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评价

2012-03-21 06:57广东省深圳市平冈中学518116
地理教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北半球纬度半球

广东省深圳市平冈中学 (518116) 张 岑

例谈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评价

广东省深圳市平冈中学 (518116) 张 岑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什么是课堂有效性,用北师大吴松年教授的话讲就是删去无效的,剩下的便是有效的。那么到底如何考量一节课有效还是无效,有无评估课堂有效性的定性指标,笔者参考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十讲》中提出的三个评价因子——学生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对本人在“昼夜长短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定性评估。

一 、学习速度

学习速度就是学生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习效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学习效率越高。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这就意味着要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靠延长学习时间来完成。

“昼夜长短变化”一节课中,昼夜长短方法判读耗时8分钟,这个时间段包括了教师讲解、学生训练和对答案。从学习效率来看,这个环节实施是失败的,耗时过长。原因:①它是整节课的铺垫,不是学习重点和难点;②学生课后反映昼夜长短的判读一看就会,用不着反复纠缠;③由于对该知识点的练习安排过多,学生做题和对答案耗时过长。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的教学安排如下:

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写出春分日、秋分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北半球:昼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冬至日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北半球:昼__夜__,纬度越高昼越__ 夜越__ ,北极圈出现________ 现象。

南半球:昼__夜__,纬度越高昼越__ 夜越__ ,南极圈出现________ 现象。

(3)写出夏至日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北半球:昼__夜__,纬度越高昼越__ 夜越__ ,北极圈出现________ 现象。

南半球:昼__夜__,纬度越高昼越__ 夜越__ ,南极圈出现________ 现象。

我蹑手蹑脚地逼近目标,大气也不敢出。离它只有一步之遥了,我弯下腰,伸出双手,猛地一扑,以为把鸡抓到手了,我欣喜若狂,可定睛一看,手里却只有几根鸡毛。那只鸡可真是机灵,脚一蹬,翅膀一扑棱就飞了几米远,从我的“魔爪”里逃了出去。我扑了个空,恼羞成怒。而那只鸡却站在远处,“咕咕咕咕咕”地嘲笑我,我穷追不舍,追着鸡在院子里到处跑。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我的脚一不小心踩了个空,摔了个四脚朝天,疼得我直咧嘴。这使我不得不暂时放弃“捉鸡行动”。

(4)赤道全年昼夜____________。

该环节是教学重点,用时15分钟。学生根据昼夜长短的判读方法,自主完成以上四个小题,占用7分钟,对答案3分钟,教师讲解5分钟。评课教师一致认为该环节的缺憾在于教师讲解过多,不同层次的3位学生反馈的答案都是正确的,说明该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教师没必要再细讲。课后笔者也采访了2位学生,他们认为教师重复了自己完全理解的知识,这使得学习的兴趣、学习紧张感、学习动力以及学习状态明显下降,甚至对后半节课内容都失去了兴趣。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的教学安排如下: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纬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另一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纬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地区出现

现象,直射点纬度越高,范围越________________ 。另一半球极点周围地区出现__ 现象,直射点纬度越高,________范围越__ 。

(3)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__ ,夜渐__ ,南半球反之;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__ ,夜渐__ ,南半球反之。

此环节是教学难点,用时14分钟。小组合作读图完成学习任务,用时5分钟,对答案2分钟,教师讲解7分钟。评课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此环节问题依然是讲解过多过细。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对学生确实不懂的地方进行巧妙的疏导,以点击面,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

昼夜长短计算方法的安排如下:

(1)根据昼弧或夜弧经度数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经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24-昼长时数

课堂活动进行到此环节,时间只剩8分钟,学生用4分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普遍反映不明白公式的含义,不知道怎么应用。教师举例讲解完第一个公式,准备讲第二个公式时下课铃响了。此环节用评课教师的一句话描述便是:讲了不该讲的,该讲的没讲。

从学习速度角度评价这节课,单位时间内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至少有12分钟的时间被白白浪费,而这12分钟主要是被教师的课堂无效讲解所占用。

二、学习结果

学习结果就是经过学生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学习之后学生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从不知到知 ,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

本节课设计了一道综合题,用来考量学生学习结果:

(1)该右图所示的半球是____半球。

(2)这一天是__月__日前后。太阳直射坐标为、____。 北半球节气____。昼夜长短状况是。

(3) A地的地方时是__点钟,昼长小时。C地是____点,日出时间为____,夜长____小时。D地是____点钟,昼长达____小时。

检查结果反映,前两道小题全部正确完成,第三小题一半以上学生没有作答,源于昼夜长短计算方法的教学没有完成。

三、学习体验

课堂学习体验是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是生机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冷漠呆滞——进行学习,状态不同,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也指学生学习过程有无兴趣,学完后是否有价值感。学习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够内化学习内容。学生一堂课的学习体验、经历、感悟,获得的不单单是知识,还有一种精神,一种闪现着生命光辉的精神。这种精神将存在于他们的心灵深处,并伴随他们健康地成长。笔者设计了以下表格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行无记名调查。

猜你喜欢
北半球纬度半球
清凉一夏
南北半球天象
大直径半球容器纤维缠绕线型研究
纬度
东西半球磷肥市场出现差异化走势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半球缺纵向排列对半球缺阻流体无阀泵的影响
常用纬度差异极值符号表达式
为什么南北半球的季节不同
七月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