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晚熟脐橙 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

2012-01-24 13:33黄涛江刘文华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2期
关键词:奉节县晚熟脐橙

□ 黄涛江 刘文华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柑桔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柑桔面积和产量上升到世界第一位,已成为我国南方柑桔产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全国中熟柑桔生产相对过剩,产品集中上市,导致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销售价格不高,“卖果难”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种植柑桔的比较效益相对下降。进一步做大做强奉节脐橙产业,必须大力发展晚熟脐橙,优化脐橙品种熟期结构,延长市场供应期,实现产品错季销售,增加果农效益,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

一、找准市场定位,科学规划布局

重庆市奉节县是全球最适宜柑桔生长的地区之一,奉节脐橙享有“华夏名果”等多项荣誉称号。通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奉节脐橙栽培面积已达1.5万hm2(其中,晚熟脐橙面积达0.33 万 hm2),年产量 20 万 t,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创造了“一棵树养活30万人”的奇迹。

奉节县发展晚熟脐橙具有我国其他柑桔产区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一是库区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优势。据2008—2011年奉节县铁佛果园(海拔350 m)气象资料,三峡库区蓄水后,果园全年日照时数为1 483小时,日照率37%,≥10℃年有效积温5 866.0℃,年降雨量978.0 mm,空气相对湿度71.5%,花期相对湿度67.8%,年平均气温18.3℃,最冷月平均温度6.0℃,极端低温-1.9℃,极端高温41.4℃,全年平均日较差9.3℃。既无周期性冻害,也没有柑桔检疫性病虫害,是我国乃至全球柑桔生产最适宜生态区之一,也是中国脐橙适宜区内唯一的晚熟脐橙特产生态中心。二是品种优势。奉节晚熟脐橙品种选育走在业界前列。1995年,奉节县脐橙研究所、西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联合选育出了晚熟脐橙“95-1脐橙”,成熟期为翌年2—3月;2005年,重庆恒河奉节脐橙有限公司引进的“鲍威尔”、“班菲尔”和“切斯勒特”3个晚熟专利脐橙品种,成熟期为翌年4—6月,脐橙鲜果上市期长达8个月。三是政策优势。奉节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三峡工程建成、库区移民区(县)实施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后,原有的产业经济体系被打破,传统的产业结构面临第二次重组。进入“十一五”以后,国家从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高度,为确保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将三峡库区主体功能定位于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限制开发区[1]。在农业产业选择上,必须从建立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高度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传统产业,建立和谐统一的产业发展模式。而脐橙产业是奉节农业的优势项目,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等特点。

目前,国内外柑桔生产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国际上美国、巴西、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柑桔主产国因遭受柑桔杂色花叶病、溃疡病和黄龙病等因素的影响,柑桔生产逐步萎缩,全球柑桔生产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1];国内沿海省份因城镇工业化、柑桔黄龙病等因素的影响,柑桔生产逐步向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这些都为处于西南部的三峡库区发展柑桔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奉节县脐橙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品种特色不突出、区位优势不明显、土地瘠薄、劳动力成本高等不利因素,与江西赣南、湖北秭归等我国其他脐橙主产区相比,奉节县的优势主要是气候和政策。在2008年、2010年全国南方柑桔产区大冻害中,奉节县海拔400 m以下区域1月最低温度-2.0℃,留树贮藏和晚熟脐橙果实均能安全越冬。邓秀新院士2011年2月到重庆奉节、万州考察后得出“三峡库区是晚熟脐橙包括血橙在内的最适生态区”的重要结论。三峡工程蓄水后,在大水体保护下,奉节县区域气候更适宜晚熟脐橙果实安全越冬,这是其他多数柑桔产区所不具备的。2007年,重庆市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重庆市果树研究所和重庆市农技总站等单位对重庆柑桔产业发展进行了充分调研与论证,确定了在品种选择上重点支持发展晚熟柑桔,做到不与“两湖(湖南、湖北)抢早、不与赣南争中”,利用自身冬季无冻害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晚熟柑桔,走错季上市的发展道路〔2〕,为奉节脐橙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6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重庆时指示:“要认真做好规划,把库区柑桔产业做成大产业。”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制订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国发 〔2009〕3号文件)也明确了“推进柑桔优势产业带建设,继续实施柑桔种苗补贴政策”的产业支持意见。围绕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柑桔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奉节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八个月脐橙鲜果产业化工程”,将奉节县“打造成亚洲最大晚熟脐橙基地、中国晚熟柑桔第一强县”的宏伟目标,并参与市级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重庆市柑桔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建设规划(2008—2012年)》、《重庆三峡库区柑桔老果园改造及晚熟柑桔发展规划(2009—2012)》、《三峡库区后期扶持柑桔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15)》、《奉节县长江绿化工程规划(2011—2013)》,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柑桔产业发展的意见》和《重庆市柑桔非疫区建设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柑桔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管理规范,柑桔产业发展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良性发展轨道。

