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疗法对女性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2012-02-27 02:29陈永静耿在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14期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疗法

陈永静,耿在香

(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扬州,225000)

阅读疗法也叫图书疗法,是由美国人塞缪·克罗塞尔于1916年首次提出的[1]。1969年美国出版的《图书情报学百科全书》给阅读疗法的定义是:在疾病治疗中利用图书和相关资料,它是与阅读有关的选择性活动,这种阅读作为一种治疗方式,由医生指导,有引导、有目的、有控制地治疗情感和其他方面的问题[2]。阅读疗法被西方的医学界和图书馆界用作治疗精神病的工具已经近百年的历史了,它和心理治疗、音乐治疗和工娱治疗一样,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并被使用于精神科临床工作。为进一步探讨阅读疗法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作者进行了相关对照研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于本院的女性精神病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①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②年龄18~60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③入选时病情较稳定,1月内无急性、严重并发症;④无智能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入组标准;②不合作,不能进行各种量表测定者。

1.2 方法

评定工具:评定工具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NOSIE)量表[2],测评工作由经过心理咨询专业训练的护士进行,于治疗前、治疗后3周和治疗后6周各评定1次。

方法:①研究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阅读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不作要求。②建立患者阅览室,选择图书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阅读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卫生保健、医药科普、心理学、法律、小说等读物以及患者容易接受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较强的书刊、报纸,如《心理卫生》、《校园心理学》、《心理医生》、《心理与健康》、《智慧与幽默》、《健康报》、《读者》、《心态决定成败》、《人性的弱点》、《名人传记》丛书、《瓦尔登湖》、《少年维特之烦恼》、《精神患者的家庭护理》等供患者阅读,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提供不同的书刊。③分组。将研究组分成3组,每组10例,3个小组每天分组阅读提供的各类图书,每周5 d,计6周。阅读疗法时间设定每天60 min,每组每天按“30 min+10 min+20 min”安排,即要求患者前30 min安心阅读,中途10 min休息,后20 min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针对一些具体情况,向患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协助,如当遇到无法通过患者间交流而顺利解决的专业问题时,工作人员会给予适当的解释和指导;对于一些有阅读需求而没有相关材料提供的患者,工作人员会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手段搜索查询相应资料,以满足患者的阅读需求。④读后活动。鼓励患者写读书笔记,读后体会深刻真实者予以一定的表扬奖励。工作人员主要是监督实验和维持秩序,患者提出问题时一般不予指导而是鼓励互相讨论、交流以解决问题。每次循环结束后,由1名心理医生、两名三级心理咨询师护士参与,选择一些争议较大、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开展集中讨论、心理游戏、角色扮演,使患者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新的体会。

1.3 评价方法与指标

采用NOSIE[3],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在入组前、入组后3周、入组后6周分别进行测评。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研究。

2 结 果

见表1。表1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入组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周后和6周后,研究组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或 P<0.01),而总消极因素、激惹、迟缓、抑郁因子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 P<0. 01)。说明阅读治疗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阅读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NOSIE评分比较(±s)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阅读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NOSIE评分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3P<0.05,33P<0.01

治疗前 治疗后3周 治疗后6周项目 研究组 对照组 研究组 对照组 研究组 对照组社会能力 16.44±5.17 17.53±5.42 23.47±6.723 19.43±6.42 26.73±6.673 22.54±7.21社会兴趣 15.51±5.41 16.47±5.73 22.73±7.423 17.45±6.69 27.54±7.5833 21.42±8.05个人整洁 16.42±5.13 17.12±4.87 24.59±8.123 20.43±7.08 28.42±8.4533 22.57±6.89激惹 14.07±7.91 14.75±7.79 10.47±6.513 13.54±5.18 7.67±4.133 10.48±5.89精神病表现 8.25±4.13 7.79±3.15 6.73±4.23 7.75±4.10 5.02±3.53 6.12±4.59迟缓 6.15±3.53 7.05±4.07 3.54±3.123 5.48±3.44 2.43±2.153 4.05±3.17抑郁 4.19±2.45 4.28±2.35 2.05±2.1233 3.54±2.14 1.87±1.453 2.78±1.87总消极因素 36.15±15.86 35.23±16.37 26.48±10.333 32.15±10.54 19.15±13.663 27.15±12.76总积极因素 53.73±14.45 52.15±13.16 65.34±16.433 56.45±14.76 66.15±13.463 59.18±16.46病情总估计 126.13±17.25 123.15±20.56 138.40±14.2433 126.15±15.96 156.15±15.8633 136.15±17.86

3 讨 论

阅读疗法既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又可以治疗疾病。作为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自古便有“读檄愈头风,诵诗已疟疾”之说,西汉学者更是提出“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治愚”。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常伴有社会功能缺陷,且长期住院,患者兴趣减少,孤僻离群,个人修饰及一般生活标准退化。阅读疗法作为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在精神科病房进行推广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阅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4]。在国内阅读疗法开始用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辅助治疗[5-7]。本研究要求实施治疗时,首先根据医生、护士的观察和患者自述,确定引起精神障碍或行为偏差的原因,然后按照“在适当的时间,给适当的读者,提供适当的图书”的原则,开列所需阅读的图书,嘱患者依一定要求阅读。在阅读后布置一定作业,如写读书笔记,或针对某一问题集中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患者通过系统阅读疗法和有计划的指导,满足了患者对疾病和相关治疗知识的需求,加强对外界的了解和人际沟通,使其住院生活得到充实,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提高了疗效。本研究中,研究组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总消极因素、激惹、迟缓、抑郁因子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与陈飞等的研究结果一致[8]。同时,阅读治疗也增加了医院的文化气息,在本研究进行过程中,许多新入院的患者非常期待下一轮研究的到来。

本研究中要求工作人员不参与患者的讨论,初衷是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客观性,但这种设计似乎是有缺陷的,许多患者要求工作人员回答他们在阅读(尤其是专业知识类读物)时遇到的问题,如果能够回答他们的问题并参与他们的讨论,医护人员可能会显得更为和蔼可亲和更有耐性,患者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对自我的认知,可能产生更好的效果[9]。

[1] 沈固朝.西方对图书馆治疗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6:276.

[2] 王 波.阅读疗法概念辨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5,1: 98.

[3] 张明园.精神病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4.

[4] 郭汉萍,郭胜华.阅读疗法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842.

[5] 丁佑萍,彭 蓉.阅读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的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07,6(4):25.

[6] 陈 飞,马世民.阅读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9,18(10):901.

[7] 王松波,范文田,藏瑞英,等.阅读疗法在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 839.

[8] 陈 飞,赵后锋.阅读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1):41.

[9] 陈 飞,马世民,杨永杰,等.阅读疗法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9:808.

猜你喜欢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疗法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