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28例

2012-01-29 02:41王恩乐师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肌筋膜炎腰背

王恩乐 师彬

(1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针灸科,章丘250200;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济南250031)

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28例

王恩乐1师彬2

(1山东省章丘市人民医院针灸科,章丘250200;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济南250031)

目的探讨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督脉隔姜灸法治疗患者28例。结果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结论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痛苦小,效果显著。

督脉;隔姜灸;中药;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肌肉、肌筋膜等结缔组织因炎症而发生的疼痛,并伴肌痉挛、压痛、触及硬结或束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1]。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运用督脉隔姜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28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针灸科门诊,所有病例均符合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1例,女17例;病程最短10d,最长3年;年龄最小21岁,最大58岁。

1.2 诊断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相关标准。有劳损、腰背部外伤后治疗不当或外感风寒等病史;腰背部酸困,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腰背部有固定压痛点,且压痛较为广泛;腰背部肌肉僵硬,沿骶棘肌行走方向可触及条索状改变,腰背部活动多正常;X线片检查多无阳性发现。

1.3 治疗方法准备工作:①督灸粉:丁香、肉桂、黄芪、细辛、冰片等按适当比例粉碎成细末,装瓶备用。②2~3斤生姜用豆浆机粉碎成泥状,并挤出适量姜汁。

操作方法:①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上肢自然放置于身体两侧,额头和胸部垫合适枕头,使颈、胸、腰椎棘突在一条直线上,沿督脉循行路线从大椎穴到腰俞穴涂抹适量姜汁;②将适量督灸粉沿督脉涂撒均匀,使之成线状;③将桑皮纸裁成宽约8cm的长条铺于背部督脉上,接着把粉碎好的生姜泥放于桑皮纸上,铺成宽约5cm,厚约3cm的长条状;④生姜泥上放梭形艾柱,在大椎穴、中枢穴、腰俞穴点火施灸,任其自燃自灭,连续灸三壮移去生姜泥,用温热毛巾擦拭干净,局部温热潮红为宜。3d灸1次,6次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痊愈:腰背部疼痛完全消失,未扪及压痛点或条索状结节,随访无复发。显效:疼痛基本消失,但劳累或受凉后腰背部可扪及压痛点,或有肌紧张。有效:疼痛减轻,肌肉僵硬缓解,但可扪及结节、压痛等反应点。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时间最短4次,最长3个疗程。

2 讨论

腰背肌筋膜炎是由于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等原因导致,损伤性炎症反应是其病理基础,最终导致局部软组织发生粘连及无菌性炎症。炎症产生的化学物质刺激病变部位,引起局部小血管痉挛、筋膜组织缺氧、纤维组织增生、肌筋挛缩,对穿过该组织的毛细血管及神经束产生卡压,形成以腰背部钝痛、酸痛或胀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其疼痛程度轻重不等,少数疼痛严重者难以忍受,其疼痛往往昼轻夜重,严重者影响睡眠,甚至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病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此病属中医学“痹证”、“筋痹”范畴,发病原因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又因劳累、外伤或感受风寒之邪,使气血闭阻,瘀滞不畅,筋脉失养,以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日久则筋聚挛缩,僵硬成结,缠绵不愈。所以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气血不畅,阴阳失调是本病的主要内因。督脉行于身后,为“阳脉之海”,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联系,而“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俞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3]。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而且也能发生“大人癫疾、小儿惊痫”。督脉隔姜灸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提高机体的正气,促进气血的运行,调节脏腑的功能,所谓“通则不痛”;另外药物的渗透,也可以起到温阳、祛寒止痛的作用。最后叮嘱病人要避风寒,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加快疾病的回复。

本疗法集经络、药物、温热、艾灸于一体,病人痛苦小,易于操作,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1]邵宣,许竞斌.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0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00.

[3]李鼎等.经络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78.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5.031

1672-2779(2012)-05-0042-01

:韩世辉

2012-01-11)

猜你喜欢
肌筋膜炎腰背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腰背酸痛抖小腹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针刺联合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效果分析
嗜酸性脂膜炎1例与相关文献浅析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中药烫疗联合冲和软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