规划到2015年,在奉节的“一江五河”(即长江和草堂河、梅溪河、朱衣河、墨溪河、石笋河)22个乡镇185个村,柑桔面积发展到2.33万hm2,年产量达到50万t,年综合产值达到40亿元。其中,早熟脐橙1.13万hm2,中熟脐橙1.13万hm2,晚熟脐橙1.07万 hm2(改造 0.40万 hm2,新发展 0.67万hm2)。品种主要为晚棱、鲍威尔、奉节晚橙、班菲尔、切斯勒特和夔门红翠等。11月成熟的有奉节91脐橙,12月至次年1月成熟的有奉节脐橙,2月成熟的有奉节晚橙,3—4月成熟的有班菲尔、切斯勒特和鲍威尔,4月成熟的有晚棱和夔门红翠(留树贮藏可延迟到6月采收),确保11月至翌年6月的8个月有鲜果供应市场。

二、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体系

随着库区移民开发进入新阶段,奉节县将工作重心由移民搬迁安置向移民安稳致富转移,要尽快在库区产业发展和扩大移民就业上取得重大突破,这给库区柑桔优势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奉节脐橙成为30万果农特别是移民致富的希望,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是成立了奉节脐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委、脐橙中心、财政、交通、移民、国土、水利、交通和扶贫等部门领导任成员,负责奉节脐橙产业的政策制订、资金筹措和组织协调等工作;下设办公室,由脐橙产业中心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脐橙产业的规划、设计、实施、检查、考核等工作;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重庆市果树研究所、重庆市农技总站等单位的专家组成项目咨询组,负责晚熟脐橙品种、栽培以及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二是将脐橙产业发展及管理作为各乡镇政府的主要任务,将柑桔标准化果园建设及管护、质量安全监管、疫病防控、柑桔销售等纳入政绩综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三是成立了县委办、县府办、人大办、政协办、组织和监察等部门牵头的6个督查组,按月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奖惩兑现,与职务升降、职称评聘、年终绩效工资发放挂钩。四是将脐橙产业发展作为相关部门的重要考核内容,县农委、林业、水利、交通、国土、移民和扶贫等部门承担年度果园建设任务,县工商局负责驰名商标的申报、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的管理以及农资市场、脐橙产品与包装的监管与打假,县商委负责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县宣传部门负责奉节脐橙各种宣传报道,使全县各个部门、各有关单位都必须投入到奉节脐橙品质的提升、质量的监管、产品的销售、知名品牌的打造上来。五是建立健全柑桔技术服务体系。县上成立了脐橙产业局、脐橙研究所、鲍威脐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公司和县良种苗木场等单位,负责脐橙产业的规划、生产、科研、经营、加工和销售等业务的指导工作;乡镇成立了24个脐橙管理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163个主产柑桔村配备了果技员,工资由县财政补助。多种措施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奉节脐橙产业的发展。

