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设对沿线零售业的影响初探——以杭州市地铁1号线为例

2012-08-04 00:42浙江工商大学田玉奇
中国商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商铺零售业建设

浙江工商大学 田玉奇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的意义

地铁建设,既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有力杠杆;既是构筑大都市的现实需要,又是推动生活质量之城建设的强劲动力。它将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人口拥挤、空气质量下降等诸多瓶颈问题,促进劳动就业,节约时间和降低生产生活成本,产生倍增的经济效益,带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步伐,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预见,杭州地铁建成后,将会大大缩短杭州各城区的相对距离,促进城市内部各种元素的高效流通,推动杭州经济的高速发展。

1.2 现实的思考

杭州市是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人口持续攀升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道路交通不堪重负,并严重制约了杭州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地铁的出现无疑缓解了杭州地面交通的压力,它不仅将改变人们原有的出行习惯,也极有可能改变人们之前的消费习惯。地铁一旦开通,对整个杭州的意义十分突出,对于商业,尤其是沿线零售业的带动,作用也将不言而喻。

1.3 研究的设想

2 地铁建设对沿线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 概念界定

杭州地铁1号线全长58公里,位于城市最主要的客流走廊之上,是轨道线网中的骨干线。整条线路沿途经过了湖滨—武林广场地区—旅游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和主要的商贸区,连接了一主三副,服务于临平、下沙、江南城、江干区、西湖区、下城区和上城区等城区向城市中心的客流,经过“一主一副”,两个火车站及汽车南站,并经过九堡客运中心,便于城际客流和城市内部客流之间的集散。

2.2 建设中已造成的影响分析

地铁是一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工程,从其规划、政府审批到动工投入运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由于地铁建设所带来的企业搬移、商铺拆迁、景观破坏、道路封闭、施工噪音、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不可避免地会给沿线零售业的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产生各种矛盾,同时也给杭州市的经济运行、居民生活、城区交通等带来很多不便。

2.2.1 地铁建设对沿线零售业发展的总体现实影响分析

(1)打乱了沿线零售业日常销售经营模式。零售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主要受周边交通因素及人流量等因素影响,而地铁建设不可避免的会改变沿线交通及人流量,因此地铁建设对零售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影响不言而喻。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78.67%的被调查者在地铁正式施工前并未接到任何通知,大部分都是通过新闻媒体、专人告知的方式得到一些关于地铁施工的零碎消息。

(2)降低了沿线零售业销售额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有58%商铺业主认为地铁建设使得其销售额下降,占了受调查商铺的大多数。其中有7%的业主认为影响较大,销售额下降在30%~50%之间,还有1%的业主认为销售额变化幅度可能超过了50%。由此可以认为,地铁建设使得沿线零售业的销售额明显下降。

2.2.2 地铁1号线各可比性站点的相关分析

(1)定安站、龙翔桥站、凤起路站、武林广场站、西湖文化广场站。目前,杭州主要有四个商圈:湖滨商圈,包括杭州解百、元华商场、利星购物中心等综合百货商场;武林商圈,包括杭州大厦、杭州百货大楼、银泰百货等综合百货商场;吴山商圈,包括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耀江广厦、涌金广场等特色街、专营店等;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包括国际名品街、龙翔服饰城等特色街、小百货、专业市场等。地铁的建设无疑会对现有商圈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选取样本中在建地铁站点(定安站、龙翔桥站、凤起路站、武林广场站、西湖文化广场站)的商业区零售业进行单独分析十分必要。

(2)城站站、火车东站站。对于火车东站所在的江干区天成路和火车城战所在上城区建国路,75%以上的商铺将客源锁定在以商铺为中心、半径500米的范围内,只有少数几家大型超市和专业店将客源扩大至全市。由此可见,随着零售业商铺的规模的扩大和专业性的增强,其辐射能力和对消费者的吸引能力也随之扩大。

第一,教师的涌流状态。口译教师的涌流体验是研究的重点。如果教师在口译的经历当中曾经体验过涌流并意识到这一种状态,那么教师则更有可能促成学生的涌流体验。上文曾提到,Rebecca J.Lioyd在博士论文当中就研究过这个问题。她认为涌流理论本身就是关注个体自身的,而她认为涌流体验存在着由己及人的可能。也就是教师本身的涌流体验可以传递给学生。所以,当口译教师在体验过涌流并有意识地跟学生分享,那么教师将更有可能将涌流体验传递给学生。

地铁建设不可避免地对附近商铺的销售额造成影响,而专业市场和专卖店是个例外,专业市场和专卖店在两地的销售额变化最小,甚至没有变化;而像小型超市、食杂店、便利店诸如此类的店铺则有较大的影响,有40%的店铺营业额下降了10%,甚至在上城区建国路,有10%的店铺营业额下降了10%~30%。由此可见,专业性比较强的店铺具有比较稳定的消费人群,此类人群具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目的,地铁站的建设不易改变此类人群的消费意识。

