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刺腰骶部夹脊穴结合TDP照射促进外伤性截瘫康复的临床体会

2012-01-28 14:07丁鲁宋梦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腰骶部华佗夹脊

丁鲁 宋梦玉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门诊针灸科,大庆163316)

深刺腰骶部夹脊穴结合TDP照射促进外伤性截瘫康复的临床体会

丁鲁 宋梦玉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门诊针灸科,大庆163316)

脊髓损伤;针刺;腰骶部夹脊穴

脊髓损伤亦即外伤性截瘫[1],是指由于外伤而致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其症状因脊髓损伤的部位不同而不同。主要表现为:脊髓受损平面以下肢体的运动、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失常,大小便功能失常等。西医治疗多采用激素以减轻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及组织的水肿,但长期连续应用激素易导致机体的不良反应,笔者采用针刺督脉及相应华佗夹脊穴,结合TDP照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

1 治疗方法

1.1 原则及取穴针刺治疗以疏导督脉、调气和血为原则。取穴以督脉及腰骶部华佗夹脊穴为主。

1.2 处方受伤平面上下各超过1~2个椎体的督脉穴;受伤平面上下各超过1个椎体的华佗夹脊穴,阳明经穴排刺,大椎、阳陵泉、悬钟、三阴交、膈俞。上肢瘫者加肩髃、肩井、肩贞、曲池、外关、后溪;下肢瘫者加八髎、环跳、委中、承山、髀关、足三里、太冲;尿便障碍加气海、中极、关元、天枢、支沟。

1.3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首先定穴准确,垂直皮肤缓慢将针刺入,缓慢均匀提插,当突然感到一种空虚的突破感时,患者下肢及会阴部有灼麻样感觉,应停止进针。一般进针深度为1.5~2.5寸。针刺方向以刺到椎间孔处为是,针刺深度以达到硬膜外为止,针感向两侧或相应的肢体放射。针刺到位后,连接电针仪,迟缓性瘫痪以疏波为主,痉挛性瘫痪以密波为主,电波频率为1~5Hz。留针30~40min,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

2 典型病例

任某某,男,35岁。1年前因高空坠落,胸12、腰3~4、腰4~5爆裂性骨折,手术复位。就诊时尿便障碍,双侧下肢肢体瘫痪,病灶以下双侧传导束性感觉障碍,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精神萎靡。针刺以督脉穴、腰骶部夹脊穴为主,并循经选取足三阳经、任脉经穴。运用电针仪,TDP照射,配合功能锻炼。针治近8月余,尿便功能自行控制,左下肢肌力3+级,手扶肢具能短距离行走,情绪障碍得到很大改观,精神状态好,为人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

3 体会

3.1 治疗效果2011年在我针灸门诊就诊的脊髓损伤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方法并配合康复功能锻炼,肢瘫状况明显改善,肌肉萎缩得到有效控制,肌力有所提高,尿便障碍有大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好转,患者表现积极乐观态度,康复信心增加。一年来收治患者近12例,基本治愈9例,好转3例,治疗效果良好。

3.2 注重通调督脉外伤性截瘫是针灸科较为常见的一种脊髓病变,针刺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具有可靠疗效。经临床、实验研究证明,针刺可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显著提高脊髓的血流量,改变损伤部位的循环和组织的新陈代谢,并且能够促进损伤后脊髓诱发电位(SCEP)波幅的恢复[2-4]。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外伤后督脉、肾经、带脉受损。《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下司两便;《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贯脊属肾”,且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带脉“约束诸经”,《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脊髓受损,肾、督、带三脉经气受阻,气血瘀滞,筋骨失养;针刺督脉及华佗夹脊穴治疗脊髓损伤恢复期的患者独具优势,在改善肢体肌力、消除感觉障碍、恢复自主神经功能及解肌痛、关节痛等戒断综合征等方面有良好疗效[5-6]。针刺治疗可使脊髓损伤患者的患肢肌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减缓肌肉挛缩、增加肌容积,减轻患肢疼痛,降低硬瘫患者的肌张力,缓解痉挛,改善尿便功能。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损伤,该治疗方法是传统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的结合,能够缩短康复疗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解除患者病痛,促进康复,重归社会,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推广应用。

[1]彭享娣.督脉电针治疗外伤性截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2,7(1):26.

[2]宫春明,刘亚琴,王利梅,等.论下腰段华佗夹脊穴的针刺深度与疗效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6):35.

[3]陈小凯,吴虹.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0):9-10.

[4]高维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性截瘫42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3,9(5):12.

[5]陈小凯,吴虹.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10):9-10.

[6]王晓燕,李静茁.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临床试验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12):72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8.103

1672-2779(2012)-08-0149-01

:张文娟

2012-02-28)

猜你喜欢
腰骶部华佗夹脊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华佗学医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华佗治病
华佗学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小华佗拜师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