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现代新闻信息采集网络——新华社海外分社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12-25 06:58
中国记者 2011年11期
关键词:分社新华社新建

闫 涛 陈 峰

自1946年在香港建立第一个海外分社,到2008年半个多世纪里,新华社在海外设立了102个分支机构。2008年9月,新华社在《2008-2015工作设想》中提出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在2015年之前初步建成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三年来,新华社海外分社数量以每年20个左右的速度递增。如今,162个海外分社如同遍布全球的新闻雷达站,24小时不间断地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及时准确向全球发布新闻信息。

抓住机遇,创造历史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华社的决策者敏锐洞察国内外形势,及时捕捉到挑战中蕴含的巨大机遇,果断地在2008年提出全面实施战略转型,建设世界一流的全媒体机构的大变革、大发展战略。短短三年,驻外分社增加60个,分布的国家增加37个。在国际资讯高度密集的北美地区,新华社于2009年在纽约设立北美总分社并于2011年搬入美国时报广场办公,北美地区的分支机构数量从4个增加到10个;在与我相邻的亚欧地区,在莫斯科组建总分社,整个地区分支机构数量从4个增加到17个;在欧洲、中东、亚太、非洲、拉美地区39个重要城市先后增设分社。

提升影响 打造品牌

1.随着大量新分社的建成,布点密度增大,信息来源增多,为进行更客观、更有时效、更多现场、更深入、形式更多样的报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国际新闻信息报道能力持续增强。

亚欧地区新建了总分社和12个分社后,实现了对该地区所有国家主要城市的覆盖,彻底改变了原来仅有的4个分社无法顾及整个地区报道的客观问题,地区新闻信息报道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总分社建立后迅速担当起地区指挥中心角色外,各新建分社对促进地区报道工作的作用也很快显现。

在非洲的一批新分社建立后,分别迅速组建起较高水准的当地报道员团队,报道员遍布当地主要媒体、各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不但在短时间内报道数量激增,而且报道质量明显提高。

2.随着新建分社宣传和营销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外国人成为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的直接受众,落地工作呈现遍地开花局面。

在老挝,万象分社成立后,新华社提供的新闻在当地第二大英文报纸《KPL NEWS》的国际新闻版上平均占到70%以上,其评论版或特写版几乎成了新华社稿件的专版。

2010年以来,“新华影廊”逐渐成为新华社产品海外落地工作的一个亮点。新建分社结合影廊的推出,让新华社图片在当地落地生根,同时又很好地宣传了新华社,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

3.海外阵地不断发展壮大,促进报道力持续提升和新闻信息产品成功落地,使新华社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驻外分社的大幅增加,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新建分社的国家十分重视分社的存在。一些新建分社占领了包括西方媒体在内的世界其他媒体未进入的阵地。

不少新建分社还通过各种创新的方式有效扩大新华社在当地的影响。奥斯陆分社采访拍摄的“环球掠影”栏目电视专题片《挪威:农业技校注重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在挪威引起强烈反响。被采访的学校、农校网站、电视台以及农业部网站等众多当地媒体纷纷就此进行报道。巴马科分社在当地举办的“新华社新闻摄影培训班”共为马里、刚果(布)两国培训新闻官员及媒体记者超过一百人次。两国主流媒体分别给予大篇幅报道。得到马里总统杜尔和刚果(布)新闻部长奥凯米等政界要员的赞赏。

新华社海外分社建设工作倾注了一代又一代新华人的努力,但这一项工作还远没有完成,我们要不断扩大在世界传媒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努力改变“西强我弱”的总体国际舆论格局,为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崛起、共同构建和谐世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猜你喜欢
分社新华社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再创新高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法新社进入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