2.3 建成后可能带来的影响预测分析

2.3.1 各类商品涌向地铁沿线商铺

由统计结果看来,对于大多数人所关心的地铁建成之后产生的影响,零售商们纷纷表示他们最关心的当然是销售额,希望在地铁通车之后随着环境的改善、交通的便利带来大量的客流,提高销售额,弥补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的损失。食品、饮料等的零售业受到了商家们的青睐,64.56%的商家认为地铁周边最适宜开设食品饮料等的零售业,另外日用百货、餐饮、图书报刊类的零售店也得到了很大的认可。

2.3.2 地铁经济带动沿线零售业快速发展

城市地铁建成后,随着地铁经济发挥越来越大的引力作用,沿线将形成新的经济带和商圈。在地铁站及沿线的一定范围内(一般路段为100米,重点路段为500米),发展周边地区零售业,从而吸引大量的人流,大量的人流又将带动沿线零售业的发展。这样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相互推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还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表1 杭州地铁1号线站点附近零售业前景预测

2.4 建成后地铁站点附近零售业发展前景预测

根据地铁建成后附近零售业前景预测(表1)结果显示,目前地铁建设站点沿线零售业业态分布状况相对较优,而零售业主对于未来该地铁站点地区宜发展的业态、业种也反映了多数大众的心理。例如作为下沙人气最旺、商业最为繁华的地段的下沙高教园西站,其以物美大卖场为中心,这个区域已经形成了一个居住圈,是下沙金融、商贸、行政三大中心汇集地。现阶段高教西区的客流主要包括附近居住区居民、高校师生、外来务工人员、企业高管和外商。而在不同的业态业种的激烈竞争中,专卖店、食杂店、超市及便利店等的业态已经占有明显的优势。

3 地铁沿线发展零售业的对策与建议

3.1 增强沿线零售业自我竞争力

3.1.1 提升传统商业核心区域的积聚扩散功能

传统商业核心区域由于商业功能相对完备,商品物美质优,因此人流密集,商业竞争力强。地铁的建设虽给顾客造成了一定的交通影响,但若是地铁传统商业核心区域段能进一步发挥其现代商业中心的集聚作用,就一定能够保持中心商务区的竞争优势,继续高速发展并带动周边非传统商业区域腾飞。

3.1.2 突出枢纽站点附近商铺的商品特色

杭州地铁1号线各站点的设置多以枢纽站点为主,即许多站点在同为地铁出入口的同时也是公交或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点。这既保证了地铁建设中施工地区的交通不致瘫痪,也为地铁建成后人们在出入口换乘其他方式的交通工具提供了便利。抓住枢纽站点附近具有较好的交通通达性的特点,附近的零售业发展应根据和结合周边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消费倾向、娱乐活动等,寻找并更加突出自身商品的特色,吸引更多客流,为其自身发展创造条件。

3.2 政府及相关部门自我规范与合理规划

3.2.1 从公共利益出发,强化政府职能

从公共利益出发,既是服务型政府的根本标志,也是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准则。从公共利益出发,强调的是“公共的、公用的、公众的”。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应在多元利益关系表达和博弈的基础上,寻求社会多元利益关系的均衡点。在地铁建设这件事上,政府应该以人为本,事先向商铺发出施工通知。其次还可考虑对于受到地铁施工影响较大的商铺给予临时补贴。

3.2.2 加强施工单位管制及其自身法规规范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各项管制,包括地铁建设质量检查,建设工程排污、排废量监测,工地施工人员对外安全问题监管等。通过一系列检查使得施工对沿线零售业以及附近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施工单位自身要严格按照施工章程以及国家的法规规定进行施工建设,不仅要保证地铁建设的质量,更要尽量减小其施工对沿线产业和居民造成的经营和健康影响。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争取为沿线零售业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积极地发展环境。

4 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杭州市地铁1号线建设对沿线零售业的影响,主要有打乱沿线零售业日常销售经营模式;降低沿线零售业销售额数;闭塞交通,恶化沿线零售业经营环境质量;施工引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四个方面。同时,对于预测出的地铁建成后沿线零售业的无限发展前景及其可能会面临巨大同行竞争压力等状况,相关部门应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以正确引导,以期在地铁建设和建成以后,对沿线零售业发展有所借鉴作用,促进杭州市地铁经济更快更合理地发展。

[1]周建纲.现代商圈的集聚扩散功能[J].上海经济研究,2002(6).

[2]方向阳,陈忠暖.地铁商业开发规划探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4).

[3]李文倩.轨道交通建设对北京市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J].都市快捷交通,2008(6).

[4]方向阳,陈忠暖.城市地铁站口零售商业集聚类型划分的探讨——以广州为例[J].经济地理,2005(7).

猜你喜欢
商铺零售业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沉浸式剧院——Dear So Cute商铺与咖啡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场景营销视野下的零售业O2O模式的探讨
提升我国零售业品类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