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背景下的中国零售企业财务管理

2012-08-15 00:49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苏启立陈飞宇李瀛
中国商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零售融资成本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苏启立 陈飞宇 李瀛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09-2010)》显示,2009年,以经营食品、日用百货、服装、家电等为主的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13.7万个,门店总数增长18.9%。

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连锁经营协会零售会员的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5%,吸纳就业500万人。从1996年的不足500家,到目前已经超过5000家,中国连锁经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英、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连锁体系最多的国家。连锁经营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的商业模式,已成为我国零售业、餐饮业和服务业普遍应用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并加快向汽车、医药、烟草、家居建材、加油站等多业种渗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连锁零售巨头纷纷进入我国,而且在我国整体零售行业中居于“龙头”地位。但是随着外资连锁零售企业的迅速扩张以及持续的通货膨胀,我国一些零售企业的利润大幅度降低,甚至部分零售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危险。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我国千家核心商业企业零售指数同比增长2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只有12.6%,比上一年度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社会的日益进步,通货膨胀下零售企业已经处于微利的时代,对于我国的连锁零售企业来说,如何稳定利润的增长,合理规划企业活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现阶段我国零售业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零售企业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零售企业的实际发展和零售商品规模的扩大,因而增加了商品的零售总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154554.00亿元。然而面对与国际零售巨头之间的竞争以及近年来所爆发的通货膨胀,我国零售企业的财务以及人力资本管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资金占用量不断增加,资金需求迅速膨胀

在我国整个零售商品行业中,基于外资零售行业的“龙头”地位以及日益扩大的规模及市场占有率,我国零售企业在日常生产中,往往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些零售企业中,特别是一些大规模的企业要想长时期的占领销售市场,与外资企业进行对抗,就必须在第一时间迅速占领市场,以保持本企业应有的经营规模。企业在占领市场、扩展规模的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必然不断增加。由此,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所需资金则成为整个零售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面对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我国零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资金需求膨胀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零售企业在经营中,为了避免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升,增加进货成本,给自身造成损失,都会在开展经营之前提前大量进货,导致存货占用了大量资金,这就意味着在超额储备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长此以往,一些零售企业往往难以为继,资金链条断裂,从而面临倒闭。

其次,在市场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期间,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销售额增加而采用商业中的赊销方式。客户将商品拿走的同时,往往会在商品销售后才能付清赊购款。而零售企业在这期间的一切开销,则由企业自身承担,由此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需求。

最后,在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多数企业会计采用历史成本核算方法进行财务处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零售企业账面浮盈不能与实际利润相吻合,因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直接造成企业资金补偿不足。

1.2 企业融资方式受限,毛利率较低

零售企业通过融资的方式,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时还能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然而在企业融资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以至于企业融资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率。

零售企业在现阶段发展的过程中,融资困难不仅让企业发展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还使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而在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我国大部分的零售企业主要还是依靠间接融资。调查显示,除了少数的国家控股或者全国性的独资企业以外,中小型零售企业还是依靠银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不超过5%。但是在我国的银行评级体系下,这些零售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局限,获得贷款就相对困难很多,额度也相对较小。成长性的零售企业面临融资渠道不畅、融资环境差的问题,只有冒险选择“对赌协议”。当初昌盛中国就希望借助高盛国际的名气,帮助其上市,才以优厚的条件让其注资对赌,造成了企业融资失败的悲剧。在现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政府收缩银根的政策以及物价不断上涨等原因都将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加大,从而使银行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1.3 成本控制缺乏科学性、严谨性

在零售企业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还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保障。在零售企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不仅关系着企业的日常发展,同时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所在,因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零售企业实际管理中,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以至于我国零售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面对零售企业的低利润增长,一些零售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往往将成本间接地转嫁给商品供应商,而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零供关系矛盾,从而直接影响了企业今后的发展。

其次,在一些企业成本管理中,供应商和零售企业之间的物流运送成本费用增加,直接导致利润分流,而零售企业的分店在订购时,其利润处于弱势,从而直接增加了供应商与零售企业间的矛盾。

1.4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过高

在分析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难发现,从采购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必要的人力成本,因而人力资源的成本管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的控制指标。目前,我国众多零售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采购人员专业素质不强。人员执行力不足的情况,导致采购成本居高不下,采购产品质量不高,以及采购不及时等不利于零售业健康发展的现象。长此以往必然会威胁到零售业的健康发展。第二,零售企业的员工流动率过高。据调查我国零售业员工的流动率高达20%~40%,员工的流失增加了企业再招聘的成本以及在员工离职期间的该职位上的经济损失。

2 通货膨胀背景下零售业的管理对策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零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认清当前的市场发展形势外,还应结合市场发展形势进行改革,完善自身企业的管理。而在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就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此同时,持续的通货膨胀,也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极大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着零售企业的生产发展。由此,就需要零售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面对通货膨胀的经济发展形势,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策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强化资本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现金流动不仅关系着企业的日常生产,同时还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今后的发展。在我国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充足的资金不仅是企业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同时还是企业日常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就需要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加强对企业现金的管理,以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运行。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零售企业的连锁机构,企业应充分利用连锁机构货币流量大、流通速度快的特点,将现行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规划,并以此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零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制定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价制度,并将其落实到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中。如此,不仅能从根本上减少应收账款的风险,同时还能对已经产生的账款进行回笼,从而最大限度上减少了资金占用。再次,认真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科学确定经济进货批量,既能保证日常货品的供应,还能避免存货积压占用更多的资金,增大资金成本。

2.2 提高信贷等级,创新盈利方式

信贷等级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明信片”,同时还是企业向银行贷款是的基本保障。而面对通货膨胀这一发展趋势,企业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信贷等级,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而在其提高信贷等级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银行角度出发,还需政府能对我国的零售企业引以重视,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能大力支持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贷款,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其次,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日常的经营模式,在经营中,应注重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此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注重自身企业的市场信誉,用良好的服务品质和过硬的商品质量赢得市场。

2.3 推行企业战略预算管理,合理规划运营成本

在零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规划运营成本,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顺畅地运行。而在其规划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应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规划引以重视,并能够在规划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及市场发展形势,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其次,企业应当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做好近期和长期的财务预算,合理筹措和安排企业在各个环节以及不同时期的资金额度,特别是在门店的开发和项目的实施上,必须进行财务的可行性论证,确保资金的科学调度和合理使用。

2.4 完善企业制度,控制管理成本

各个行业间的竞争说到底也是对人才的竞争。在零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同时还是企业迎接挑战、面对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由此就需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充分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本,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职能。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首先,零售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在职员工进行严格管理,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按照工作制度进行工作。其次,在零售企业日常生产中,应尽量减少企业的日常办公费用,节省企业的成本投入。最后,企业应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人性化”管理,关心员工的福利、增强员工的企业荣誉感,避免因人员大幅度流动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不仅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同时还严重扰乱了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秩序。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零售企业要想从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措施,并将其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运行,才能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及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1]赵勇.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战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0(29).

[2]刘祥德.怎样才能把零售利润提到最高[J].乐器,2010(02).

[3]张霞,刘静.金融危机下企业销售成本的控制[J].中国商贸,2011(02).

[4]李刚.浅谈民营零售企业管理[J].中国商贸,2010(15).

猜你喜欢
零售融资成本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融资
融资
美妆零售新玩法! 化妆品市场现新零售模式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今年春节新兴消费亮点纷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