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的实质不会改变

2011-12-25 06:58朱夏炎
中国记者 2011年11期
关键词:内容为王大河报业

□ 朱夏炎

新华社是我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全球最大的通讯社之一。近年来,新华社积极向多媒体形态拓展、向终端受众拓展、向国际拓展,在建设现代传播体系方面屡有创新,受到国内同行广泛关注和赞誉。

新华社在做好文字和图片报道的同时,积极拓展电视新闻产品,从推出视频新闻专线、英语电视线路、电视通稿线路、电视成品线路,到开通手机电视台,再到新华新闻电视网的开通,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引人注目。

尤其是新华新闻电视网积极与iPhone、iPad等新媒体终端合作,并不断拓展境外播出渠道,成功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播出,表现出强劲势头。

最近,新华新闻电视网在美国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平台正式播出,大大增强了华语媒体在全球的影响。

此外,新华社推出的金融交易服务平台“新华08”,将实时资讯、行情报价、历史数据、研究工具、分析模型和在线交易融为一体,依托新华社强大的新闻采编网络,向投资者提供更快速、更权威的金融信息。

“新华08”丰富了新华社的信息产品,拓展了业务,对国内媒体有启示意义。

面对新的传媒竞争格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确立“报业为主、多元经营”的发展思路,以“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文化集团跨越”为奋斗目标,实施“3368”战略:着力打造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3种媒体,加快构建报纸发行商务网、书报刊发行网、酒店管理服务网3个网络,培育壮大报业、新媒体、图书发行与物流配送、印刷、酒店旅游、房地产6大支柱产业,力争打造出8个年收入超亿元企业。

近年来,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进行了一些有效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媒体方面。2006年与河南移动合作,在全国率先开通手机报,目前河南手机报用户达150万,位居全国省级手机报首位。

2007年,在党报阅报栏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出大河多媒体信息港,可以阅读党报、转播电视、看大河网新闻信息、查看集团所属报刊的电子版等,被业界誉为“第六媒体”。

2.广告方面。大力发展户外广告,2010年与郑州铁路局签署合作金额达3亿元的协议,取得河南境内高速铁路车站和沿线的10年广告经营权;最近又在郑州地铁报和地铁广告项目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3.发行方面。以大河报发行网为基础,正逐步打造“大河发行商务网”,使其由一报发行向多报发行发展,由单纯的报纸发行业务向代理发行、商务速递、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旧报回收等多种经营业务发展。

4.动漫产业方面。以旗下刊物《漫画月刊》为依托,积极发展动漫产业,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打造的动画片《少林海宝》去年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拍摄的儿童电影《幸福的白天鹅》在第八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荣获“最佳艺术片”。

近年来,国内传媒集团纷纷提出“全媒体战略”,积极发展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新的媒介形态,但囿于理念、资金、人才、技术等诸方面的限制,总体上看来成功者并不多。

特别是在理念方面,以纸媒为主业的传媒集团很难跳出传统的报纸新闻的操作模式,拿办报纸的思维去办网络,与受众互动不够,新闻资讯产品过于单一,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网络化时代,媒体的启蒙功能已经逐渐褪色,受众在海量的信息面前,只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因此,更具服务性与工具性的、目标受众更加细分的媒体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媒体工具化时代呼之欲出。

我们必须转变以纸媒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大胆突破纸质界限。我们深信,报纸的内容、思想和观点,依托新媒体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传播形式,仍将无往不胜。

死的是纸,活的是报,不论科技怎样发展,传播手段如何更新,“内容为王”的实质不会变。作为内容和思想的提供者,传统媒体必须抓住当前稍纵即逝的机遇,主动与网络合作,特别是与国内大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发报纸的内容优势,以新媒体为载体,实现数字化转型,适应不断变化的读者口味和消费需求。

2009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河南商报》与百度联合打造“河南一百度”网站;今年,《大河报》又与腾讯合作成立大豫网,该网站上线仅两周,用户数量就达到全省第一;《大河报》还与河南联通合作成立手机网站“大河·沃3G生活门户”,成为河南省第一家移动互联网站。

实践证明,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要更新、思想要解放、步子要加快,只有抓住网络的现在,才能把握文化的未来。

猜你喜欢
内容为王大河报业
大河奔腾
大河奔流
广播融合发展中的取胜之道
“个性设定”+“精准投放”
营销作辅,内容为王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大河无声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