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灵 激发自信
——家访手记二则

2012-04-02 09:37武汉市新华下路中学虞红丽
成才 2012年4期
关键词:手记周记家长

■武汉市新华下路中学 虞红丽

沟通心灵 激发自信
——家访手记二则

■武汉市新华下路中学 虞红丽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走入学生家庭,是全面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方法。成功的家访可以使老师和家庭两方的教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手记一:家访,促进心灵的沟通

中学生最容易与家长产生代沟,年龄、立场的不同容易造成子女的倔强逆反,不服管教,从而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家访可以成为弥合代沟的粘合剂。

我在批阅学生的周记时,发现平时不爱说话的冯虎(化名),在周记里向我诉说他的苦恼:因与家长之间无法沟通,特别痛苦,甚至想离家出走。于是我决定到他家去进行一次家访。来到他家还没坐定,他妈妈就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说:“我管不了他,家长的话他根本不听,成绩总是中等,让他放学后少上点网,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他不听,还和我吵闹。给他请家教,他坚决不同意。上初一时给他买的四大名著,他不看,现在初三了,学习那么紧,他却天天迷上了《水浒传》,没办法呀,老师,他就听你的话,拜托你就多说说他吧。”

看着这位望子成才心切的家长,我很快理清了思绪,告诉她冯虎在学校很有礼貌,很守纪律,学习还比较认真,就是平时不爱说话,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活泼、阳光。这次他在周记中说出他的烦恼,我觉得要引起重视。他才不到十五岁,爱玩是天性,家长能否和他一起商量一下,怎样合理分配学习和玩的时间,让他既能玩得高兴,又能主动地学习。男孩子不太喜欢家长经常唠叨指责,能否多给一些鼓励和赞许。孩子有错时,讲究一下谈话的方式,让他更容易接受一点,如果有原则性的错误,就要严厉的指出来,让他知道这样的错误不能有第二次。这时他妈妈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前他很听话,从不和我顶嘴,现在看来他长大了,我要注意和他说话的方式了,之前都没有想到,谢谢老师的提醒。等到冯虎回家后,我又当着他妈妈的面表扬他:能把心里的烦恼告诉老师,就是在主动想办法去解决问题,那你以后也要学着与家长沟通与交流。他妈妈当着我的面对他说:以后妈妈一定注意说话的方式,也希望你以后有什么想法及时地与我沟通。

这次家访后,这名学生逐渐变得能主动与父母交流思想,家长也能心平气和地与其沟通,共同排解成长的烦恼。现在的冯虎变得越来越开朗,学习更积极主动。他妈妈在后来与我的联系中也再次表示感谢,是老师让她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教会了她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爱护孩子的自尊心。

家访把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拉到桌边,心平气和地交流沟通,而老师在场使这种气氛变得融洽,有效的弥合了代沟带来的沟通障碍,提升了教育效果,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手记二:家访,提升学生的自信

家访走进的是学生的家,关注的是家庭教育,目的是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补,老师在家访中要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多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给予适度的建设性的肯定,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客观地指出他的不足,一同找原因,想对策提升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动力,促进学生成长。

我班开学初转来一个叫彭小莉(化名)的学生。你问她什么问题,她都不说一个字,只用摇头和点头来回答,早上总是迟到,作业总是不交,老师安排的什么事情她都会能拖就拖,批评她她也是毫无表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带着疑问我来到她家。一提起她,她妈妈就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恼怒,甚至有点偏激。孩子在旁边低着头,任凭家长劈头盖脸的轮番轰炸,她始终不语,她的妈妈并不知道自己有意无意间的话语早已伤害了孩子。例如“磨蹭、懒、无药可救”等,那些话太刺耳了呀,可这孩子怎么一句也不反驳呢?我想大概是孩子都已经习以为常的原因吧,我不得不打断她妈妈的数落,当着他们一家人的面说:听说彭小莉以前成绩很好,人也乖巧,看到老师总是友好而礼貌的给一个笑脸。我就特别喜欢这样的女孩子,又聪明又可爱。这时她脸上有了一丝笑容并点了点头。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就是找到彭小莉没有上学的热情、没有学习兴趣原因,找出对策,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振奋精神,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第二,一个过错只批评一次,引起孩子的注意,督促孩子改正,尽量不要对孩子同一错误的反复唠叨。第三,你要多鼓励孩子与人交流,采用民主的方式、朋友式的劝喻给她信心。“好话人人爱听”,孩子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向上的勇气和信心。这次家访令这个学生脸上终于有了笑容,于是我趁热打铁给这个学生提出了近期的行为目标和学习目标。家访结束,我和她妈妈不但在教育语言上积极配合,在功课辅导上也更尽心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她真的进步了。教过她的老师都对她的进步感到吃惊,特别是看到她的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及回答问题时的自信和从容就更加的吃惊。

唤回一个孩子的自信不是一次家访可以达成的,但是这次家访,唤回了这个女孩的自信。我坚信,这份自信会随着孩子学习的进步而越来越足,脸上灿烂的笑容也会让她更加的可爱、阳光。

家访,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可以串联起学生、老师、家长的思想情感,有利于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使教育更有针对性;让家长清晰了解子女,用更加适合有效的方法教育子女,让子女也能真正地理解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手记周记家长
主题式周记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的航天员手记
我心中的好家长
编辑手记(四则)
写进梦里的周记
阅卷手记——一次函数
八月手记
帮忙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