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2-03-02 08:36王丽娜王金立
中外医疗 2012年15期
关键词:家族史脑血管病饮酒

王丽娜 王金立

首钢矿山医院,河北迁安 064404

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丽娜 王金立

首钢矿山医院,河北迁安 064404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8年4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5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其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因素进行分析对照。结果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饮酒、脑血管病家族史等是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吸烟、饮酒、脑血管病家族史为主要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吸烟、饮酒、脑血管病家族史为中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各种危险因素,有效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

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第一位致残和致死病因,我国现有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青年缺血性卒中所占比率有所上升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长。为及早发现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现就我院中青年脑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诊为脑梗死患者,选择年龄≤45岁以下者定义为中青年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29~45岁,平均(38±6)岁。对照组5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27~45岁平均年龄(36±8)岁。入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标准[1],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入院时详细询问病史并记录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有无吸烟史、心脏病史、饮酒史及家族史等。排除标准:①有脑出血及其他颅内占位性疾病者及陈旧脑梗死者;②有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严重的肝肾功能不良、合并风湿免疫性疾病者。

1.2 危险因素的定义

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高脂血症:胆固醇≥5.70mmol/L和(或)高油三脂≥1.70mmol/L。吸烟史:≥10支/d,持续半年以上。饮酒≥210 g/周,持续半年以上。所选对象均行血生化检查、心电图、血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颅外血管的检测。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对危险因素比较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饮酒、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是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吸烟、饮酒及脑血管病家族史是中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危险因素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有低龄化趋势。文献报道,中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口服避孕药、饮酒。而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因[2]。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饮酒、脑血管病家族史。

3.1 高血压

国内外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样是中青年脑梗死的最重的要危险因素。相关文献指出血压与脑卒中发病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基线收缩压每增加10mmHg(l mmHg=0.133 Kpa),脑卒中发病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长期的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病率呈正相关,这种相关是一种直接的、持续的,并且是独立的[3]。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多有家族遗传史,发病年龄早,对疾病认识度不够,造成对血压控制不理想且波动较大,或不能系统控制血压。长期高血压引起小动脉透明变性、微梗死或微动脉瘤形成,卒中相对风险约为正常的4倍,经系统抗高血压治疗使卒中发生率减少38%,致死性卒中减少40%[4]。由此可见,对中青年高血压者加强对高血压的认识并积极持续降压治疗对预防脑梗死意义重大。

3.2 吸烟

吸烟已是一个公认的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可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约两倍。研究表明烟雾中的CO与尼古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大量CO进入血液引起血管壁缺氧导致血管内膜增生变性狭窄,加速动脉硬化,使血液粘滞度、血细胞比容增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可使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以上因素均为脑梗死的病因。由此可见加强戒烟教育可有效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发病。

3.3 饮酒

饮酒者特别是大量饮酒或酗酒者脑卒中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4~5倍[4]。大量饮酒使红细胞体积和黏度增加,使血流速度缓慢从而促使血栓形成。酒精还可以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弹性;还能刺激肝脏,促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合成,从而导致动脉硬化。另推测酒精中毒可能在某些易感者的血栓素和前列腺素聚集间产生一种不平衡,从而激发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5]。以上因素均可促进脑梗死的发生。近期调查结果表明,嗜酒和偶尔酗酒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相当。故中青年人应限制饮酒,避免酗酒。

3.4 血管病家族史

本研究发现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脑梗死比例明显增高,提示中风家族史与中青年脑梗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6]。国外相关研究发现,尤其是年轻女性缺血性卒中与其卒中家族史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中16例(27.6%)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有脑血管病家族史,但与性别无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脑血管病家族史也应视为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多项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脑梗死密切相关,但在本研究中未见明显差异与其所选对象有关。

综上所述,导致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既复杂又多样,由于条件的限制,本文对许多可能的危险因素未能一一加予研究分析,且考虑纳入样本量较小,因此结果可能有些偏倚。但是针对中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可干预性相对较大,对加强其危险因素的认知度,早期干预,对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患病率有重大意义。对于我矿区工人体检发现危险因素者给予宣传教育、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 34:2571-2571.

[2]丁建平,宿英英.青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5(5):202-207.

[3]RAZZAQ A A,KHAN B A,BAIG SM.Ischemic stroke in34 young adalts of soufh Asia[J].JPak Med Assoc,2002,52(9):417-422.

[4]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22-723.

[5]Adams HP Jr,Bendixen BH,Kappelle LJ,et al.Classif icat ion ofsubt ype of acut e ischemic st roke.Def initions f or use in a multicent erclinical t rial.TOAST.Trail of Org 10172 in Acut e StrokeTreament[J]. St roke,1993,24:35-41.

[6]周麦菊,张健莉.158例青年人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273-274.

R743.3

A

1674-0742(2012)05(c)-0070-02

2012-04-20)

猜你喜欢
家族史脑血管病饮酒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与猫狗共饮酒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中心突出,边缘失语:温州家族史研究综述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