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2012-04-07 01:06梁晓明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入党党员思想

梁晓明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更好发挥大学生党建工作育人功能,是高校党务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对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进一步完善党务工作水平及提高思政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实现办学目的的需要,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更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

理想信念是目标,更是支持大学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部分大学生理想动摇,信念迷茫。通过大学生党建工作,可以坚定党的正确领导,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个人理想信念与国家、民族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力量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组织培养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最基层工作,是党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保证党的执政领导,保持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发挥我党先锋模范作用,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优良校风、学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可靠性和纯洁性,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三)培养学生骨干的重要方式

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不仅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更是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途径和方式有多种,如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第二课堂等。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培养和发展过程,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榜样力量。被培养并吸收入党的学生,是被党员、广大学生和教师认可的思想、文体、学业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他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过程,能够很好地触动、引领和激励其他学生。所以,大学生党建工作本身也包含学生骨干的培养。

二 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实际工作,将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思考。

(一)党建工作队伍不完善

高校党建工作者是高校开展党建工作一线人员,党建工作队伍数量和素质直接决定高校党建工作成效。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基本都是辅导员,而党建工作仅是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因此如果对大学生党建工作投入时间与精力有限,就很难保质保量完成相关任务。而且高校辅导员大多年龄较轻,虽然具有较高工作热情,但其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都有待提高,这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利。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力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养具有更高思想觉悟大学生的重要践行者,他们不仅要在学习、生活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还要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进行引导。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念贯穿到大学生党建工作中,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巩固大学生党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复杂且趋于功利化

据了解,目前大学生入学后申请入党积极性很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多数学生入党动机是正确的,但仍有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端正,满足于组织上入党,不求思想上入党,入党带有一定个人目的和功利主义色彩;有的学生非自愿入党,往往是受家庭朋友劝导或者从入党对自身今后发展有利角度出发才提出入党申请。在一项关于在校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中,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看重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职称评审等具体条件,“入党”是他们在校期间找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砝码,特别是针对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等。另外,如今的“公考热”也让个别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功利。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关系复杂化及矛盾不断激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一些大学生急于向学校党组织表明自己“强烈”的入党意愿,但实际上其思想认识模糊,对党的理论学习也不积极,日常生活中政治觉悟不高,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也不强。

(三)发展党员重数量,轻质量

近几年随着高校学生人数激增,学生党员发展数量也显著增加,但基本集中在大三、大四。目前多数高校遵循大学一年级基本不发展,二年级适量发展,三、四年级充分发展的原则。这样就出现了一年级无党员,二年级党员少,到三、四年级党员数量突增,但面临专业课增多、复习考研、考公务员、就业等诸多因素,致使入党动机多样化,并且很难集中有效开展组织活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同时,由于大三、大四集中发展,不同程度出现了由于课外活动少,组织生活不丰富而导致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影响党员发展总体质量的情况。

(四)重视发展结果,轻视教育管理过程

目前,高校各直属党支部发展党员程序相对完善,“推优”、培养考察、支部讨论等环节比较规范有序,较好保障了党员发展质量和效果。但有的学生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存在局限;有的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迥异,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强。在这些问题中,党员后期引导、教育和管理尤为重要,要注重及时解决好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

绝大多数党支部能做到在发展前对培养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但在发展后忽略了对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部分党员“入党之前拼命表现,入党之后松散一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被忽略,一些思想上深层次问题也相继暴露。同时,因个别党支部的组织活动没能结合“90后”学生个性特点,不能与时俱进,在内容和形式上过于单调、死板,不能把社会热点问题和党员自身问题有效结合,阻碍了对党员后期的教育与管理。

三 对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积极鼓励教工党员参与学生党建,加大经费投入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要求入党学生数量也随之激增,新生尤为突出,据统计仅笔者所在学院,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的约占新生总人数的60%-80%。大学生党建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仅依靠学工队伍是远远不够的,需调动广大教工党员、研究生党员和高年级本科党员共同参与,尤其是教工党员多是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不但教学出色,科研能力强,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也较高,能极大改善党务工作队伍政治理论水平偏低状况,教工党员的经验与学工人员的高昂工作热情形成合力才能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另外要多方争取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党务人员的进修学习和培训,以增强党务工作后劲;更要充实一些现代化设施,为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创造条件,以保证必要的党建调查和科研活动顺利开展,保证各项组织活动和重大任务高效完成。

(二)加大思想教育引导力度,端正入党动机,重视党员继续教育

坚持把思想建设置于党建工作首位,是党建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大学生党建的重要原则。在加强大学生思想建设方面,传统灌输、命令式方法早已不适宜。可以通过形势报告、播放录像、组织参观、文件学习和讲座讨论、演讲等形式定期、适时进行时事政治教育,使广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教育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党员设置情境、搭建平台,把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融入各种活动之中,提升组织先进性;利用课堂、网络、宣传橱窗等开展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党员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积极开展网络教育。

(三)做好几个“早”,缓解党员数量不均局面

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发展优秀学生党员,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数量和质量。对于优秀学生要做到“早发现、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健全积极分子培养和推优机制,把握好培养与发展、质量与数量、思想入党与组织入党的辩证关系,做好选拔、培养、发展、转正等环节衔接工作,把培养教育工作贯穿于党员发展全过程。时刻遵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应把党员发展工作渗透到入学教育工作当中,做到“早了解,早培养,早发展”,使低年级党员数量少、很难开展组织活动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总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引领作用,发挥高校思政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党的事业输送新鲜血液和支持动力,是值得高校思政工作者重视、思考和再探讨的问题,也是亟待高校党务工作者攻克的难题。

[1]李木明.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与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10).

[2]黄红球.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3]李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党史文苑.2006(9).

猜你喜欢
入党党员思想
我是党员向我看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思想与“剑”
憨娃入党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