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雷锋常态化研究

2012-01-21 14:41秦立春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常态

秦立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

高校学雷锋常态化研究

秦立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

雷锋精神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道德范式,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学雷锋活动是弘扬中国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是高校德育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对于大学生德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德育资源。但是泛道德主义的绝对的无私奉献也是远离这个时代的,必然导致德育走向“乌托邦”理想。如何解读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成为当代大学生可学可用,能学能用,长学长用,进而激活雷锋精神的道德影响力,使学雷锋活动走向常态化,是当今高校德育重要的时代课题。

高校;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以来,学雷锋实践活动遍布全国各地。由实践到理论,雷锋精神也应运而生,并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赏和推崇。学雷锋,既包括学习和领略雷锋精神的思想品德层面,也包括践行和体会学雷锋活动的行为自觉层面。

一、高校学雷锋常态化的必要性

1.常态化是学雷锋时代化的需要

雷锋和雷锋精神,是源与流的关系,雷锋精神与学雷锋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的互动。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中国的“学雷锋活动”发展,就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角度解读雷锋精神。雷锋生活的年代,国家积贫积弱,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人们利益需求非常趋同,价值取向单一,集体主义价值观被强烈推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深入人心。社会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社会不可能永远停留在雷锋所生活的时代,必然要求人们与时俱进地去建构当今时代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那么,雷锋精神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带来一些“个人主义至上”、“一切向钱看”的人生信条,但这永远也成不了社会主义的主流。雷锋精神与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不会过时也不能丢。当然,“雷锋本身也存在着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1]”雷锋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从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具实效性等方面实现雷锋精神的时代化。近些年在高校广受欢迎的学雷锋的活动形式,如“希望工程”、“志愿服务”、“捐款救灾”、“义卖义演”、“雷锋超市”等等都是雷锋精神在今天这个时代最具创新性的诠释,也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载体。

2.常态化是推进学雷锋大众化的需要

雷锋精神大众化就是人们大众领悟雷锋精神,学习雷锋行为的过程。雷锋所做的都是每一个人力所能及的平凡小事,这些小事就是雷锋精神的载体,只要我们能够义不容辞地去坚持,那我们就是雷锋精神的传人。当今中国社会,雷锋精神大众化的范围、程度、水平有明显差异。雷锋精神大众化能够使雷锋精神成为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指导性价值原则。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就是要培育更多的雷锋化的民众,着力提升雷锋精神大众化的覆盖范围、质量水平。当然,雷锋精神大众化也必然包含层次性、差异性、多样性,而非整齐单一。这样,雷锋精神大众化就在民间沉淀为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精神理念与价值追求。有一个常态化的平台,全国民众将自觉地将雷锋精神植根于心间、落实到行动,真正实现雷锋精神的大众化。高校作为知识青年高度集中的地方,推进学雷锋常态化对培养当代青年及未来社会中坚力量并带动全国民众自觉学习学雷锋,长期学雷锋有积极意义。

3.常态化是正确理解学雷锋内涵的需要

雷锋精神的本质集中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类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这种奉献精神,不只是在某个特定的环境或者时代有其需要,而只有植根在日常生活中,在常态化中体现出来,才是真正的雷锋精神。首先,常态化的雷锋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蕴含着克己奉公、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艰苦朴素的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升华为爱国主义;其次,常态化的雷锋精神是一种文化,是先进文化,落脚点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力量源泉。大学生积极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就是在弘扬中国先进文化,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常态化的雷锋精神才成其为全人类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常态化既深刻揭示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又指出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路径,昭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二、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可行性

1.雷锋精神和学雷锋活动得到世界认可

雷锋精神起源于中国,但却是人类共同的道德财富,是得到世界认可的一种精神和行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美国有“学习雷锋研究会”,在美国的一些企业家办公室,也挂着雷锋像。美国一所著名军校的展览大厅中,雷锋肖像也悬挂其内,其学生守则也印着雷锋名言。泰国政府曾经专门印发《雷锋》小本子分发各界,倡导国民弘扬雷锋精神,为社会为国家多做有益的事。新加坡、朝鲜和日本等30多个国家,都经不定时性的开展过学雷锋活动。许多外国公司把倡导员工学雷锋,以此作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一些外国政府、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学雷锋呈现出常态化趋势。近些年,在中宣部的倡导下,学雷锋常态化的实践探索有许多成功经验,特别是在我国的高校。如志愿者服务,互助学习,勤工俭学服务,捐赠贫困学生等常态化平台逐步建立起来。

