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营教育的理念培育高职院校质量文化

2012-04-07 15:54王兰芬
关键词:导向教学质量院校

王兰芬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保定 071000)

以经营教育的理念培育高职院校质量文化

王兰芬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保定 071000)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搞好产品质量需要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而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搞好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也离不开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经营教育的理念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文化的构成、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应该与学校的战略发展联系起来,分层次全面开展教学质量文化教育活动,构建质量文化框架,树立就业导向的质量观,建立就业导向的全面质量控制以及评估体系。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质量文化;建设途径

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国外优秀的教学机构陆续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本科层次高校不断增加。特别是近两年来,学生生源的急剧减少,教育市场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办学压力也越来越大,洗牌则是不可抗拒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教育质量乃是学校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搞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需要以经营教育的理念对高职院校进行质量文化建设,把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战略发展联系起来,分层次全面开展教学质量文化教育活动,构建质量文化框架,树立就业导向的质量观,建立就业导向的全面质量控制以及评估体系。为此,拟就质量文化与经营教育的内涵,以及高职院校质量文化的建设途径进行探讨。

一、质量文化与经营教育的内涵

(一)企业质量文化与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质量文化是指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由企业管理层特别是主要领导倡导、职工普遍认同的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化的群体质量意识、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其核心内容即质量方针、质量理念、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风范、质量行为准则。它直接显现在各企业的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内外部形象和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是企业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发现只有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将这些客观的质量管理方法变成“员工要去做”,才能使员工大力协作,立足于全局,服从整体,自觉贯彻执行质量规章制度的要求,创造出优质的产品,创造企业的品牌。优质的产品来源于一流的人品,一流的人品,凝聚成优秀的企业质量文化[1]。

高等教育与企业经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还有很多不同于企业生产的产品特性。高校是生产社会、企业需要的特殊“商品”——学生。他们不具有“召回”、“退货”、“报废”、“返修”等改进机会。因此,高校更需要在长期的教育质量管理过程中,围绕质量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质量文化。只有把学校教育质量问题上升到文化建设的层面进行考虑和管理,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先进的质量文化,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长久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机制,依托社会道德观念的威力,在人们心中形成强大的信念力量,强化质量意识、质量观念、质量控制体系等,约束人们的教学质量行为,自觉进行市场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追求“产品”的卓越品质。优秀的高校,必然拥有优秀的高校教育质量文化。建立优秀严谨的教育质量文化,对提高高职院校“产品”质量有着战略意义。

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应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由于我国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已被明确定位为就业导向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以就业为导向,要从传统的学科导向和升学导向转变为就业导向,要建立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文化,要把就业导向作为一种理念,贯穿到教育质量标准制订、保障、控制、评估等环节中。

(二)经营教育的内涵

在辞海中,“经营”是指经营者策划营谋,有开拓、发展、谋划未来之意。具体到学校经营就是为学校的未来发展营谋,指学校经营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培养一流人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实现学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或活动。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是经营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院校经营教育的目的是以经营来提高办学的效益,其手段是产学并重、产学互动,围绕产业办专业,盘活资产、开源节流,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从提高经营的效益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提高和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人才培养,从而带动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必将产生更大的经营效益,二者良性互动,使高职院校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维护和发展好职业教育当前来之不易的办学局面,促进职业教育的更大发展。

二、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途径

(一)高校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应该与学校的战略发展联系起来

高校可以结合高校评估体系,将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战略管理机制中,使全体员工了解学校的长远规划,理解学校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含义,认识教育文化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外在形象,更多的是反映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高校的实力来源于教学的质量,教学的实力是学校的生命,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与每一位教师的努力都分不开;而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建设国家的重任;只有具备主人翁的意识,员工才能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主动参与教学改革,由“要我”办,变成“我要”办,不断超越自我。

(二)分层次全面开展教学质量文化教育活动

目前,高校培养的学生,有的动手能力很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有的是心理素质很差,不能胜任岗位工作。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多是因为高职院校领导意识淡漠,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中,而是一心关注筹集资金、建设校园、拼命招生;还有就是有的教师缺乏教学质量责任感,没有主人翁精神。因此,要加强高职院校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必须在领导层与员工心中牢固树立“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意识,使教工普遍重视教学质量,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是高校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在工作中贯彻确保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大学生为质量方针,分层次、分部门、分系部开展专题讨论,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生源对学校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使教学质量文化的理念深入每位教师心中,促进高职院校与时俱进,自觉进行市场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以评促建,追求卓越[2,3]。

