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思考①

2012-08-04 00:42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唐文菊
中国商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大力发展芜湖市芜湖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唐文菊

1 现代服务业的界定

对于现代服务业,目前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本文中引用定义为:“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1]据此定义,理解现代服务业有以下几点要素:(1)现代服务业是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2)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主要的区别在于现代服务业强调运用新技术、采用新业态、创新服务方式为顾客提供更高层次的生产、生活服务,让顾客可以获得更好的满足;(3)现代服务业不仅满足需求,同时还可以创造需求,拉动市场。由以上定义可知,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两者在形式上并无太大差异,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基本涵盖现有的服务业即第三产业的范畴。

2 芜湖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2.1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调节和优化芜湖产业结构

目前,芜湖的产业结构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这种模式的产业结构虽然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芜湖经济的增长,但由于其资源利用的不经济性,从长远看并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现代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服务业促进了产业融合,深化了第一和第二产业之间的分工,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扩张;(2)现代服务业中高层次,知识、信息密集型的特点,使得先进的技术得以在产业间扩散,因而改变传统的生产面貌,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2.2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改善芜湖城市环境

包括芜湖在内的绝大部分城市,都是以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这种增长方式耗费了大量资源,使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有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污染。而现代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具备了投入少、产值高、无污染的特点,其生产和消费都是“绿色”的。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提供更多的“绿色”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人口、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2.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提高芜湖地方GDP

从目前世界的普遍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小,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尤其是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正逐步提高。从需求层次的变化来看,基于物质产品的“生存需求”也基本得到满足,居民需求的重点已转为更高层次的“享受需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居民变化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地方收入。

3 芜湖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3.1 已有一定发展,但总体规模较小

“十一五”期间,芜湖市的服务业发展迅速,总量不断增加,连续突破了200亿元和300亿元。2008年,服务业总量上升至安徽省第二位,仅次于省会合肥;2010年,服务业的增加值达到336.80亿元;2011年,芜湖服务业延续增长势头,据芜湖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芜湖市前三季度服务业的增加值已经达到310.09亿元,增长了10.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6.5%,对GDP的贡献率为17.5%。从以上数据可知,芜湖市的服务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和国内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芜湖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任停留在较低的层次,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早在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就已经达到40.2%,发达国家更是达到了70%,而迄今为止芜湖市的该项指标还一直徘徊在35%左右,这与芜湖市的整体发展是极不相称的。

图1 芜湖市2001~2010年第二产业与服务业增加值对比

图2 芜湖市2001年至2010年第二产业与服务业增加率对比

3.2 与工业相比,发展明显滞后

在奇瑞汽车、海螺水泥、新兴铸管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的带领下,芜湖市的工业发展迅速,拉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但是,与大踏步前进的工业相比,芜湖市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由图2可明显看出,无论是绝对增长值还是相对增长率,芜湖市近10年服务业的增长都落后于工业的增长。尤其是近几年服务业的绝对值虽有增长,但其增长率却呈现下降趋势。服务业的滞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滞后不仅不能很好的刺激本地市场经济,也使得本地的工业发展得不到充分的支撑。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芜湖企业人力培训来源本市的仅占32.5%,市场调研占25.5%,研发服务占27.6%,运输服务占41.1%,而来源本市在50%以上仅有法律服务和金融保险。

3.3 结构不合理,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

表1 芜湖市限额以上服务业单位行业分布情况(2011年一季度)计量单位:户

由表1可以看出芜湖服务业仍以批发零售(2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16.4%)、等传统服务行业为主,新兴的信息、知识的第三产业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2%)、金融业(4.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等行业所占比例还很低。营业收入方面也是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要来源,尤其是批发零售业,达到102.858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次之,总额为65.6294亿元,分别占限额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41.2%和26.3%。增速方面,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增速最快的是房地产业,其次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分别为12.95%和15.19%,增长最为缓慢。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盈利能力、发展速度,芜湖服务业的发展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一些新型的、高端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表2 芜湖市2011年一季度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

4 发展芜湖市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4.1 大力发展重点服务业,优化服务业整体结构

根据芜湖市“三产兴市”的战略,今后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集中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外包专业市场和文化创意五大领域。本文认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除了要圈定重点发展的方向还要结合芜湖具体情况,在发展中体现其地域特色,才能既快又好地推进地方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应依托芜湖水陆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利用芜湖沿江开放城市的有力条件,围绕各主要工业园区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力争建成服务本地,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金融业的发展应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开放程度,引进具备雄厚实力和良好信誉的金融机构,强调金融体系结构的优化;服务外包应以本地开发区企业为基点,培养一批有能力、有信誉、有影响力的区域外包服务龙头企业,打造本地的外包服务品牌;专业市场的建设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本地商业特色商业街以及商业购物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扩大各级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会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增加覆盖区域。

4.2 促进服务业和工业的相互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近年来,芜湖的工业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其工业增加值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2009年,城市GDP增长率为15.4%,工业平均增长率达到18.4%;2010年,城市GDP增长率为18.2%,工业平均增长率达到22.8%。高速的工业发展在推进芜湖地方经济的同时,对工业设计、物流配送、技术支持、审计核算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也大量增加,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大有可为。而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是靠增加知识和技术的投入来代替资源的投入,用软投入来代替硬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促进城市产业的升级转型。因此,两者的相互融合、促进对于加快芜湖发展,实现工业、现代服务业双驱动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大有裨益的。

4.3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宏观的政策环境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当地政府应结合芜湖区域发展特征,以营造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引导规划、服务协调的职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制定合理有效的服务业发展方案,从宏观上规划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布局,引导其发展重点;(2)降低服务业门槛,扩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度。相关部门要规定统一的市场资质和服务标准,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以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高行业资源的效用;(3)大力支持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鼓励行业内的创新并在政策上给与一定的扶持和奖励;(4)重视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和招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具备现代化知识素养的专门人才,政府应建立健全人才机制。一方面通过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培养本地的服务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吸纳政策,吸引高素质的服务业人才。

[1]乔忠,瞿振元,金逸等.中国小城镇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魏清泉.区域规划原理和方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大力发展芜湖市芜湖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大力发展艾草种植,铺就百姓致富之路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芜湖市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悄悄地
芜湖市金帆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建筑行业或将面临洗牌和重构 读《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