2.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开始形成合力

一个事物成为常态化的东西,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才有可能。这种广泛的社会参与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个社会有公信力,公权力的部门的倡导与推动;而是广大民众的了解,接受并以此为基础内化为自己产生积极行为的动力。在我国学雷锋常态化完全已经具备这样的基础。学雷锋常态化问题,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开始形成合力。有了长效机制,常态化就有了制度保证。2012年2月27日,中宣部副部长申维辰在学习践行雷锋精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学雷锋常态化就是坚持宣传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坚持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坚持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既包括对雷锋精神领会与学习的常态化,也包括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近五十年来,在我国各级党组织的倡导和带动下,高校广大师生年年学习,代代传承,已经形成风尚,在高校校园里形成了“处处有雷锋精神,事事有雷锋传人”的局面。

3.高校学雷锋常态化已经树立成功范例

学雷锋活动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如何学,学什么,达到什么效果等,都应该是当代高校德育的重要课题。从所有较为成功和有影响的活动方式、模式中提炼出可供借鉴、仿效的样式范本是推动学雷锋常态化必须重视的课题。许多高校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一批学雷锋常态化的品牌活动和平台。比如长沙高校雷锋超市,就是学雷锋一个较好的机制和平台,让师生有兴趣参与、乐于参与。长沙高校雷锋超市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率先成立,即得到了众多困难学子的欢迎,吸引广大师生踊跃参与献爱心活动,更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赞誉。长沙市委非常重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雷锋超市的建设,把长沙“雷锋超市”活动启动仪式放在该校进行,并推荐该校负责人在今年十月份中宣部“全国学雷锋常态化经验交流会”上发言,同时将该校雷锋超市列为会议的四个参观点之一。目前长沙市已有10所高校建立了雷锋超市。

雷锋精神既要作为大学生的一种内在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来传承,又要作为一种政治素质来考核。促进一代又一代高校学生从榜样教育中获得借鉴,获得力量。雷锋作为新中国培育起来的首批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典范,是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楷模。[2]以雷锋为榜样具有典型性,永远不会过时。学雷锋常态化,其实就是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对今后的榜样教育起到借鉴作用。

三、构建高校学雷锋常态化的德育机制

1.找准学雷锋常态化的切入点

中宣部负责同志在召开“践行雷锋精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学习雷锋精神是当前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雷锋热”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词之一,这是社会的呼唤,人民的心声。

高校构建学雷锋常态化德育机制,必须把学雷锋与大学生理想道德教育融合在一起,这样才是找准了高校学雷锋常态化的切入点。一是思想层面(决策层),充分认识到学雷锋活动与德育的一致性,二是认知层面(执行层),明确为什么学雷锋和怎么学的问题;三是机制构建层面(操作层):提升学雷锋活动参与结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与学习相结合;四是价值层面(理想层):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来。要真正使学雷锋常态化,必须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高校大学生为重点,创新高校学雷锋常态化的平台和载体,通过观念理念转变、对策建议提供、体制机制构建等多方面举措确保学雷锋常态化。

为此,必须在两个方面强化认识。首先,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大学生德育的实践形式,只有常态化才能真正明确雷锋精神的当代内涵。通过再现雷锋的原型,梳理雷锋精神形成的过程,总结雷锋精神的主要内容,结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常态性地开展学雷锋活动,是对雷锋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大学德育实践的重要的内容。其次,大学生的学雷锋活动的行为源自于认知,要构建大学生学雷锋活动的长效机制,在对大学生的要求上应切合实际、理性宣扬校园新榜样、引导学生合理处理义利关系、重视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正确认识道德的作用。[3]

2.准确把握学雷锋常态化的路径

在理想路径方面。坚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宣传带动;在改变观念路径方面。首先肯定人对功利的追求,应肯定在现代社会的“道德”可以使人获得利益,承认无私帮助变成有偿服务也是一种进步。在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时,尊重个体的权益,宣传无私利他、倡导为己利他;在注重实效路径方面。一是注重动机和效果的辨证统一,重视实践的检验作用;二是区分德育对象的道德认知水平;三是注重培养主体的道德人格。[4]

在实践路径中,一是着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水平。长沙高校的雷锋超市,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现学校学生的良好风貌,向人们传达一种理念:身边处处有雷锋,处处需要雷锋,从而很好地弘扬了雷锋精神。二是明确主体与长效机制建设有机结合。高校学雷锋的主体应该是整个大学生,而不是单纯个体,或者学生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各班人党积极分子。只有把学雷锋活动当成是大学生学习的一部分,人人参与,才谈得上常态化。三是好的平台建设需要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学雷锋活动开展50年以来,出现了许多好的活动样式,但多数都不能持久,这与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规范、约束和保障有很大关系。

从德育价值如何实现的路径考虑,应该弘扬无私利他、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3.创新学雷锋常态化的实践平台

任何活动都需要适当的载体和平台,高校学雷锋常态化也是如此。学雷锋活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做好事”,更不是模仿雷锋同志做过的事情。学雷锋活动的精神实质应该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和所处的地域,应该是确立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科学价值取向,并能为未来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巨大精神动力。[5]学雷锋活动的最成功案例莫过于长沙高校雷锋超市。

