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2-04-07 01:06刘茹花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幸福观幸福感理论课

刘茹花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进行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结果显示,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是拉萨市,而不是经济发达的北上广。复旦大学哲学系张汝伦教授说:“幸福是人最难拥有,也最希望拥有的财富。世上任何财富都是手段,唯独幸福这种财富,是我们生命的目的。”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奚恺元也说:“更多的财富不一定带来更多的幸福”。可见,财富的增长不一定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感的提升。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幸福感淡化、幸福观不正确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一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课程,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培养学生认知幸福、体验幸福进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一 培养大学生幸福感的研究意义

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所谓大学生的幸福感指的就是上述心理学上所定义的幸福感,它实质上是大学生对自己美好生活的评价与体验,是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肯定。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提供动力。随着全球化思潮影响,高校大学生追求个性、创新与活力,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注重灌输,忽视了大学生主体地位与实际需要,也就忽视了他们内心的幸福状况。另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幸福感也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生活化。幸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生活化才更能贴近大学生实际,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

其次,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为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幸福观念,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就是培养大学生在关注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内在精神的幸福与和谐。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高校的稳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发挥大学生特有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整个社会形成正确的幸福观,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最后,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幸福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化,但由于就业等竞争问题的出现,引起大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严重,给他们造成了心理上的困惑与冲突,导致幸福感的降低。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对幸福感的培养,要求高校教师队伍应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幸福感的有关课程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 影响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探究影响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相关因素,提出科学的教育途径,对于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提升幸福感水平,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影响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外在因素

1.家庭经济状况

据调查,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幸福感较高。在人最基本的需要无法满足的情况下,经济因素对幸福指数的影响还是很重要的。今年9月15日我们对海南大学八千多名新生进行了心理调查,调查发现,来自于城市的大学生,其家庭环境好,物质生活有保障,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多,见识也广,他们的适应能力也较强,这些外在的客观因素给他们心理上带来了优越感,自信心也增强,随之他们所感受的生活满意度也较高。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们在与其他同学同等水平的情况下,还要担心经济情况。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差距会给这些学生带来自卑感,而且他们所表现的社会适应性要弱,这样他们在面对校园环境与原来的生活环境的较大差别时出现自我调节与适应的压力,从而他们也体验更多的消极情绪,幸福感也随之下降。

2.学校环境

这里我们所说的学校环境主要是指学生生活的宿舍环境及其关系。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幸福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高考的扩招,高校的资源有限,高校的自习室、教室、图书馆供不应求,宿舍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寝室”,而成为学生成长、读书、交流思想与倾诉情感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对宿舍有着强烈的归属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增多,新一代大学生个性表现都很强,宿舍矛盾在高校已经是屡见不鲜的问题了,宿舍关系的不融洽直接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而生活在这样氛围之下的宿舍成员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的直接影响身心健康,进而产生这部分学生对生活满意度下降,对幸福感受度降低。

3.性别差异

本次对海南大学大一新生对生活满意度的测试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总体积极情感要较多于男大学生,在生活满意状况比例上女大学生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一般说来,女生的感情比较细腻,她们对幸福的体验更明显。性别差异作为影响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也表现在男女社会角色分工的不同。男生在社会中所承受的社会责任要多于女生,社会期望角色较高,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又与社会要求间存在着明显差距,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给他们带来诸多心理压力,而且男生“好面子”,遇到问题不善于倾诉与寻求帮助,造成他们内心负面情绪堆积,因而对生活满意度下降,幸福感降低。而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社会期望角色要低于男生,她们在工作与生活中可以更多更主动的寻求帮助与理解,化解压力,缓解消极情绪,体验到更多积极情感。

(二)影响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内在因素

1.内外向型性格的差异

据调查显示,具有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幸福感要高于内向型性格学生。采用人格因素来预测幸福感是最稳定而有效的影响因素之一。外向型性格的大学生一般会将自身的情感表露在外,他们善于交际,在人际交往中会获得更多正面信息;同时,外向型性格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这样就得到对自己积极体验的现实支持,因而他们对生活满意情况较高,具有较高幸福感。而内向型性格大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有可能神经系统不稳定、过于敏感,容易表现出适应性障碍,从而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体验;同时,内向性格的学生一般不善于将不良情绪或压力通过适当方式宣泄,这样就造成累计负面情绪的积累,从而降低对幸福感受。

