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学协会临终医疗服务声明

2012-08-15 00:45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关怀意见协会

1 前言

人人有权享有高质量、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卫生保健。因此,享有恰当的临终医疗服务不是一项特权,而是在年龄或其他相关因素之外独立存在的切实权利。世界医学协会重申《世界医学协会疾病晚期声明》及《世界医学协会安乐死声明》中提及的原则。这两项声明是对《临终医疗服务声明》的支持和补充。

生命末期的临终关怀是优质医疗的一部分。人们对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有着极大的需求,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国家。临终关怀的目标是通过减轻疼痛和其他身体不适症状以及关注患者的社会、心理、精神需求来获得最佳的生命质量。

临终关怀可在不同级别的卫生保健机构或患者家中开展。

医生必须对患者的痛苦怀有同情和仁慈之心,并在医疗过程中运用同理心,尊重患者且医技娴熟。在患者需要临终关怀时放任不理是无法容忍的医疗行为。

2 建议

2.1 疼痛和症状的控制

2.1.1 医生应尽早确认患者的临终状态以便对其需求进行详细的评估。务必建立患者的关怀计划,尽可能直接与患者沟通并听取其意见。

对某些患者而言,在预期寿命结束前数月或一年便开始这一过程。临终关怀包括确认并应对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满足患者在余下时间里的社会、心理及精神需求。首要目标是维护患者的尊严并使其远离疾病症状的困扰。关怀计划要使患者处于尽可能舒适且自主的状态,并考虑到患者死后对其家人的支持及善后工作的重要性。

2.1.2 目前在疼痛减轻和其他不适症状的缓解方面已有重要进展。大部分病例的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可通过吗啡、新镇痛药及其他措施的合理使用而得到控制或减轻。相关卫生当局应保证医生和患者对必要药品的可及性。医生团体应建立药品合理使用指南,包括药量增加及意外副作用。

2.1.3 在极少数病例中,一般都是疾病晚期,会出现一些标准治疗方法无法应对的症状。这种情况下,如果预期寿命只有数天并且患者和医生都认为痛苦难以忍受,可采用姑息性镇静治疗作为一种特殊手段。姑息性镇静治疗不可用于故意致患者死亡或在未征求意识清醒的患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姑息性镇静治疗的程度和时机把握必须与病情相符合。用药量应谨慎维持在能够缓解症状的最低水平。

2.2 沟通和同意以及道德观和价值观

2.2.1 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间的信息交流是临终关怀的重要支柱。应鼓励患者表达对于关怀的诉求,并充分考虑患者的情绪和苦恼。

2.2.2 符合道德标准的临终关怀应当充分发挥患者的自主性及参与决策的权利,并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价值观。

2.2.3 医生应该直接与患者本人和 (或)其授权决策人讨论患者的诉求。讨论应尽早开展并依此为患者提供相应服务。应定期讨论并根据患者意愿做出相应更改,尤其当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医生应建议患者正式记录其目标、价值观和治疗偏好,并指定一名决策人以便患者能事先与之讨论治疗意向。如果患者拒绝承认病情,那他可能不愿参与此类讨论,但是他们的想法有可能改变。由于提前记录的治疗意向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无法派上用场,所以医生需要向患者强调事先与授权决策人讨论治疗意向的重要性。

2.2.4 如果患者有能力给出同意意见,临终关怀应建立在患者意愿的基础上,只要其意向符合医学、伦理和法律要求。同意意见应建立在充足的信息和对话基础上,医生有责任确保患者在给出同意意见之前其疼痛和不适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以保证身体和精神痛苦不至于干扰决策过程。

2.2.5 只要患者不反对,应使患者近亲知情并参与决策过程。如果患者无法表达同意意见而且没有事先拟定治疗意向,则应考虑患者授权决策人的意见。

2.3 病历和医疗法律角度

2.3.1 提供临终关怀的医生应在病历的病情进展一栏认真记录治疗决定及选择某些治疗措施的原因,包括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和同意意见。详细的病历对于一般医疗尤其是临终关怀的持续性和质量保证是尤为重要的。

2.3.2 医生同时要考虑到这些记录可能作为医疗法律证据,例如判断患者的决策能力。

2.4 家庭成员 需要认识到患者的家庭及精神环境的重要性。要意识到并尽量满足家庭及其他照护人员在整个病程中的需求。医护团队应通力合作,为患者提供临终关怀并为逝者家属提供必要支持。面对儿童患者和家中有儿童的患者,儿童和家庭的需求需要特殊关注。

2.5 团队精神 临终关怀通常由多专业、跨学科的医疗及非医疗团队提供。医生应当是团队领袖,对诊断与治疗负责。持续性的照护是十分重要的。团队应该尽全力满足患者在家中死去的心愿。

2.6 医生培训 日益增长的临终关怀需求和有效治疗手段表明临终关怀应该成为本科和研究生医学培训的重要内容。

2.7 研究和教育 要改善临终关怀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这包括但不局限于,一般医疗、特殊治疗、心理学关联及组织。世界医学协会将在提高医生技能方面给予支持,以提高预先关怀计划的普及率和质量。

3 结论

一个民族在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内能够给濒死患者提供的关怀,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既然医生是博爱与人道的代表,就更应竭尽所能提供最佳的临终关怀。

世界医学协会建议所有的国家医学协会根据本声明的指导意见建立临终关怀和姑息性镇静治疗的全国性政策。

猜你喜欢
关怀意见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