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清文化资源在发展辽宁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2012-08-15 00:49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雁李学成张儒婷
中国商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满族辽宁资源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王雁 李学成 张儒婷

乡村旅游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上,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乡村的田园景色、生产劳动、农家生活、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旅游活动。相应的,乡村旅游也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一种为地域风情文化模式,是将原始的自然生态、秀丽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以及原始的乡情习俗融合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文化与生态的乡村旅游地。这种模式的开发更多的依靠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我省清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开发地域风情文化模式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

1 辽宁乡村旅游对清文化资源利用的现状

辽宁自然景观优美,历史遗迹众多、文化积淀丰厚,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目前,辽宁的乡村旅游正在蓬勃开展,据统计,2010年辽宁省乡村旅游收入265.65亿元,占旅游业总收入的10%;接待游客人数达到7278万人次,接近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的25.4%。而辽宁省又是清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满族在这里崛起,清朝在这里诞生。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与丰富清文化资源在我省交汇,必然会给辽宁省的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辽宁省开展的乡村旅游可以分为冰雪温泉游、渔家游、观鸟游、赏花游、采摘游、赏枫游、民俗游、文化遗产游、漂流游、购物游十大类型。在这些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模式中不同程度的利用和涉及了清文化旅游资源。其中依托清文化资源开展旅游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清史遗迹参观,二是满族风情文化体验。关于清文化历史遗迹的参观主要集中在抚顺新宾地区,主要是对新宾永陵、赫图阿拉老城及其附近遗址的参观。关于满族风情文化的体验,主要包括:宽甸青山沟的中华满族风情园,它是国内第一个最大的、最为完整的、真实的、科学和系统地再现了满族古老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的展示地,被誉为“中华满族第一园”。抚顺新宾的中华满族风情园,是我国惟一的展示满族民族发展历史的综合性浏览区。沈阳陨石山满族民俗村是以满族民俗风情、北方乡村田园风光和体育娱乐健身相结合的旅游新景区,拥有全国第一家满族民俗博物馆。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成立了满族博物馆,展出了大量体现满族民俗文化的实物。铁岭石家满族民俗村,是清河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溪天龙洞满族民俗文化村,是本溪市民委命名的第一家满族民俗文化村。大连乐甲满族风情一条街是普兰店市乐甲乡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的一个精品工程。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其中大连金州的石河街道(满族风情游)、抚顺新宾永陵镇(清前史迹游)、铁岭清河张相镇(满族风情游)、鞍山岫岩镇(岫玉之乡游)、本溪县小市镇(枫叶之乡游)、丹东宽甸青山沟镇(山水风光游)包含有清文化或满族文化旅游内容乡镇,被辽宁省旅游局命名为辽宁省首批特色旅游乡镇。近年来辽宁省内利用清文化资源,结合乡村旅游形成的主要景点在各个地区为拉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 辽宁利用清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2.1 清文化在辽宁已形成品牌效应

辽宁是满族崛起、发展和壮大的地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满族人口538万,居全国第1位。全省有新宾、岫岩、清原、本溪、桓仁、宽甸6个满族自治县,其中满族人口达145万。

鉴于辽宁的历史文化资源情况,从2000年前后辽宁就开始筹划运作,将清文化作为辽宁旅游发展的重要品牌。10余年的宣传和发展使清文化已经成为辽宁地区的文化品牌。特别是2004年沈阳、抚顺、辽阳三地联合举办的首届清文化节开创了辽宁清文化旅游的新局面,每年一度的清文化节成为国内外游人体验满族风情,了解清代文化的重要舞台。10年的品牌塑造也吸引了海内外的众多客源,越来越多的人对清文化以及清前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游客想了解清文化,特别是清前文化,辽宁当之无愧为首选的出游地区。从统计数据来看,2000年,辽宁接待外国旅游人数统计为500509人次,到2010年仅1~10月接待外国旅游人数3010240人次。10年间旅游人数的迅猛增长说明确立清文化品牌后,辽宁对外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一些旅游项目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游览胜地,每年给辽宁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辽宁的重要旅游资源。