2.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水平与幸福感存在着必然联系,拥有健康的心理是感受幸福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拥有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将直接影响其对幸福的体验,心理越健康,对幸福感应越强,由于学校、家庭、社会都赋予高校大学生越来越高的期望,就业等竞争问题越来越激烈,高校的大学生在身体和精神方面负荷过重,极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对生活满意度也越来越低,日积月累,很多大学生出现了身体、心理健康问题,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认知幸福、体验幸福能力。

此外,影响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内在因素还包括人格、需要、成就动机以及情商的高低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要善于把握住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观客观因素,教育学生正确分析自我、接纳自我、提高体会幸福的能力。

三 培养当代高校大学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我国处于加速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首当其冲影响着高校大学生,他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他们渴望幸福,却对幸福感到迷惘,所以探索有效的途径来培养高校大学生幸福感显得极为重要。

(一)将幸福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相结合

幸福教育是基于“以人为本”理念而提出来的,其注重大学生对幸福感知、体验幸福的能力和追求幸福能力的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可以说两者目标是一致的,都可以作为提高大学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担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师队伍,要善于运用幸福教育题材,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及时纠正大学生错误的幸福观念,如“享乐主义幸福观”、“个人主义幸福观”等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幸福教育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树立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的基础,教导我们如何理性的看待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快乐幸福与磨难痛苦的问题。所以说,幸福教育就好比调味剂,它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变得有滋有味。我们有理由相信,处处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一定能赢得学生的欢迎。

(二)开展幸福教育与感动教育相结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不缺少感受幸福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而是缺少感受幸福的能力。这些物质条件对他们来说唾手可得,所以他们不懂得感受和珍惜。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可以将幸福教育与感人教育相结合,感动是真正触及灵魂内心的东西,人都有感性的一面,更何况是高校大学生,课堂上适当的感动教育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蕴含着丰富的幸福教育与感人教育的题材,教师应善于发掘、整理和提炼。每年的5月25日,意为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他人,高校教师队伍要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出海报、讲座、辩论会、征文等形式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与幸福有关的活动中,加深对幸福内容的理解,感悟幸福的真谛。在教学内容上,可注重培养和设计大学生对幸福与感动的能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很好的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幸福与感动”,“如何追求幸福”;在教与学过程中要带动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自主地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使学生领悟幸福来源于奉献,来源于付出。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重点有层次地调节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幸福感与内心感动的把握与引导。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心理素质

幸福感的产生是外部环境与内在心理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人格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幸福感存在的前提基础。大学生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才有良好的适应社会能力与情绪控制能力,进而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与他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鼓励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同时,所开设的心理健康相关课程要针对大学生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讲学与个性的案例问题相结合,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促进提高大学生幸福感水平。

(四)运用内观法提高大学生幸福感

内观法的主要原理是针对个体独立思考、独立反思。运用内观法来提高大学生幸福感主要是将此方法引起大学生内心产生对幸福感的矛盾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自我内化过程。首先,从思维特点来说,大学思维具有独立性、灵活性和批判性,他们不满足高校教师的教条式与灌输式教育,更乐衷于自我思考,并对自己的这些思考进行独立的评价和检查,他们认为对幸福感的理解更是以自己内心来决定的,不是任何教师的讲解或教授能够获得的。一句话,他们认为幸福是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通过外部环境影响内在矛盾转化过程,当然这个外部环境的影响需要我们的教师队伍所创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创造些情境引起学生对幸福生活产生思考的案例或者话题,在不经意间促使学生进行反思。

(五)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感性阶段,又缺少社会实践,只能把书中的这些“颜如玉”理想化,一踏出校门后便无所适从,更无从谈及幸福感了。这是高校要特别重视的问题,培养大学生幸福感要提倡并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将学校所学的书本知识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接受、消化和应用,就是要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感受自我价值的存在,体会关心他人、集体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学会适应社会能力,进而确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这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幸福感极为重要的途径。

总之,大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的心智和生理都逐渐成熟,但他们人生阅历少,认识事物仍然停留在感性且肤浅认识上。因此,高校要关注大学生幸福感,把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放在极其重要位置。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政理论课也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幸福感及其途径的研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掌握幸福的本领,使他们在感受幸福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幸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最高目标。

[1]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4).

[2]韩弥明.加强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1).

[3]曹辉,朱春英.论当代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J].教育探索,2008(1).

[4]文婷,翟中杰.大学生幸福教育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1(10).

猜你喜欢
幸福观幸福感理论课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