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2012-04-08 19:01陈向芳
关键词:开放式理论课政治

陈向芳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南安 3623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陈向芳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南安 3623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但在现实中,实践教学的组织还存在很多困难,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解放思想,将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变学生“被动式”实践为“主动探索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放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实中,因实践教学组织存在很多困难,实践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教育效果。

一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受理论束缚及对实践教学内涵的误解,使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一些人认为实施实践教学就是要组织和带领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开展校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见习或实习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1]但现实中,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少,上课班级大,每位教师光是应付课堂教学任务就已力不从心,再加校外实践所涉及经费、场所、学生人身安全等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很难开展。即便靠教师个人能力或所在部门支持,也只是偶尔或组织个别学生为之,缺乏连续性和全面性,不能将其作为正常的教学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2.实践教学方式把握过于简单、片面,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鉴于以上问题,有研究者对实践教学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实践教学既包括校园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也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内实践教学。如教学互动,组织辩论、讨论,进行案例分析,师生沟通等。[2]该方式确实缓解了外出实践教学的一些困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校内的实践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校外实践教学的内容,因此其并没有实质上解决校外实践存在的困境;二是,针对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部分教师将“举例说明”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混为一谈,甚至认为这就是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3.实践教学设计过分依赖理论教学体系,造成实践教学资源的浪费。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未能改变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不可否认,实践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践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但从课程本质上看,理论课与实践课应是两个平行性质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般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结构,实践教学超越了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更强调理论知识的综合性运用。那么,如果实践教学的安排分门别类地完全依附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或章节体系,往往造成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情况。比如,某一实践基地是现实存在的,不可能事先按照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需要而设计,其所承载的内容也都不是单纯存在的。如果简单地以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每一门的理论体系或章节为单位来切割教学进程安排实践教学,其效果或者是把本来丰富多彩的资源分解成了理想化的、实验室方式的素材,而不再是“混合物”型的教学资源;或者就是各门课重复的使用该实践资源,该典型案例,其势必造成资源的紧缺。

4.学生对实践的兴趣不高,影响实践效果。

在传统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选题、查阅基本资料、确立调查提纲、设计问卷、撰写调查报告的同时,容易忽视学生主体细心观察,学生主体的内心体验,从而影响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学生在实践中处于一种被动完成任务的状态,无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学生仅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其所提交的报告往往是简单、粗放型的,甚至是全盘的网络复制,根本无从谈起对实践的内容及规律进行探讨。长此以往,造成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缺乏,也谈不上领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理论魅力,直至最后失去理论学习的兴趣,甚至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不正确看法与态度。这显然与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衷是不相容的。另外,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对于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由于没有具体量化的标准,完全由任课教师随意决定,对学生缺乏激烈与约束机制,学生学习也就缺乏动力。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笔者在实践中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实践教学新模式,以期发挥各种实践资源的综合效益,提高教学质量。[3]所谓开放式实践教学是最近几年在理工类实验教学方面提出来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其初衷在于解决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多与教学资源相对稀缺之间的矛盾。借鉴理工类实验教学经验,认为在实践性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必要建设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目的及要求,自由选择实践主题,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实践;在课题完成过程中,老师给予理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完成实践任务。

1.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

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分开,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独立建设体系具有以下优势:(1) 由于开放式实践教学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进行实践的时间段较宽,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利于教学组织和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效益。(2)由于实践教学独立设课和教学体系的开放,学生可自由组合,自己选择实践对象,实践渠道可通过自由组合走出校门参观调查、可在校园内调查问卷、也可通过现代网络收集相关素材。渠道宽了,资源丰富了,无需教师带队、集中派车,学生参与实践的覆盖面广了,安全性提高了;节约了实践教育成本,组织起来更容易了,教育的效果也日益凸显。(3)由于所有的实践内容独立于课程之外,便于统一考虑和重新优化组合,形成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教学,避免各门课之间实践教学的简单重复,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合理,实践资源利用更合理。(4)由于单独设课,更加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提高学生综合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4]

2.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正如上述所提,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无法深入联系实际,无法理解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真实内涵,对理论的学习进行死记硬背,致使许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迫切要求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开放实践教学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由被动式的实践转变为主动式的探索。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的地位,即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实践主题,拟定实践方案及步骤,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给予理论指导,通过设计好实践教学活动,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规划和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去,发挥好“导演”的作用。

