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新装备教学的院校装备管理新机制

2012-01-15 01:00马海英
装备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教员装备院校

张 琳, 马海英, 高 峰

(空军工程大学 导弹学院,陕西 三原713800)

随着大批新型号装备配备地空导弹部队,对院校新装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院校装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加强院校装备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提高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训质量。

1 装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装备教学是培养学员专业素养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培养和提高学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主要是通过装备教学,使学员了解和掌握设备构造、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基本的操作使用方法,学习和掌握设备故障检测、故障分析判断和维修保障的基本能力[1]。很显然,在学员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如果没有实物装备做支撑,专业装备教学全靠从理论到理论的“纸上谈兵”,这对培养学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是极为不利的。

2)装备教学是培养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根本保证。培养学员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其任职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员履行好部队岗位职责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装备教学,才能使学员熟悉各种设备部件和设备故障检查程序;只有通过装备教学,才能检验学员掌握设备原理构造的状况和培养学员实际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装备教学,才能培养学员认真负责、准确迅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因此,从培养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和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来看,也必须要有实装教学作保证[2]。

3)装备教学是促进院校科研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院校科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紧紧围绕装备教学和人才培养来进行。院校科研工作要适应部队装备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就要紧密结合装备教学大力开展科研工作。一方面通过装备教学特别是新装备教学,可以摸索和总结产品故障规律,从而为进一步提高装备固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找准科研立项课题;另一方面根据新装备一时难以列装保障教学的状况,大力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按照“立足主战、兼顾现有、跟踪新型”的原则,逐步建立仿真、虚拟、模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内容,以解决新装备不足,训练时间不够和现场教学条件缺乏等现实问题[3]。

2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院校教学装备的请领和配发一直由装备部门负责,院校教学保障单位对装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各相关教研室在装备教学期间报使用计划,经训练部门批准,教员带领学员进行操作,教学保障单位人员配合的模式进行。这种教学装备管理机制和模式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院校装备滞后于部队。近年来随着装备的发展,各级机关逐步加大了院校教学装备建设的力度,教学装备的状况也有了较大的改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院校装备教学缺少实装的尴尬局面。但是由于新装备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与新装备教学相关的装(设)备一般不可能与部队同步配发给院校,更不用说优先配发[4]。院校的教学装备落后于部队装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已经成为制约院校新装备教学和科研发展的瓶颈。

2)报废装备管理制度不完备。由于地空导弹武器装备的更新较快,院校多数教学装备老旧,大部分已经退役报废。但是长期以来,院校教学装备的管理重心一直放在审批、使用和日常管理上,而对于院校教学装备的报废处置没有相应的可供操作的标准和制度,退役报废装备又不能随意拆卸,导致一方面大量报废装备闲置;另一方面教学用装备、零部件严重缺乏的局面。

3)新装备的使用程序比较繁琐。新装备由教学保障单位负责接回后进行管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锁在库房里,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教研室组织学员参观实习都需要报机关批准,尤其是牵扯到新装备的开机、拆装等审批程序更为繁琐,多多少少打消了教员学习、掌握和带领学员认知新装备的主动性,也使教员的知识的更新不能完全适应新装备教学的需要。只有教员充分认识、理解新装备,才能做好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学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才能围绕新装备开展一系列的科研工作,促进院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4)教员、学员和新装备接触的机会太少。按教学计划安排,一般在学员毕业前集中安排装备的实践教学。由于教员平时忙于各种教学活动、文章撰写和科学研究等,导致多数教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装备的学习、操作和维护。而且近几年院校陆续接装了几种新型号装备,部分装备的接装过程中有教员参与,因而比较清楚新装备的类别、状态参数等,教学中可以和新装备结合进行。但在某些装备的接装中,机关没有组织教员参与,因此教研室不清楚配备了那些装备,也就谈不上发挥新装备的作用。学员则由于平时兵器理论课程学习中,内容多时间紧,和新装备的接触机会非常有限,因而实际上在整个院校教育中学员接触新装备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这些均不利于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会影响到毕业后的第一岗位任职能力。当前部队普遍反应新学员毕业后适应岗位工作慢、实际动手能力弱,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装备教学跟不上[5]。

