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投入现状及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以泰州地区为例

2012-04-12 10:56张中兰蔡成浩
时代农机 2012年11期
关键词:财政性教育经费泰州

张中兰,蔡成浩

(1.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2.江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江苏 泰州225300)

1 泰州职业教育财政现状

(1)经费总投入的来源结构分析。2007年泰州市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是来自于事业收入与国家财政性经费两部分,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43,186千元,事业收入为167,912千元,这两项收入占据了教育经费总收入的约85.2%。这种情况一直到2011年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2009与2011年有过社会捐赠,但是社会捐赠经费占总收入分别为0.2%与0.1%,对经费总投入没有什么影响。其他收入来源渠道占总收入比例维持在10%左右,比例较小。从2007~2011年泰州教育经费来源来看,除了财政拨款及学杂费收入两大主渠道,其他渠道并不大通畅。

(2)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来源结构分析。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主要组成部分,2007年,泰州职业学校的财政性经费为143,186千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为123,608千元,所占比例为86.3%;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中,教育事业费拨款为119,447千元,占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比例约为96.6%,基建拨款为200千元,所占比例约为0.2%,其他拨款为4141千元,所占比例约为3.4%。分析这5年来的情况,一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投入结构优化还为时尚早。

(3)事业收入经费情况分析。2007年泰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为7759人,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为9927人,这5年变化不大,事业规模比较稳定,事业收入变化也不大,占总经费的比例基本维持在40%左右,每年递增幅度不明显,而全国事业收入总额的递增率为28.6%。可见泰州事业收入的增长远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也就是说在事业收入中学杂费以外的其他渠道保持原状,事业收入的总量停滞不前,进而影响到总量原本就不足的泰州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稳步增长。

2 泰州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教育经费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十一五”以来,泰州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财政性经费占总费用比从2007年的39.2%年递增到2011年的58.6%。这在全省来说,也属于增幅较大的。但这反映出泰州市职业教育经费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主要依靠财政性经费与事业性收入两块,其他收入占比一直在10%以下。这与常州、苏州、上海、青岛等国内职业教育先进的同等城市相比,职业教育经费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

(2)财政拨款方式存在缺陷。泰州市财政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按教师编内实有人数拨款。这种拨款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学校有充足的人员经费,但项目经费得不到保证。二是按统一标准的生均经费拨款。这种拨款方式最大的缺陷是不考虑不同专业学生培养成本,而按每个学生多少经费直接拨款,会造成文科专业多的学校经费比较充足,理科专业多的学校培养经费不足的情况。

(3)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海陵、高港与其他四市(县)在职业教育投入与发展上的差距十分明显,市本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最大。“十一五”期间,市本级职业教育教育投入占了全市职业教育投入的33.8%,这些投入主要用于职业学校的建设和对中职学校的布局调整,市本级形成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结构。这些学校主要集中在市直,学校的数量、学生的人数和学校的教学质量,都比其他市(县)、区走在前列。令人担忧的是,海陵、高港两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投入远远滞后,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4)职业教育经费综合使用效益低。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重复建设,尤其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太多,各学校各自为战,买的设备类同、重复,平时闲置率高,同样的财政投入经费,没有做到集约建设。并且在经费使用过程中,过份注重硬件建设,对教材开发、课程改革、技能型教师的培训等“软件”建设投入不够,难以促进职业教育质的发展。

3 优化泰州职业教育投入结构、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明确政府财政投入的主体地位,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职业教育的经费更需要省、市两级政府的规划、统筹保障,以保障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享有均等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投资。在为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立法保障的同时,不断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对各地区、各部门落实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执行好的奖励,执行不利的则给予一定的惩处。

(2)完善拨款方式,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结合我市财政状况和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制定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最低生均拨款标准,即确定定额部分,保证本市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职业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根据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的人数、学生的就业率、企业参与学校发展度等来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以此进行拨款,激励职业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3)建立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逐步形成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和个人的筹资渠道,以减轻财政压力。各级政府要积极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团体、企业、公民个人以及国外人士等多方面力量,通过资助和捐赠来发展职业教育。按照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笔者认为,由职业教育的获益方共同成为投入主体。

(4)完善绩效评价与追踪问责机制,提高各类资金使用效率。就现阶段而言,在职业教育投入的绩效评价上,其主要在于,逐步完善教育部门内生性的职业教育投入绩效自评机制,结合外部财政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的环境约束,探索建立相应的追踪问责与奖惩机制。

(5)健全相关财政政策,推动泰州职业教育和长三角区域高度对接。鼓励本地发展较好的企业成立实训基地或职业教育集团,并确定一所或几所职业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伙伴,鼓励他们利用现有资源为职业学校开展有偿服务,鼓励他们在职业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同时保证合作企业优先选用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第一时间获得职业学校的最新科技成果,促进“产、学、研”的深层结合。

(6)提高办学质量,吸引更多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是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的重要途径,必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力。政府应当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改变当下职业教育层次低、办学质量不高的局面,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应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享有同样的升学和就业待遇,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猜你喜欢
财政性教育经费泰州
幸福水天堂——泰州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商业银行资金清算账户成为人民银行财政性资金监管盲区需引起关注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泰州古韵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
——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基层行财政性缴存款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泰州举办2011中国 泰州梅兰芳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