2.2 辽宁广大乡村具有丰富的清文化资源

从历史遗迹来看,辽宁境内的清前遗址甚多,以新宾为例,除了永陵和赫图阿拉之外,比较重要的还有六祖城、费阿拉城、古勒城、界凡城、萨尔浒城等,新宾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9处,其中保护完好的古建筑、古城堡和古遗址107处。辽宁乡村中尚未开发的清前文化遗迹可谓十分丰富。

从满族文化来看,辽宁乡村民俗风情浓郁厚重。辽宁满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色风情,尤其是在满族自治县乡,这些满族的生产方式、衣食住行、道德规范、宗教信仰、姓氏传承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岫岩、新宾满族剪纸、满族民间故事、岫岩满族刺绣、锦州满族刺绣等都是辽宁省清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岫岩满族自治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凤城市被命名为“满族民间故事基地”,辽宁地区满族民间文化积淀十分深厚。

3 辽宁利用清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3.1 宏观层面上的缺失

3.1.1 缺少科学全面的规划

目前省内的多家风情园和民俗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满族风俗的展示,内容雷同,缺乏特色。这就是在宏观上缺乏科学论证和统一规划的表现,许多景点在开发时仅仅局限于本村、本乡、本地的范围,而看不到更大的区域。许多项目在开发之前缺少必要的调研和规划,缺乏全局观念,造成各区县间的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使旅游项目缺乏生命力,难以达到较好的收益。

3.1.2 文化内涵挖掘的不够

缺少文化内涵也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从文化内涵的四个层次分析,物质文化体现为田园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行为文化则包括农事文化、各民族民俗表演活动、乡村娱乐活动等。制度文化则为伦理道德及礼仪规范,如民族婚俗仪式等。精神文化表现为民族的性格和品德。辽宁目前对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有了一些展示,对于制度文化鲜见涉猎,至于精神文化几乎没有。辽宁更多的乡村游仍然以低投入、低消费而吸引消费者,大多数的游客对历史遗迹的参观往往也是走马观花,并且因为缺少体验和参与,难以深刻领悟其文化内涵,难以产生再次旅游的愿望。

3.2 经营层面的不足

3.2.1 缺乏产品设计

旅游包括六大要素,缺一不可。目前辽宁的多数景点仍然以博物馆、展示厅的模式出现,这只能满足人们游的要求。据旅游部门统计,前来辽宁的外地游客,用于旅游商品消费的平均费用还不到6块钱,如果仅仅计算乡村旅游的话,这个数字恐怕还有小。辽宁乡村旅游的其他项目不是没有,而是缺乏特色,缺乏食、住、行、游、购、娱整体的设计。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产品难以留住游客,旅客逗留的时间少,就难以形成更多的消费,乡村游的收益率就不会高。

3.2.2 缺少产品宣传

辽宁打造清文化品牌已经有十个年头,人们耳熟能详的恐怕只有一宫三陵等几大知名景观,许多清文化中重要的事件人物并不为人们所知。如本溪桓仁的五女山,游人往往知道这里有高句丽山城,却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位建州女真的代表人物李满住。还有一些项目已经开发多年,甚至在外界有了一些知名度,但是在省内还不为人们所熟知。

3.2.3 缺乏资源保护

在辽宁清文化乡村游中对于清文化资源的保护也存在一些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历史遗址不可避免会出现损坏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辽宁历史遗址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已经消失了百十余处。还有一些问题出现在保护上,如对赫图阿拉的八角殿的恢复上,史学界普遍认为失真。除了历史遗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存也在消逝。随着抚顺市最后一位跳“火神”舞艺人和法库县最后一位跳“萨满舞”艺人的故去,带走的可能就是一门技艺。

4 关于辽宁利用清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2010年辽宁省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了“全力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打造100个特色旅游乡镇”的宏伟目标。以清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正应利用辽宁省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4.1 重新定位,共同发展