三、统筹项目资金,推进标准化建园

加强各种涉农项目资金的捆绑使用,将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移民后扶资金、农田水利资金、交通村村通工程、扶贫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现代农业柑桔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和林业森林工程资金等打捆建设标准化果园,实行“山、水、田、林、路”等综合配套,严格按照《重庆市标准柑桔果园建设规范》、《重庆市标准柑桔园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狠抓标准化果园建设和管理,总结出了“十二个一”的标准园建设和管理技术规范,即“技术规程一本书、生产档案一套账、园区通畅一条路、肥水保果一口池、果实增甜一包肥、免耕栽培一园草、预防冻害一排树、预冷预贮一间房、理化诱杀一张板、无疫病栽植一个罐、以螨治螨一袋虫、绿色防控一盏灯”,以及采取“猪—沼—果”生态管护模式。新定植果园全部使用重庆市定点育苗企业生产的无病毒容器苗,保证了柑桔品种纯正,定植后无缓苗期,缩短了脐橙幼树抚育期。在重点移民乡镇开展的脐橙果园提质增效工作成效显著,如安坪、永乐、白帝、朱衣和风景区管委会等5个乡(镇、管委会)30个村(移民村)853.33 hm2脐橙园,每株增施有机肥25 kg,全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462盏,挂黄色黏虫板16万张,释放捕食螨近10万袋,并对原有的果园道路、水池配套,优质果率提高到85%以上,增加了移民收入。近几年国家投入2亿多元扶持奉节脐橙产业发展,并带动社会资金1.3亿元投入柑桔果园建设以及建设商品化处理厂、包装厂、冷库、批发市场等硬件设施,先后建成康乐、大树镇2个万亩(666.67 hm2)晚熟脐橙示范片,公平、安坪、朱衣、永乐、白帝和风景区管委会等10个千亩(66.67 hm2)以上的晚熟脐橙示范片,成为奉节县城乡统筹发展、移民安稳致富、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的新亮点。

四、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在原有脐橙研究所的基础上,2005年奉节县成立了“2212”科技攻关小组,2007年12月成立了国家现代农业柑桔产业技术体系三峡库区甜橙综合试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重庆市农技总站、重庆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以及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多次到奉节县指导晚熟脐橙生产、科研与销售等。2005年,重庆恒河有限公司从澳大利亚引入鲍威尔、班菲尔和切斯勒特等晚熟脐橙品种,与当地选育的奉节晚橙作对照,在不同海拔、不同砧木上多点试验,通过连续5年的观察,其晚熟性、丰产性、优质性和适应性得到了印证,在奉节试种成功,2009年4月通过了初审,并即将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奉节红翠脐橙专业合作社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联合选育出夔门红翠(又名红翠2号)晚熟脐橙新品种,其晚熟性能优良,2010年6月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2009年,奉节县从湖北秭归引入晚棱脐橙 (大果型)在永乐镇高接换种,2年后平均株产44.0 kg,最高株产77.5 kg。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三峡库区甜橙综合试验站成立以来,奉节县在晚熟脐橙品种比较、优质丰产栽培、防冬季落果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成功经验,并已大面积推广运用。奉节县脐橙研究所、西南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选育的“奉节晚橙”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康乐镇铁佛、大树镇梅子6年生晚熟脐橙示范园,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 000 kg以上,平均销售价格达10元/kg,每667 m2产值达2万元,扣除生产成本,每667 m2纯收入可达1.6万元,是中熟脐橙品种收入的3倍以上,效益十分显著。

五、完善生产模式,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

为了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奉节县在柑桔生产体制和机制上进行了创新。在保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入社自愿、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走专业合作社发展道路,实行“统一技术、统一购买农资、统一喷药、统一销售、分户管理、分户核算”,逐步推广以土地入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果园由重庆恒河果业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负责提供优质苗木,脐橙专业合作社实施果园建设,龙头企业按不低于保护价的价格签订果实回收合同,有效解决了农民种植技术缺乏、卖果难等问题。目前,全县晚熟脐橙主产区成立了以铁佛、华源、昭园和派源等为代表的脐橙专业合作社55家,入社会员8 000多人,采取“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 +农户”等组织模式,在推动晚熟脐橙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销售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六、建设冷链设施,实现产品周年供应

晚熟脐橙果实成熟期为翌年3—5月,果实采摘时日平均温度在20℃以上,果实在常温下贮藏易失水腐烂,如何延长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各级领导、专家学者都十分重视这一点,不断加强晚熟柑桔冷藏技术的研究,加大冷藏库及配套设施的投入。奉节县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在草堂工业园区新建渝东北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与物流配送中心,分两期建设10万t的冷藏库,配备冷藏车20辆。截至2011年底,全县已建成重庆恒河朱衣果品冷藏库、奉节蜀东门脐橙专业合作社果品冷藏库、奉节荷特农业有限公司果品冷藏库、奉节铁佛脐橙专业合作社果品冷藏库等4座冷藏库,年贮藏能力达4 000 t,可延长果品上市期2个月左右,初步缓解了晚熟脐橙冷藏冷链运输等问题,基本实现了奉节脐橙的周年供应。

