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动物免疫抗体水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012-04-13 08:21潘传山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9期
关键词:稀释液畜禽防疫

潘传山,高 波

(1.四川省达县畜牧食品局石梯办事处,四川 达县 635000;2.四川省达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达县 635000)

1 影响因素

1.1 外部因素

1.1.1 使用失效苗。疫苗保存虽是一个老生常谈之事,但由于基层部分人员观念落后,只注重打针,不重视疫苗管理,所以疫苗保存依然是当前影响抗体水平的最大问题。作者在动物防疫督查中发现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个别领导和管理人员无责任心,疫苗送到后堆放在保管室不及时进冰箱冰柜,导至疫苗失效。二是在高温天气下,把疫苗发给防疫员自行免疫,有的防疫员无冷藏冷冻设施,最后使用的是失效苗。三是一些技术人员冷藏、冷冻不分,因保存方法不当导致疫苗失效。

1.1.2 免疫程序不合理。一是一些人认为作商品用的动物饲养周期短,注射一次疫苗就行了,而不严格按照农业部下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实行加强免疫,导致动物抗体水平低,维持时间短。二是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不当。同种疫苗首免、二免、三免时间不当,时间过短起不到免疫记忆和免疫放大作用,时间过长则抗体浓度过低,不能抵御外毒的浸袭。不同品种疫苗使用混乱,间隙时间过短,也有可能发生干扰现象从而影响免疫效果。三是使用疫苗不当导致相互干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抗体应答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这些疫苗的免疫效果。四是虽经免疫,但由于首免时间不合理,造成免疫失败,特别是猪瘟免疫最为突出。

1.1.3 免疫操作不当。一是所用稀释液使用不当。疫苗稀释时用经漂白粉处理的、被细菌严重污染的、含有金属离子的水作稀释液,或用甲种疫苗稀释液代替乙种疫苗的稀释液,会使疫苗免疫原性下降,降低疫苗效价。二是免疫剂量不足或过大。一般情况下,抗体水平会随着接种剂量的增多而提高。但在防疫过程中,由于个别畜禽接种疫苗后存在应激反应,部分防疫人员错误地认为剂量越小反应越小,故接种时有意减少注射剂量。另外,饮水免疫前,对动物不进行限水,使动物不能喝到足够量的疫苗兑水,造成免疫量达不到要求。以上两种作法由于剂量太少均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从而使畜禽不能获得较强的免疫力。但如果免疫剂量过大或两次注射间隔时间太近,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反而会消失。从而出现免疫麻痹现象。三是免疫注射操作不规范。接种时选用的针头不合适、不更换针头,不对针头实行严格消毒,有的甚至打飞针至使疫苗液溢出造成剂量不准。有的注射时疫苗未到所要求的部位,本该分皮下、肌肉、胸腔、交巢穴注射的一律采取肌肉注射。还有的由于选择针头过短,或进针深度不当,也会导致免疫失败。

1.1.4 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影响。在注射后服用或注射一些影响疫苗的化学类药物,用细菌苗时免疫前后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都会影响免疫效果,尤其对幼龄动物影响较大。

1.2 内部因素

1.2.1 动物机体本身的影响。动物的免疫水平和应激状态均可影响免疫接种效果。在机体内特异性抗体特别高的情况下进行免疫,疫苗会中和动物体内抗体,反而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免疫时间,才能使免疫接种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条件影响,目前在较大范围内准确把握免疫时间有难度。

1.2.2 霉菌毒素和其它因素的影响。霉菌毒素可破坏免疫器官,导致淋巴结出血、水肿。此外,营养缺乏和健康状况低下等都会影响免疫应答的效果。

1.3 错误观念与操作的影响

1.3.1 观念落后。目前基层动物管理机构及其兽医人员,对免疫后要保证抗体水平没有清醒的认识,不重视疫苗是否有效、免疫操作是否规范、免疫程序是否合理等问题。致使免疫效果不佳甚至造成免疫失败。

1.3.2 错误操作的后果。采血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工作,一些采血技术人员只图完成任务,不实行一头(只)一份,而采用一头(只)多份的做法,若遇所采畜禽免疫效果差,势必会影响一大群动物的抗体水平,这种做法的后果是不能正确反应免疫实际效果。

2 应对措施

2.1 疫苗运输贮藏要科学

2.1.1 建立完善的疫苗保存制度。对不负责任的领导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把疫苗保存工作当成大事来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抗体水平低的问题。

2.1.2 严格按规贮运。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运输贮存要求,常温保存的要避免低温,低温保存的要避免阳光直射,并且运输的次数越少越好,运输的路途越短越好。运回的疫苗必须及时进冰箱冰柜。

2.2 免疫操作要规范

2.2.1 在实施免疫接种时要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正确选择最佳免疫途径,接种剂量准确。饮水免疫前要适当限水,确保每只畜禽都能同时饮到足够的疫苗水。

2.2.2 要消除影响免疫效果的不利因素。饮水免疫不得使用金属容器,饮用水应选用蒸馏水,水中不得有消毒剂和金属离子。注射用针头不能过大,防止疫苗回流。

2.2.3 要杜绝一个针头打到底的做法,防止交叉感染。

2.2.4 检查疫苗的外包装,有效期、真空度、畜禽的健康状况等。

2.2.5 稀释液选择要按说明要求,可用水剂稀释的针剂最好选用蒸馏水,饮水免疫选用清净且不含消毒物的水,从而避免因免疫操作不当导致抗体水平下降。

2.3 严格免疫程序

2.3.1 避免多种疫苗同时使用。每种活疫苗应单独使用,并间隔一定的时间(每种疫苗的注射时间最好间隔一周以上),再用另一种活苗,避免产生互相的干扰作用,影响免疫效果。若要混合使用,必须经过充分的试验证实各种疫苗互不干扰方可。

2.3.2 按规定加强免疫。首次免疫后,应按程序对畜禽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加强免疫,尽量发挥畜禽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2.3.3 首免时间要合理。改变骟割时才实行首免的传统做法,按所订程序按时免疫,确保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

2.3.4 禁止随意改变免疫病种前后顺序的做法,避免错过最佳免疫期。

2.4 免疫期避免使用对免疫有影响的药物 禁止使用已用疫苗敏感的药物和含这些药物的饲料,在免疫接种前后一周左右不使用抗菌素、磺胺类药物或有此类药物的饲料添加剂,以防止影响免疫效果。

2.5 坚持常年性测抗工作 免疫监测是目前检测免疫水平最为有效的方法必须配置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精的专业人才,才能把这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县级以上动物防疫实验室应定期开展测抗工作;乡镇站应运用试板测抗简便快捷的优点,随机对场、户开展现场测抗;对有条件的养殖场(户)可逐步要求他们自己进行试板测抗和送样到实验室进行测抗,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抗体水平,增大免疫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时加免抗体水平低的动物,确保动物抗体保持高水平,根除动物疫情不稳定因素。

2.6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让基层单位及其动物防疫人员明确,免疫抗体监测对防止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其能够有的放矢,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自觉地把每一个环节做到位,为确保抗体水平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稀释液畜禽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