3 加强院校教学装备管理对策

1)加强院校装备建设,确保院校教学装备与新装备发展同步。近几年,院校的装备更新步伐在加快,一些新装备和模拟训练器材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根本上讲,还没有真正改变院校的装备落后、院校教学装备与部队现有装备脱节、院校装备及建设投入不足等状况,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对院校装备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总觉得新装备昂贵,投到院校不值得,不如投放到部队能直接形成战斗力。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也是缺乏远见的。任何先进的武器装备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保障人才与之相结合,单纯的先进装备是不可能自发产生战斗力的,这一点在伊拉克战争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6]。要培养与新装备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在院校就应该让学员学到新装备。不然,在院校学的用不上,部队需要的又没学到,这样培养的人才无疑是最大的浪费,对整个部队建设也是不利的[7]。

2)改进装备管理模式和思路,提高装备利用率。以教学保障单位为主管单位,专业教研室为辅,按照新装备系统的专业构成,在对新装备的管理和使用上,对部分装备的管理权限下放到专业系或专业教研室,同时把部分设备进行分解后放置到相关实验室和专业教室,同时适当简化和省略装备使用审批程序,提高新装备的利用率,方便教员进一步掌握新装备,提高教员对新装备的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在装备教学中的常见故障,给教学带来了活生生的案例,为教员提高动手能力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便于教员发现装备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促进装备的现代化改造和训练模拟器材的制作,提高教员的科研能力。对由于新装备的更新换代而淘汰下来的装备零部件,除了要加强报废审批制度和严格报废审批程序外,还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做好后期处理,充分发挥装备的使用效益,挖掘其潜在的价值[8]。废弃的装备零部件作为机械、电子电路、计算机等专业基础课学员实验用,不仅提高了低年级学员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废弃装备的“余热”,利用了设备的剩余价值,同时也节约了教学经费。也可以将报废装备进行拆卸,按部件、器件分类管理,建立机械、电子维修备件库或教学模型库,为后期教学、科研提供备件或素材。

3)建立合理的人员管理体制,提高院校装备教学质量。①转变相关人员管理体制。建议把教学保障单位各专业技师由单一管理模式,转变为教学保障单位与专业教研室共同管理的模式。技师参与教研室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加深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其对新装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也可充分利用院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请教员为技师补习装备原理、使用与维护等课程,做好教学保障单位专业号手的操作技能培训工作,加快形成新装备教学保障能力的步伐,提高院校装备教学和装备保障的质量。通过装备管理的直接负责人——技师,教研室和实验室可以更为及时、便捷地了解和掌握新装备的状态参数、故障现象等,有利于充分挖掘现有武器装备的技术、战术性能潜力,提高教员的新装备教学和科研水平。②加强有关人员与装备互动体制。新装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员了解和掌握新装备的构造、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基本的操作方法,初步具有设备故障检测、故障分析判断和使用维修的基本能力。因此担任新装备教学任务的教员,应该尽量有组织、有计划安排到部队、装备研制生产部门开展调研,参加部队重大演习演练活动,参与教学保障单位的装备日常维护工作,比如接装培训、定期维护等,熟悉和掌握各种装备的配备、状态和参数等。把教员和装备的互动机制规模化、制度化,并作为教员年度考评、职称晋升的考核指标;毕业班的学员也应抽出课余时间或集中安排参与教学保障单位的各种维护和保障任务,每年毕业前进行综合演练等,尽早和更多接触新装备,熟悉新装备的各种性能、使用维护等,这样有利于学员毕业后第一任职工作的需要。

4 结 束 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院校教学装备是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和培养学员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物质条件,加强教学装备的管理不仅是来自上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来自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院校新装备教学、科研水平以及人才培训质量,必须依据院校装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结合院校实际,切实加强院校装备建设,建立适合院校的新装备管理新机制。

[1]洪庆根,丁爱瑞,马天翼,等.试论教学训练装备是生长军官任职教育保障第一要素[J].继续教育,2008,24(6):52-54.

[2]孟藏珍,闫抒升,王晓军,等.强化装备教学实践环节研究[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9,23(3):228-230.

[3]何彬,梁计春,申莹,等.结合新装备开展教学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2,16(4):37-40.

[4]徐学文,倪保航,牟俊林,等.加强军队院校装备训练中心规范化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22-125.

[5]徐浩军,程礼,刘东亮.军队院校航空保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创新探索[J].高等教育学报,2009,32(3):63-65.

[6]车先明.新装备教学信息化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16-18.

[7]张增印.军校管理发展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6-9.

[8]徐学文,周洪庆,倪保航,等.加强军队院校新装备训练模拟器建 设 和 管 理[J].实 验 室 研 究 与 探 索,2011,30(2):183-186.

猜你喜欢
教员装备院校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防晒装备折起来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