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

2012-03-31 13:03尤菊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桑白皮桔梗外感

尤菊松

(南通市中医院 呼吸科,江苏 南通 226001)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日趋严重,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丰富,肥甘厚腻之品摄入的增多,加之四时天气的变化无常,该冷不冷,该热不热,忽冷忽热,导致临床上慢性咳嗽[1-2]之疾日趋增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人们生活在大气之中,而空气的不断污染,容易损伤人体的正气,尤其是与空气直接相通的肺脏。肺气受损,宣肃失司,则发为咳嗽。饮食膏粱肥腻,容易损伤脾胃之气,脾失健运,酿生痰浊,贮于肺器,肺气上逆而发咳嗽。许多年老体弱者,肾气渐亏,肺气虚弱,加之天气变化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邪入机体,肺气不利,而发为咳嗽,绵延难愈。笔者通过复习古籍,名师指点,结合10年来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认为治风、治痰、治虚是治疗慢性咳嗽的常见思路。

1 治风

咳嗽之病发,总是因肺气失宣或肺失清肃而上逆为咳。肺主气,外合皮毛,卫表不固,外邪袭肺或反复受邪,是引发咳嗽之因。风为六淫之首,“风为百病之长”,慢性咳嗽,多与外感风邪有关。外感风邪,又常随四时之气而定。春多风,夏多热,长夏多湿,秋多燥,冬多寒,故热、湿、燥、寒多与风兼夹致病。“风善行而数变”,慢性咳嗽临证又多见痉挛性剧咳,咽干作痒或者疼痛。痒则咳甚,咳剧则气喘,喉中水鸡声。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与外界直接相通,故外邪袭肺,咽喉首当其冲。所以慢性咳嗽,总是风邪作祟,故治疗慢性咳嗽尤当祛风散邪为先。风寒咳嗽者,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加味,麻黄、杏仁、甘草、防风、前胡、桔梗、紫苑、百部、陈皮等;风热咳嗽者,予疏风泄热,肃肺止咳,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炒牵牛子、薄荷、黄芩、枇杷叶、桑白皮、瓜蒌皮、紫苑、百部、前胡、桔梗等;风燥咳嗽者,予疏风清热、润肺止咳、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川贝母、百部、紫苑、款冬花、前胡、黄精、枇杷叶、苏子等;暑风咳嗽者,予疏风清暑,化湿止咳,泻白散加味:桑白皮、地骨皮、知母、浙贝母、桔梗、青蒿、黄芩、薏苡仁、藿香、前胡、荷叶、杏仁、石膏等。咳嗽,古有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之分,祛风散邪,乃是祛邪之法,使外感侵入机体之邪,通过肺气宣肃功能的恢复,再从卫表皮毛而解。在散寒、清肺、润燥、化湿等的同时,还要充分注重利咽。痒则属风,痛则属热,而利咽之关键,在于疏风。因此,在上述治疗过程的基础上,辨证配伍利咽药物2~3味,如玄参、射干、桔梗、蝉衣、薄荷、藏青果、挂金灯、 豆衣、玉蝴蝶、钩藤、僵蚕、蜂房、全蝎等,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治咳、咳自止。

2 治痰

凡是咳嗽,未有不涉及痰者,慢性咳嗽亦是如此。痰液留滞气道,未有不经咳嗽而排出于外的。既使谓干咳无痰者,亦常觉咽部异物感或胸痞阻塞感,其实亦是痰液作怪,留滞肺系之故。大凡风、寒、暑、湿、燥、热等均可导致咳嗽,产生痰液。其痰液的性状、色泽、数量是完全不同的。痰白稀薄属寒湿,痰黄黏稠属风热,痰色透明量少属热,量多则属寒,痰如丝缕、黏滞难咳则属食滞夹热,临床尚需观其兼证,来综合判断。

治痰之法,无非化痰。黏稠之痰可使之稀化,稀化后痰易咯出,欲稀化应用清法,常用桑白皮、瓜蒌、知母、大贝母、葶苈子、金荞麦、鱼腥草、百部等药物;稀薄之痰,痰多咳嗽频作,宜使之稠化,稠化则痰量减少而咳可缓解,欲稠化当用温法,常用半夏、茯苓、陈皮、紫苑、干姜、细辛、白芥子等药物,临床还常见少量黏稠痰或风沫痰,咯出颇费劲,频频呛咳,治之宜宣肺兼清,勿宜柔润止咳,否则易致胸闷难忍,甚则胸痛,使咳嗽更迁延难解。倘若久咳不愈,引致胸痛者,辨证兼有血瘀者,当加行气活血药,桃仁、当归、郁金、赤芍常不可少。

祛化痰液,乃是攻邪之法。对于老年体弱之慢性咳嗽,治痰之法,重在治本,就是通过治生痰之源,而间接地达到祛痰作用。期间亦需辨证地配伍少量化痰药,其仅能作为辅助而已。

3 治虚

《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咳嗽日久,迁延不愈,则易伤气阴。特别是久咳、顽咳,最易伤正,造成肺脾肾脏的亏虚。在临床上,常见老年体弱者,在咳嗽的同时,伴有汗出较多、倦怠乏力,说话多时则咳甚、气短,稍遇风凉,使咳加剧;年轻患者,为图速效,常用大量抗生素消炎,此类苦寒之品,易致闭门留寇,欲速不达,耗伤正气,使咳更甚。加之工作劳累,压力增大,生活辛苦,调摄不力,均使咳加重。因此见咳止咳,治标不治本,虽非误治,但在某种情况下,也有可能不见其功,反致其害。倘若因脾虚生痰,痰阻气道而咳,则当健脾以化痰;如因火不生土而致脾虚生痰,更应益肾以健脾,如此像抽丝剥茧,追根寻源,才能从根本上进行治疗。

治疗此类患者,不但要治肺,更要治脾肾,不仅要祛邪,更要来扶正。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正气充沛,不致滋生痰湿;肾为后天之本,蒸化水液,肾气强盛,则肾气不能上泛为痰。反之,脾肾亏虚,肺气不利,则咳嗽不愈,所以在临床上,慢性咳嗽者,若兼见神萎乏力,动辄汗出,多说话则咳,苔薄,脉虚等,证属肺脾气虚;如兼见干咳气短、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脉细等,证属肺肾阴虚。验之临床,慢性咳嗽,辨证属于虚证或虚中夹实者,确实肺脾气虚和肺肾阴虚最为多见。肺脾气虚者,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木香、陈皮、半夏等;肺肾阴虚者,方选金水六君煎加减,常用熟地黄、当归、半夏、茯苓、陈皮、沙参、天冬、麦冬、五味子、玄参等。

疾病是千变万化的,故治法亦不是一成不变的。治风、治痰、治虚,三者治法既独立,又联系,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证随病变,法随证变,药随法变。治法在人,临证不可拘泥。

另外,临证时,还必须观察患者的体质、胖瘦、口味、饮食、工作环境等情况,辨证施治,酌情根据“瘦人多火、胖人多痰,”“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痰有甜味,多属脾经痰湿留恋,痰有咸味,多属肾水不摄,津液上泛等经验,作为治疗用药之参考。同时重视生活起居的调摄,忌食寒凉、辛辣食品,避免外感,怡和情志等。

[1]蔡柏蔷.呼吸内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

[2]王辰.呼吸病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63.

猜你喜欢
桑白皮桔梗外感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内外兼修”的桑白皮
桑白皮对肾源性水肿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桔梗及其种植技术
支楠教授治疗外感温热病经验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
UPLC法同时测定桑白皮中8种成分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