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4-13 08:21党阳铭尼玛降泽
四川畜牧兽医 2012年9期
关键词:农牧民畜产品畜牧业

党阳铭,尼玛降泽

(四川省康定县农牧科技局,四川 康定 626000)

近年来,康定县在畜牧产业发展上做了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畜牧业已日益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区位劣势等因素的制约,该县畜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1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畜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养殖户,生产的随意性比较大,只是根据自身的条件,随意建场,人畜混居。畜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不仅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不能使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综合效益不高。

1.2 规模养殖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基础设施改造投入、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这制约着畜牧生产的发展。

1.3 规模养殖的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规模养殖场虽然存出栏量上升了,但规划、建设、饲养管理、防疫、粪污处理等与规范化要求有一定差距。

1.4 基础设施及畜禽产品安全有待提高。投入不足,畜禽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总体薄弱。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畜牧业饲养方式落后,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畜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仍然存在。

1.5 认识不足,人才缺乏。部分乡(镇)领导对农牧系统工作和农牧经济发展缺乏充分认识,对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畜牧业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康定县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型、专业型人才奇缺,影响了畜牧兽医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产业的发展。

2 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因素

2.1 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康定县农牧区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小城镇建设速度缓慢,在水、电、路、邮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目前仍有一些乡村不通路,导致人畜饮水困难。交通不便,居住分散,农畜产品流通成本高,外加地域的限制,使许多农牧区的农畜产品流通不畅。

2.2 农牧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市场经济竞争激烈,风险多,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的农牧民,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很难对市场供求做出准确的判断,结果往往造成农牧业生产趋同,使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大量增加,造成产品积压。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要求农牧民在加强科学技术学习的同时,将所学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去,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牧民对此则无所适从,很难选择到先进适用且市场空间较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3 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牧户获得了自主的经营权利。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农牧户市场主体地位是十分明确的。但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在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后,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农牧户经营规模小,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由分散、各自为政的农牧户直接进入初级市场,难以回避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低的现实决定了农牧民在交易过程中谈判地位很低。这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使得农牧户这一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农牧户利益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得到保证。由此导致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

2.4 农资价格持续攀升,影响农牧民增收 近年来,农资价格逐年攀升,加重了农牧民投入的负担。如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得不到有效遏制,农牧业生产成本提高,会直接损害农牧民利益,使农牧民增收受阻,其结果必然挫伤农牧民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积极性,这无疑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3 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提高劳动力素质是提高农牧民就业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扫盲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大事,也是事关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2 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畜产品的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在经济收益上存在显著差异,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康定县农畜产品加工业一直是制约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障碍。要提升畜牧业的产值,通过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不断提高其质量附加值。同时建立一批高科技投入、高效益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农牧民闯市场,做大做强“农”字牌企业,带动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农牧户能从农畜产品转化增值中得到实惠。

3.3 着力加快草业发展 康定县属于半农半牧地区,光热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种草,种草成功率大于造林。从水土保持上来看,种草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比种树更显著。从经济上讲,种草比种树更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因此,在推进农畜产品优质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确保草原畜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大力发展农牧区畜牧业,真正将畜牧业发展为全县支柱产业,这样才能最终为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

3.4 建立健全防疫体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加大对大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引进,促进全县畜牧技术人员的新陈代谢,同时解决好村级防疫人员的待遇问题,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专业和技术保障。强化动物免疫、检疫、诊疗、监测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全面提高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完善服务体系,稳定科技队伍,提高服务水平。

3.5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加强畜产品、饲料、兽药质量标准监督等体系建设,依法实施对市场的监督管理,严禁假劣饲料、兽药上市,禁止使用有毒、有害、高残留药品和添加剂,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加大防疫监督和产品检疫检验力度,确保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3.6 加快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

3.6.1 针对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养(种)殖特点,对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种草技术、蔬菜种植技术(针对农区)等培训。针对牧区的实际情况,搞好生态项目建设,分门别类地对牧民进行技术培训。

3.6.2 对旅游环线、交通干线、乡村沿线、企业周边、城镇郊区、景区附近的农牧民,在技术上物质上给以扶持,根据所处的区域特点鼓励养殖户发展适宜的养殖品种,走养殖和旅游相结合的路子,以增加畜产品的附加值。

猜你喜欢
农牧民畜产品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未来10 年我国农业展望:畜产品将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