(三)构建质量文化框架,倡导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文化

培育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文化,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动力。建设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文化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结合不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各种保证教学质量体系文件,建立相应监督机制,坚决禁止损害学生利益的事情,营造学生快乐成长的和谐校园文化。同时,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等质量文化理念,采用宣传栏、标语、宣传册、宣传牌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教工进行宣传,强调一切工作的核心是“以学生为关注焦点”,学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诚实守信,以质量取胜,才能赢得高校的发展,使学生满意,使用人单位满意。高职院校还要始终关注学生的要求、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断修改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培养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

(四)建立就业导向的全面质量控制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强化以顾客为中心,强调广泛参与,注重全过程管理,注意持续改进。这种质量管理思想有利于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高职院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建立就业导向质量控制体系的最理想选择。

1.强化以“顾客”为中心 高职学生经过接受几年的高等教育,毕业后能达到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以便顺利就业。因此,高职教育的客户主要是学生和接受学生就业的企业,而且学生和企业这两个客户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是统一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强化以“顾客”为中心实际上就是一种就业导向。正因为如此,高职教育的起点,也应该是做好前期市场调查,充分了解企业、受教育者的需求包括技术要求和心理要求,转化成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培养什么。

2.强调广泛参与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体成员参与质量活动,不仅强调全体内部成员的积极参与,鼓励大家参与各种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竞赛”活动,而且注意调动组织外部力量参与学校的质量改进活动。这种思想正是高职教育质量管理需要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这种强调广泛参与的思想有利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结合,共同培养,调动企业参与对高职教育质量的管理。

3.注重过程管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就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以企业岗位要求为准则,强化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工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教学中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相关部门做好过程控制,确保每个环节满足设计要求,利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全面质量管理注重过程管理,能更好地实现这种转化,能够使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好地落到实处,更加标准和规范。

4.注意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持续改进。这种持续改进的思想非常适合高职教育的质量管理。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要求高职院校不断适应企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发现我们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4,5]。

(五)建立就业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评估是根据一定的目标,通过系统收集信息对教育客体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估由3个方面组成:一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估;二是校内自评;三是企业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估。建议高职院校要建立就业导向的质量评估体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企业全面参与是教育质量评估的必然要求企业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同时也应该成为高职人才的培养单位,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要参与教学过程的课程设计,而且要参与教育质量评估的全过程。首先,学校教育质量评估的组织机构中要有企业负责人、企业现场管理人员和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等;其次,企业要参与高职院校评估的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第三,企业要参与评估的具体过程。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最根本和最终的体现理所当然应该是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可以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评价来衡量一所学校或一个专业的教育质量,如利用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后的平均收入、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率或不满意度等进行评价。

2.实践性教学的仿真(或真实)程度是评估教学环节的重点 就业导向要求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模拟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如可与企业合作建立顾客呼叫中心、ERP实验室、谈判会议室、超市、软件编程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和使用直接影响到学生技能的提高。因此,在高职教育质量的评估过程中必须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仿真程度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教育环节进行评估。

(六)完善教学质量规章制度及奖惩机制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是高校培育质量文化的保证。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同时,也培养了员工按教学要求进行教学的良好习惯,减少人为因素、不主动因素对整体的影响。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励和约束教师按学校要求做事,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深入企业调研,积极参加省级、院级教学研究,提升学校品牌地位,使教工树立教学质量优秀光荣、教学质量低劣可耻的行为准则,自觉自愿参与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用培养的高质量学生回报社会、回报家长。

教育质量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仅要对全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还要学习先进可行的教育方法,改进管理,改造培养流程,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各级领导作为教育质量文化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充分认识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重要性,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质量行为准则和规范,狠抓落实。

[1] 宗蕴璋.质量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30.

[2] 华同曙.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教育导刊,2009(1):34-36.

[3] 曾仲.构建学习型社会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继[J].继续教育研究,2009(2):20-22.

[4] 冉进财,米金科.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18.

[5] 王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特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80-83.

[6] 谢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35-37.

Cultivation of quality-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the idea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WANG Lan-fe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Hebei Software Institute,Baoding 071000,China)

Product quality is the lifeblood for an enterprise,and quality-culture cultivation in an enterprise will reward it with high quality products.A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ducation quality is also the lifeblood for the schools in this field,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relies highly on quality-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se schools.In this paper,the teaching quality-culture components and the ways to construct quality-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idea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culture in higher institutions should be concaten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 given school,and all round activities for quality-culture education,quality-culture framework construction,employment-oriented quality idea together with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system are neede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education quality;quality-culture;construction pathway

G710

A

1008-6927(2012)03-0069-04

2012-04-19

王兰芬(1959-),女,河北清河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质量管理、营销策划等。

(编辑:潘秀华)

猜你喜欢
导向教学质量院校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偏向”不是好导向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