雷锋超市,是雷锋故乡长沙人民的一个创举,始创于2006年3月,至今已发展到240多家门店。2012年2月,长沙高校首家雷锋超市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成立,在雷锋超市里,所有商品都是学生生活必需品,并明码标价,贫困学子只须凭雷锋超市发放的爱心卡即可免费获得物质资助。高校设立雷锋超市,为大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提供了常态化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求是杂志副总编辑黄中平,解放军报副总编辑陶克等领导和专家先后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雷锋超市调研,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了学校的雷锋超市。

长沙高校雷锋超市是长沙高校大学生学雷锋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个有效载体,一个常态化的平台,它取超市之型,冠雷锋之名,不交换商品,只传递爱心,让有爱心的师生随时可以扶贫济困,在奉献爱心当中提升自己,让困难学生经常获得帮助,感受社会温暖。

4.建立学雷锋常态化的齐抓共管体系

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高校学雷锋常态化必须有高层权威部门重视、主抓,才能长效。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宣部要牵头抓,教育部落实好。学校工作只有教育部及其教育行政系统真抓真管才能到位。

二是高校要纳入常规管理,长期坚持。要改变将“学雷锋”仅仅作为“活动”来看来抓的习惯思维和作法。要认识到这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是让青年大学生自觉成才,学有目标来落实,改变高校学雷锋活动只由宣传部、共青团来抓来办的作法,改由学生工作部门牵头主抓,宣传部、共青团等部门配合,结合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工作一起进行,学校要从经费、场地、人员上给予支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支持学工部门办好“雷锋超市”,拿出近千平方米房屋,拨出专项经费,安排专门人员从事这一工作,所以才能坚持下来并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要有有效的参与机制,激发活力。高校学雷锋常态化,必须有一个好的参与机制,让师生员工有兴趣参与,乐于参与,真正体现“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真正做到“我快乐,我参与”。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这些年力争学雷锋常态化实践来看,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主要领导带头参与,教师干部领衔示范,学生积极参加,形成以层层促进,以点带面、全校参与的局面。

四是要构建能促进常态化的工作平台。学雷锋常态化,在涉及面很广,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就不能促进其与高校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有效结合,也不能吸引高校内部乃至校外人员积极参与,参与也以有效和长效。在平台建设上必须创新。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雷锋常态化实践取得的一些成绩可以看出,建设适当的平台非常重要。近几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把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与社团建设结合起来抓,打造了一批品牌学生社团。我校雷锋超市就是由学生社团提出,在学校支持下建设起来的。前几年,学工部之下设立了雷锋常态化创意工作室,这样一个学生社团主要由学生组成,学生们积极参性很高,提出了许多创意方案,经学生工作部组织评审,确定了一些项目予以实施,并且在实施中不断改进、完善,成为学雷锋的重要平台。如2011年下半年,学校学雷锋常态化创意工作室提出,可以参照长沙市社区雷锋超市的模式,创立学校雷锋超市,学工部和有关部门评审认可,报告学校党委同意,于2012年2月底创建湖南省高校第一个雷锋超市,引起了中宣部、中国社科院、团中央、求是杂志社、解放军报等上级部门、单位领导重视和好评,社会反响也很好。

五要要经常性地对高校学雷锋常态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予以及时总结、提炼,凝练成理论成果和实践模式,供上级部门在面上指导推动高校学雷锋常态化工作时参考,也可以供其他高校学习借鉴,更可以与社会其他方面共同探讨、交流,在交互影响中共同改进提高,确保高校学雷锋常态化、长效化。

[1] 张书林.雷锋精神应该时代化、大众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7):32-34.

[2] 黄 力. 雷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价值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3] 龚冬梅. 雷锋精神的新时代解读[J].求实,2003,(11):197-199

[4] 罗锦银,明 珠. 试论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传承[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2):23-25.

[5] 徐 燕.新时期学习雷锋建立长效机制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3):43-44.

On Normalization of Learning Lei-Feng in University

QIN Li-chu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Lei-Feng’s spirit, as a moral paradigm in contemporary China, displays distinctive value to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The activity of learning Lei-Feng,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rea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a kind of quite important recourses of moral education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erves as an exemplar promo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A pure self l ess contribution derived from the over-moralization, however, will be far from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for it inevitably leads to Utopia of moral education. How to interpret the value of times for the Lei-Feng’s spirit, to activate its inf l uence under the acceptance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 normalize the activity of learning Lei-Feng, becomes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university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university; Lei-Feng’s spirit; activity of learning Lei-Feng, normalization

G47

A

1673-9272(2012)05-0088-04

2012-05-20

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建设项目:“打造精品社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编号:10T14);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研究”(编号:161)。

秦立春(1966-),男,湖南湘阴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党的建设,高校管理,行政管理。

[本文编校:杨 灿]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常态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写给雷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