七、统一品牌销售,积极拓展营销市场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不仅要产量高、质量好,更要卖得好,只有最终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才能将产品变成商品,达到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时代早已不存在了。近年来奉节县在打造奉节脐橙品牌、提高奉节脐橙知名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多次选送奉节脐橙参加全国性评比活动,积极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利用多种新闻媒体加强奉节脐橙的宣传,不断提高奉节脐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985年和1989年,奉节脐橙参加全国鉴评获农业部优质水果证书、金牛奖杯;1995年,配套品种(奉节朋娜、奉节纳维林娜、奉节纽荷尔脐橙)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牌。2006年以来,奉节县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三峡·奉节脐橙文化节”,在北京、沈阳、成都、西安和重庆等大城市建立了奉节脐橙直销窗口,鼓励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开展电子商务,进驻阿里巴巴网站,上中央电视台第二、第七频道,产品进入中国联交所。在重庆柑桔“五月鲜”品牌的基础上,集中打造“奉节脐橙”地方知名品牌”,“奉节脐橙“驰名商标正在申报之中。2009年5月,奉节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橙都”、“中国柑桔产业二十强县”称号。二是加强产品认证。2006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奉节脐橙”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2007年,奉节全县整体通过了重庆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2008年,奉节县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授予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2009年,全县有10个脐橙果园和包装厂通过了重庆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出口果园注册登记备案。三是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包装,提高产品质量。全县先后建成恒河果业、苏氏、王氏、荷特、京奉和蜀东门等果品打蜡厂11家,引进果实商品化处理生产线11条,每小时处理能力达到50 t,特别是2005年重庆恒河果业有限公司、2011年蜀东门脐橙专业合作社从国外引进2条高档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后,每小时处理能力达到15 t,大幅提高了奉节脐橙商品化处理能力。目前,全县脐橙果实商品化年处理量达到2.5万t左右,占总产量的15%左右。建成了奉节县卓兴纸箱包装厂,统一外观设计,统一质量要求,统一证明商标管理,使奉节脐橙不断提档升级,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八、制订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按相关文件要求,重庆市级财政对各区(县)有建园任务的部门,对标准化果园建设每667 m2给予1 300~1 600元的补助,对老果园高接换种与改造每667 m2补助600元,对按标准生产的无病毒容器苗给予7元/株的补助。近年长江绿化项目实施,在长江两岸山脊分水岭以内发展晚熟脐橙,定植成活后,市级财政每667 m2补助2 000元。对企业新建柑桔冷藏库,每增加1 000 t库容市级财政补助70万元;另外,对新建大型脐橙冷库、物流批发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等项目,在土地、融资、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对自愿申请参加柑桔保险的经营主体,市财政给予70%的保险费补贴。县农业担保公司为柑桔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并由政府贴息,开展果园“三权”(即宅基地权、承包权、林权)担保贷款,解决了业主新建果园水利、路网配套等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切实减轻了企业压力,降低了从业者的风险。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重庆恒河果业、奉节荷特农业有限公司、红翠脐橙专业合作社、华源脐橙专业合作社、蜀东门脐橙专业合作社和铁佛脐橙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和知名专业合作社相继涌现,在推动奉节脐橙尤其是晚熟脐橙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徐 江.三峡库区柑桔产业发展的几点经验及启示[J].中国南方果树,2010,39(6):83-85

[2]夏祖相.大力发展晚熟柑桔生产 致富重庆三峡库区人民[J].中国果业信息,2009,26(5):23-24

猜你喜欢
奉节县晚熟脐橙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BIM在重庆市奉节县高铁站站前大道设计中的应用
晚熟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晚熟脐橙映峡江
奉节县慈善会 荣获全市慈善工作三个“先进集体”殊荣
奉节脐橙
秭归脐橙进入收获季
安徽·砀山晚熟黄桃价格持续攀升
南昌将建脐橙保鲜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