(1)乡村旅游的概念在国内外的学术界都存在着不同解释,有的人把乡村旅游的概念狭义的圈定在农业范畴内,摒弃了乡村中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内容。而在辽宁这个乡村清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旅游产品时,必须要树立广义的乡村旅游概念,以拉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保护历史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为要务。对乡村旅游范畴的认识,不仅要在学术界达成共识,更应该贯彻到乡村旅游的开发中。

(2)乡村游和城市游是相反的两个概念,然而在发展清文化旅游的这一命题下是完全统一的。辽宁省是清文化旅游的大省,不论是城市和农村都拥有丰富的清文化资源,有的地区,例如沈阳,对清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在辽宁的乡村继续搞清文化主题的旅游,必须与城市的开发相融合,不能盲目的争抢客源,而是要互为补充,互相搭台。针对不同的客源设计不同的产品。对于省外长途的客人,可以既有城市清文化游,又有乡村的清文化游,使游客既能见识到城市清文化的恢弘大气,又能体验到乡村清文化的质朴热情。对于省内三两天短途的客人,各个乡村游项目又独具特色,每次选择一个主题游览,体会不同的地区的不同特点。

4.2 政府主导,各界联合

早期的乡村旅游入门容易,农户往往是单打独斗,但是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只有集团作战才能制胜。特别是在清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着研究、规划、开发、保护等多个环节的内容。在清文化资源的挖掘的层面,需要科研先行,增强科研成果转化,杜绝景点中的伪文物、伪民俗。在规划方面由政府为主导,形成布局合理、突出特点的科学规划,各级政府保驾护航,让利与农,减免初期开展乡村旅游的农户的税收。在开发的层面,认准谁投资谁受益。在资源保护的层面,应注重科学性,长效性。在最终的实践环节中,农户仍然是乡村旅游的主体,要加强对农户的技能培养,增强其旅游接待能力,提高其服务意识和质量。

4.3 科学规划,综合开发

4.3.1 规划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从满族的崛起到清朝逊国,三百多年里辽宁境内有太多清文化遗存。铁岭的西丰地区是清代围场,现在完全可以开发为冬季滑雪狩猎,夏季围湖垂钓。锦州是满族入关前松锦大战的古战场,这里可以开发为战场表演,再现当年八旗军枭勇征战。同是满族风情园,同是满族自治地区也必然拥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必须挖掘独具特色的项目,与其他地区形成鲜明的差别。

4.3.2 旅游的六大要素综合开发

辽宁要最大程度的利用清文化资源,尤其要注重食、购和娱的环节产品的设计。在娱乐环节,可供开发满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就多达44种,如双飞舞、冰上竞技、赛船、踢毽子等。在食的环节,增加体验项目,让游客来一次乡村学会制作一样满族美食。在购物环节,岫岩的岫玉、阜新的玛瑙驰名海外,喀左的紫砂、本溪的辽砚、大连的贝雕、铁岭的鸵鸟蛋均为辽宁特产,这些工艺品可以融入清文化的内涵,一方面丰富了本身的题材,一方面加强了清文化的推介。

4.4 注重宣传,加强营销

辽宁的清文化品牌虽已确立,但仍然不可忽视宣传和营销。首先要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大众媒体、利用文学作品、影视艺术、名师讲座等方式先把清文化灌输到人们的心目中,进一步激发人们对辽宁清文化的好奇和向往,从而带动相关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利用营销的手段,把项目推向市场。营销的范畴很广,包括市场调研、形象塑造、市场开拓等,要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宣传促销,注重建立乡村旅游的网站,印发旅游景点的图书,联合媒体、旅行社进行项目推广等等。

[1]龚娜.关于乡村旅游内涵、外延及效益理论的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10(5).

[2]廖晓晴.辽宁清文化的概念、精神及保护开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

猜你喜欢
满族辽宁资源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辽宁之光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辽宁舰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