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急诊院前急救的应急护理管理

2012-01-29 17:23张秀丽
中外医疗 2012年1期
关键词:病患救助物品

张秀丽

(东莞市企石镇企石医院 广东东莞 523500)

院前急救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后续医疗行为的开展,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首要环节,为整体的医疗活动打下基础。而由于急诊院前急救所面临的复杂性,因此要求参与到院前急救的相关医生和护理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面对复杂问题时的临时处置能力,对于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1 院前急救的特点

1.1 急救环境简陋

院前急救环境较为简陋,不仅不具备相对完善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施,而且在卫生条件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客观上不利于院前急救的开展,稍有不慎就容易对后期医疗活动的开展造成影响,甚至酿成医疗事故。

1.2 素质要求较高

院前急救性质属于医疗活动开展的首要步骤。而院前急救所面临的急救病患可能患有不同类型的疾病,在客观上打破了医学分科的严格界限。所以,参与到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需要具有更为全面综合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现场救治的应变处理能力。

1.3 诊治过程复杂

急救病人的复杂性,致病原因的多样性,现场情况的不确定性,给院前急救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加之院前急救过程需要接受现场群众的监督,而这部分人员的情绪又常处于不冷静状态,因此也给参与急救的医护人员的抗压性提出了要求,他们需要排除干扰,以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2 院前急救的应急护理管理过程

针对之前对于院前急救的细致研究,并结合多年从事急诊院前急救的实际工作经验,笔者总结出了院前急救的应急护理管理过程,现详述如下。

2.1 人员选择

如前所述,院前急救所具备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于参与救助的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选择直接关系院前急救的成败。而对于医护人员的选择主要依靠下列情绪控制能力、医疗基础理论、现场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进行甄别。

2.2 地点识别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开展,城市的交通环境随之日益恶化,农村的交通环境也没有得到很大地改善。为此,在出诊之前就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情况在最短时间内设置能够最快抵达急救地点的路径,而现在“120”急救中心可用高科技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建立全面而直观的电脑桌面地图信息系统,当接到“120”呼救电话后,即可在连接的复杂而深层次的可视化地理分析系统标出呼救地点,并协助急救车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现场。

2.3 现场救助

在抵达救助地点后就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开展救助,在救助的过程中除了对于现场情况的判断和控制以外,还需要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注意以下两个细节:(1)急救物品的管理:院前急救环境较为简陋,因此对于急救物品的管理应该更为注意。救护车上的所有物品实行“五固定”制度(定数量、定地点、定人保管、定时查对、定期消毒),各类仪器要保证性能良好,并贴上醒目的标签及操作指引。另外,急救物品一律不许外借,值班护士要班班交接并作记录,用后归还原处,清洁并补充所用物品,做好终末消毒,防止因为医疗器械带来的不必要感染。(2)防止病人感染:院前急救患者常使用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等干涉性操作,而这种操作比较容易破坏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使得细菌更易侵袭人体,导致感染。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救护车、急救物品的消毒工作,尽快对创口进行处理,缩短创口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时间,并用适当的液体进行冲洗,周围皮肤用酒精纱布消毒,用无菌敷料包扎。而污染严重的话就需要提前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3)妥善处置病患:针对院前急救多发伤、多发骨折的情况,不追求快速转送,注意不能忽视对骨折端的制动、固定,骨折端的制动、固定有利于减少创伤疼痛,避免骨折端不稳对血管、神经的继发损伤;(4)注意心理干预:院前急救病人常常是因为短时间内遭受意外,或者突发急症,因此容易产生心理不适,如果不及时调整容易造成心理障碍,进而导致调节功能紊乱或者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在院前急救的同时需要适时展开心理抚慰,本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与病人进行沟通,排除病人不安的心理状态。

2.4 病患交接

在现场处理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将病患载入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而近年来出现的很多医疗纠纷就是因为在交接过程中的疏忽大意所造成的。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非常重视病患交接的过程,包括口头交接和转交所有病历资料,交接双方还要在病历或相关记录上签名,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交接完毕后,参与院前急救的医疗工作者需要规范填写病历等相关记录,并妥善保管,以便今后的后续治疗活动。

3 结语

院前急救作为急救过程的首要步骤,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院前急救所具备的不确定性也为现场救助增加了困难,因此院前急救的应急护理管理非常重要。保证救助过程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效地进行,为病患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成为每一个医护人员的责任。因此,在救助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作业流程并严格填写各项档案资料以方便后续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

[1]扬丽.急救护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郭明贤.急救护理与临床监护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病患救助物品
称物品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水下救助抢险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水下救助抢险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