防治病虫害。

(2)拔节-抽穗期:因地因苗分类管理,促弱促旺,保苗稳健生长,构建高质量群体,培育壮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

(3)抽穗-成熟期:防病治虫,防止冻害,养根护叶,延缓衰老,适时收获。

3 规范化播种

3.1 品种选择

选择已通过审定的适于早秋播种的早熟、高抗春性品种,如云麦47、云麦53、云麦56、云麦57等。

3.2 播前准备

3.2.1 精选种子

播前要精选种子,种子质量应达到纯度不小于99.0%,净度不小于99.0%,发芽率不小于86%,水分不超过13%,并在太阳下曝晒1~2 d。

3.2.2 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

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合适的种衣剂或拌种剂,按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条锈病可选用粉锈灵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

3.2.3 深耕改土,精细整地

大春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随耕随耙,多蓄秋雨。通过深耕改土,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打通水分上下移动通道,增加土壤蓄水量,减少地表径流。

3.2.4 土壤处理

夏末秋初温度较高,地下害虫发生严重,每公顷可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4.5 kg,加水15~30 kg,拌细土375 kg制成毒土,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3.2.5 施足基肥

由于早秋地麦前、中期生长发育快,因此要立足于一次性施足基肥,保证及时供给充足的肥料,满足早秋地麦生长发育的需要,以利形成大穗多粒的高产群体。整地前在每公顷撒施腐熟农家肥22.5~30 t的基础上,每公顷用尿素225 kg、普钙225~450 kg、硫酸钾150 kg混合作基肥施下。注意化肥与种子隔开,切忌将化肥直接覆盖在种子上,以免灼伤种芽影响出苗。

3.3 播种

3.3.1 播种期

适期播种是早秋地麦稳产增产的关键,一般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

3.3.2 增加播种量

早秋地麦生长的前期和中期,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较充足,生长发育快,而分蘖成穗率低,因此要适当加大播种量,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数,依靠主茎成穗获高产。一般每公顷播种量为195~225 kg,保证基本苗300~360万。

3.3.3 播种方式

撒播:种子撒播均匀,及时耙地盖土。播种后注意查看,籽粒裸露在外的及时人工盖土。

条播:开深度3~5 cm、行距23 cm左右的沟进行条播。

4 田间管理

4.1 查苗补苗

小麦出苗期间及时查苗清垄,对缺苗断垄的进行催芽补种。播种后3 d开始催芽,待大田出苗1~2 d及时用催芽露白种子补种。3叶期对弱小苗用2%尿素液灌根,促其早发壮长,提高群体质量。

4.2 中耕除草

秋季杂草数量多、生长快,要及时中耕除草,以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促苗生长。杂草多的山地,麦苗2叶1心至3叶期,用25%绿麦隆进行喷雾或拌湿细沙土撒施防治。

4.3 追施拔节肥

对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雨后趁墒追施氮肥,一般每公顷施尿素150~225 kg。

4.4 病、虫、雀、鼠防治

早秋地麦的主要病害是叶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防治方法:(1)每10 kg种子用15%的粉锈宁20 g拌种。注意要干拌,拌均匀,现拌现用,要大面积、连片拌种,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2)有水源的山地,分别在苗期、孕穗期用粉锈宁喷雾防治。连作地及前作为马铃薯、烤烟的地,白土蚕(蛴螬)和土狗(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较重,要结合整地用辛硫磷、菊酯类等触杀、胃毒药剂防治。抽穗后蚜虫危害较普遍,用抗蚜威、乐果等药剂防治1~2次。早秋地麦成熟早,容易引诱雀、鼠危害,因此,要在孕穗前雀、鼠饥荒时期统一投放敌鼠纳盐和灭雀灵毒饵进行诱杀。

4.5 防止低温冻害

12月中下旬,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报有大幅降温天气时应提前采取叶面喷施防冻剂、烟熏等措施,预防冻害。

4.6 喷施叶面肥

在早秋地麦生长后期喷施叶面肥,可有效增加籽粒饱满度。

5 及时收获

90%以上的麦粒达到蜡熟中期即可收割,过熟收获会降低粒重。

[1]程加省,于亚雄,杨金华,等.旱地小麦品种抗旱性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及评价[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3):30~32.

[2]程加省,于亚雄,勾宇宏,等.云南旱地小麦品种的抗旱性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2(1):13~16.

[3]易复慧,李惠兰,杨昌寿.关于发展早地麦的几个技术问题[J].云南农业科技,1990(5):3~5.

[4]郭世保,陈俊华,史洪中,等.小麦条锈病的控制策略和方法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4):972~975.

[5]陶耀明,邹炳礼.小春作物蚜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6(2):49.

[6]池忠志,赵广才,郑家国,等.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籽粒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2):427~431.

[7]徐大胜,彭素琼.小麦分蘖成穗对产量的影响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055~1060.

猜你喜欢
乳油云南小麦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