3.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适用。

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首先来源于学习中的创新性发现,而开放式实践教学正是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源泉。首先,学生在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兴趣,自主选择观察角度,通过自身的参与去体会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去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体会在现实生活中对理论的实际需求,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加激发起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渴求,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与激情。其次,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愿望并获得肯定和欣赏的心理需要。以笔者多届组织学生参加的“慧眼看世界” PPT大赛实践活动为例,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社会的一个角度加以调查,并将调查实践结论做成PPT形式在班上进行展示交流。学生要想在课堂上不出“洋相”,那么他或他们的小组必须做充分的课前的准备。不仅要吃透理论知识,而且要题材新颖、形式活泼生动。最后,从学习需要看,在开放式实践教学中,从选题、分析到探索真理的过程都是自己主动参与的,这种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学会学习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创新性学习都很有帮助。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1.培养开放式实践教学观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不仅可通过教师,而且可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接受教育。因此,对实践教学而言,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才是实践,不应局限在教学场所是否 “在社会”,而应强调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资源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1]基于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通过走出校园参观访问,可在校园内、课堂内参加实践;实践内容可通过传统手段亲临现场体验生活,也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观察社会。

2.设计开放式实践教学计划。

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需有完整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主要涉及两个内容:一是主题的选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虽然每年大体相当,但富含“社会性的内涵”的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实践教学的主题具有时效性,符合学生思想动态发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把握好实践教学的大方向、大主题,如选择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成果及其规律相关的主题;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相关的主题。二是方案的拟定。根据实践教学主题,拟定实践教学方案。开放式实践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教师安排的课题自选主题参与实践。实践所需要的时间跨度长,学生所做的工作量大。尤其是涉及四门课共同组织的,更需要各门课教研组之间的协调、计划和安排。所以,教师应事先安排教学计划,拟定实践教学方案,重点包括教师向学生布置实践教学任务的时间,对学生要负的责任和提供指导;学生上交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名单、实践进程及实践成果交流时间、地点;教师考核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办法等。

3.提升开放式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在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但不是唯一。开放式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强调凡是能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潜在能力转化为实际技能的对象均可作为实践教学的主导者,[4]尤其是需要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参与到指导学生的实践中来。

其次,在实践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方面,开放式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强调教师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开放式并不是放羊式,对教师的要求,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要比课堂教学多。作为指导教师必须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教学水平;要求教师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多方的社会现实问题;要求教师对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选准题目,设计出有思想、有意义的实践方案;要求在实践中有效指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

4.完善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开放式实践教学强调开放,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等于对实践放任自流,其更应注重过程性质量监控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过程性质量监控是确保学生实践的各个环节按目标,保质、保量地进行,教师应加强过程的跟踪监控,时时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理论指导,避免学生受社会中一些负面现象的影响而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而终结性评价目的在于对学生实践成果的一个综合性评价与指导。因此终结性评价应体现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要包括学生实践教学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参与程度的考评,学生思维发展的变化等;评价的结论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平时成绩、学生的思品分、学生的社会实践等参考依据,也可作为相应的激励措施的依据。

5.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力度,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虽然开放式实践教学强调实践内容 “在社会”,但是必要的实践基地建设仍然是必要的。实践基地的建设可确保实践的长期性、连贯性和全面性。

总之,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进行思维方式、思想方式的变革,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原则,确实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达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1]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02):69-71.

[2]路子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与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 2009(06):252-253.

[3]陈向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实践教学探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123-125.

[4]谭志静.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运行[J].理工高教研究,2007(10):108-109.

[5]苟朝莉.以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实践与实习研究,2008(15):44-45.

ClassNo.:G642.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NewModelsofPracticeTeachingfor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inColleges

Chen Xiangfang

It is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that demands the focus of the course should be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pen-oriented teaching mode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an be taken as an experience to stimulate the interest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the course , to cultivate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to realize the aim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eaching practice;open-oriented teaching mode

陈向芳,硕士,讲师,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批准号JBS10264)的阶段性成果

1672-6758(2012)07-0017-3

G642.0

A

猜你喜欢
开放式理论课政治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