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1-12-25 07:38天津科技大学刘洪艳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内容教学模式

□天津科技大学 刘洪艳

讨论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天津科技大学 刘洪艳

生物化学是海洋科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针对生物化学的教学特点,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讨论课教学模式,以及教师在讨论课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以期有效地推进生物化学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生物化学;讨论式教学;教师角色定位

讨论式教学起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以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他们常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其知识性,力图于把最成熟、最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固然是必要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法,如今作为一种常用的方法已在教学中得以运用,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探讨讨论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对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一、生物化学课程引入讨论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生物化学课程不仅是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而且近年来很多化工类和轻化工专业也把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具有内容庞杂、知识点多、记忆点多的特点,其中,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分子结构繁多,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学生普遍认为难以理解和记忆。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注入式的模式,从教学方式方法上对生物化学课进行调整和改革。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它组织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有利于论述和阐明某一教学的基本内容,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与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课堂教学课时数10%-15%用于讨论课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讨论课教学形式

在具体实施讨论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以讲解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将部分教学内容交给学生进行研究与讨论。然而,这往往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数相矛盾,这就要求讨论课的教学方式必须加以优化,其形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命题式

首先,由老师提出讨论命题,各小组对老师所提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全班进行评议。由提出问题开始,使整个讨论过程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糖、脂和蛋白质代谢过程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三大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化更是一个难点,需要熟悉各条代谢途径,为此,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提出问题——讨论寻找答案——总结结果”的讨论式教学方式。

2.对比式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的化学组成及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介绍了四类生物大分子,即糖、核酸、蛋白质、脂肪。在掌握这些知识内容之后,合理地运用对比法可以更好地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做到温故知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为此,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分别代表四种生物大分子,每小组对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三个层次进行对比讨论,这对于理解记忆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名称及性质是有必要的。

3.答辩式

此种讨论形式适宜于理论原理的教学。可由学生主讲某一专题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笔者一般是将全班分为3-4组,每组推选代表上台主讲,由此改变以往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仅使他们对有关内容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此间,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设问。例如,在讲解生物氧化部分时,教师可以根据氧化磷酸化机理这个知识要点,提出“解偶联剂能否作为减肥药?”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其掌握主要内容,最后由教师做概要的总结。

三、教师在讨论课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1.教师在讨论课选题中的作用

课堂讨论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选题,论题的选择一般应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应有一定的基础。因为课堂讨论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具备多种条件,而学生的知识水平是首要因素;二是选择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可以从简单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这既容易引起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更多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也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提出“为什么人摄入过多的糖容易长胖”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糖与脂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该论题不仅促使学生复习了糖与脂代谢相互联系与转化,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在讨论课堂中组织与参与的作用

在答辩式讨论形式中,由于有些教学内容由同学们来讲解,致使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精心准备文稿。为此,需要他们反复阅读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板书,设想大家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但是,能否取得预期的讨论效果,往往与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组织能力有关,因而应避免将讨论课变成少数同学的讲演,使大多数同学产生厌恶情绪。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路,设法唤醒或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发言学生的时间,注意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例如,糖、脂和维生素这些知识要点,与我们天天的饮食有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量紧紧围绕命题讨论范围,避免把讨论变成闲谈。

3.教师在讨论课堂中的点评作用

由于讨论过程存在不可预见性,为此,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具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与较强的应变能力。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都要适时、适当地予以肯定和点拨,但同时也要正确分析学生讨论过程中的思路,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工作价值与不足。通过认真的点评与分析,能够使讨论内容更加清晰,使学生感受到讨论课所学到的不仅是书本的知识,还具有其研究内容的潜在价值。

讨论式教学模式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讨论课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合理选取讨论内容,并对讨论课堂教学有足够的预见性,既不能把讨论课变成少数同学的讲演场所,也要避免将讨论变成闲谈。应该说,讨论课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教师在付出比一般的课堂讲授更多的精力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地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对教师而言,讨论课教学模式也是教学相长的难得机会。

[1]姜立,马文丽,林妮.生化教学的主动学习法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02,4(4):268-269.

[2]商文静,刘越.PBL教学模式下生物化学的课程设计[J].中国医药导报,2008,28(5):85-86.

[3]于保锋,解军,张悦红,牛勃.关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10(2):146-148.

[4]张桂和.研究生生物化学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探讨[J].生物学杂志,2008,25(3):65-67.

G643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内容教学模式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主要内容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