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导式”同堂听课工作方法的探究和实践

2011-12-25 07:38大连工业大学杨菲牟光庆谷秀梅岳向丽刘发盛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督导教学质量监控

□大连工业大学 杨菲 牟光庆 谷秀梅 岳向丽 刘发盛

关于“双导式”同堂听课工作方法的探究和实践

□大连工业大学 杨菲 牟光庆 谷秀梅 岳向丽 刘发盛

督导和领导听课工作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监控教学和评价教师的作用。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中,我校改革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构建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双导式”同堂听课的方法,既摆脱了听课工作面临的困境,也充分发挥了教学质量监控作用,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焕发出新的生机。

督导;领导;同堂听课

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葆生机的一剂良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可见,通过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的永恒主题。而督导和领导听课工作(以下简称专家听课)是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完善听课制度,提高时效性,是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方法。

一、专家听课的必要性

1.有效监控教学质量的手段

听课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观察

。施科学、完善和规范的听课制度,可以切实促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1]。因为专家深入课堂,能了解到教学第一线的信息,最直接地掌握教学情况。他们收集的信息,是教学质量监控中可靠准确的数据,有利于对发现的教学及其他问题,在第一时间内予以解决。通过建立和实

2.评价教师的方法

多元化的评价,会使教师教学评价工作更加公正客观。专家听课评价是评价教师的方法之一,它与学生、同行评价相辅相成,相互验证,不能缺少。专家进课堂听课,既能评价教师授课外观部分,如教姿教态、讲课方法、师生互动和多媒体使用情况,也能评价教师授课内在部分,如专业知识的深度、前沿知识介绍、重点难点的分析情况等。因此,专家评价具有其它评价无法比拟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3.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措施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将其落实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即为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反之,如果青年教师成长不力,势必影响学校的长期发展。

近年来,高校新引进的专业人才普遍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端人才,尽管他们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在教学方面却明显经验不足,出现了课堂授课技巧不足、不了解学生思维特点、缺乏师生互动等等问题。因此,青年教师需要在教学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而专家听课,则是帮助青年教师获取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他们深入青年教师授课课堂,对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点拨和指导,可以促使他们明确努力方向,从而使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

二、专家听课中的问题

1.督导在听课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随着学校发展,教师和课程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专职督导数量往往不能满足课程的需要,所督导的专业也显得十分有限。特别是听取跨专业的课程内容时,仅能从授课的表观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但对于深入的内在专业问题,却不能予以指导评价。因此,学校在聘请督导时,在数量上可适当扩充。此外,专职的督导教师年龄普遍较大,不能承载超负荷的听课数量。可见,要建立一个具有权威专业深度、丰富教学资历和领导威信度的听课队伍,是督导在听课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单位领导在听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单位领导听课,可最直观地掌握教学第一线的情况,他们如能经常走进课堂,能较强地发挥监控和督导教学的作用。但是,领导同志普遍公务繁忙,容易使听课工作流于形式,继而常出现“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导致听课工作只有数量没有质量。此外,有些领导只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听课却不评课,使教师只知道自己有不足,却不知问题出现在哪里,导致每轮开课都出现相同问题,但未从根本上改进,教师自身难以在工作上得到提升。

3.突击性听课的局限性

突击性听课的方法可以帮助学校掌握教师真实的上课状态和授课水平,尤其对于学生及同行评价较差、多媒体使用不佳的教师,突击性听课能发挥较大的监控力度和整改效果。但是,对所有教师均采用突击性听课的方法,容易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从心理上会感觉时时处于领导的监视之下,继而感觉自己的尊严被践踏,教学活动受到质疑[2]。事实上,学校组织专家听课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督促教师认真教学,是以听课作为督促的形式,以评课作为提升的手段,查问题、找毛病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突击性听课的方法具有使用的局限性,并不适用于所有教师,而计划性听课的方法适用范围相对较广,也颇受教师的好评。

三、“双导式”同堂听课的探究与实践

对于专家听课面临的问题,我校探究了新的听课方法,开展“双导式”同堂听课工作。在三个学期的实践中,不仅教师反映受益匪浅,督导和教学单位领导也在同堂听课中实现了“真听、真导、真获益”的目标。

“双导”是指学校的督导和教学单位领导,包括教学单位的行政领导、教研室主任和副主任。该项工作重点在于“同堂”,即督导和教学单位领导同时、同地听取和评价同一门课程。

1.实施方法(如图所示)

图1 “双导式”同堂听课流程图

听课对象的选择:实行校院双向进行选择的形式。学校根据学生评教结果、信息员反馈情况、多媒体授课情况等确定大致的听课范围,教学单位确定听课目标。

听课人员组成:学校督导1人,教学单位行政领导1人,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1人。

听课时间安排:教学单位按照所选的听课对象,安排听课计划。

组成“双导式”同堂听课:教学单位向教务处报听课计划和参加领导,教务处安排督导配合学院听课,听课结束把当堂将听课意见反馈给教师。

2.“双导式”同堂听课的特点

(1)综合性突出

综合学校督导和教学单位领导的听课特点所组成的听课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即:以学院的专业背景补给督导在专业方面的不足,以督导的教学经验丰富了听课团的教学资历,从而构建出一个具有较高授课水平、较深授课资历和较强指导能力的听课团队。这种综合性强的听课团,能深入指导学校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能及时、准确、全面地发现理论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也能点评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并指出改进的方向。

(2)层次性明显

新模式听课团的专家由校督导、教学单位行政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组成,他们来自于学校的不同层面,能代表不同层面的专家建议。这种从学校层面延伸到教学单位层面,自上而下贯穿一致的新模式,使听课工作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尤其在评课时,听课团的层次性更能够使任课教师获益匪浅。由于不同层面的专家,点评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他们所建议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教师能从中收获更多的指导建议,既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自身教学情况,也更加明确了今后教学改进中的问题。

(3)针对性提高

对于听课中容易出现的盲目性,新模式的听课团在目标选择上更有针对性。对于测评较低、多媒体使用不佳、实践环节反馈较差和首轮上课的课程都是新模式听课团重点听课的范围,听课团成员可提前知晓所听课程的综合情况,能提前预案,进课堂实际观察后,便能迅速找出问题根源,做到有针对性地点评,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4)监督性加强

学校督导参与到听课团中,监控了教学单位对听课计划的执行情况,使听课计划能真实地开展,避免了虚假计划的出现。另外,监督性也体现在评课方面。由于督导和教学单位领导共同目睹任课教师的讲课特色和问题,避免了出现重表扬、轻批评的情况,通过课后共同与任课教师间的交流和反馈,避免了只听课不反馈和碍于情面反馈等“浮于表面”的情况。

(5)矛盾性减弱

双向选择听课对象的模式,使听课计划透明化。教师提前预知听课工作,消除他们对突击性听课的抵触心理,也可督促教师认真进行课程设计、理清授课思路和过程、研究课程讲授方法等。也就是说,听课促进了教师的思考和整改,真正激发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由被动接受问题变为主动发现问题,由此减弱了听课与被听课、评价与被评价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提前告知了教师的听课计划,也使教师的尊严得到维护,进而激发他们爱岗敬业的热情。

总之,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表明,创新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能使质量监控体系焕发新的生机,使学校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开拓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1]林松浩.高等学校院系两级听课制度建设之思考[J].经济协作信息,2009(24):150.

[2]许莉莉.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看教师抵触“推门听课”问题[J].教育探索,2008(6):134-135.

G647

猜你喜欢
督导教学质量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