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分析

2012-08-15 00:49中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房地产处覃锋
中国商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财务财务管理企业

中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房地产处 覃锋

斯科沃新兴市场研究院 汪益纯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意识淡薄,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深入研究分析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控制系统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财务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推进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1 中小企业的界定

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界定标准。目前,国际上有定量和定性两种界定方法。定量界定的标准一般设定实收资本、雇员人数以及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经营额等因素;定性界定的标准一般设定独立所有、融资方式、自主经营及在同行业中处于非垄断地位等因素。由于定量界定标准比较简单易行而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一般以独立核算的基层生产单位为对象,《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以国家统计部门的法定统计数据为依据,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进而确定中小企业的衡量标准。

2 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战略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战略是以可持续思想作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财务考核、财务激励及财务制度等财务管理相关活动的战略指导,从企业长远、长期发展出发,统筹兼顾企业相关方的利益,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财务管理活动能动态地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为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财务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战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原则及手段有机融入到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中小企业适应变化多端的经济环境,及中小企业开发塑造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3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忽略了可持续发展

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处于企业管理核心地位的财务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谋作用及较强的综合专业性。目前,多数中小企业仍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造成企业内部职责不分、越权行事,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制度不严谨、基于经验制定投资决策、忽视高素质财务人员培养等问题,财务报表及财务分析往往流于形式,缺乏规范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未能科学有效地总结经营成果。此外,中小企业管理者片面追求利益增长,财务管理手段倾向于眼前短期效益而忽略长远利益,以静态投资回报率作为绩效考核主要指标,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同时过少关注资源消耗与环境危机问题,显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融资困难,资金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度低、贷款风险大等原因,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仍是制约其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目前有80%多的中小企业都存在资金缺口。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受现行管理机制的制约,我国直接资本市场融通尚未实现对中小企业全面开放,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加之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及授权经营,单纯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传统融资渠道获取资金尤显困难,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内部资金,在金融市场中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而且银行贷款的利率较高,不利于长期投资。

3.3 投资能力弱,缺乏科学性

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受自身资金、技术实力的限制,贷款投资占相当大的比例,过重的利息负担使得风险较大。中小企业重投资轻管理的理念使其着眼于短期目标,往往操之过急、总想尽快收回投资,而不注重经营管理,投资存在盲目性及投资结构不合理,一些中小企业在事前未进行市场调查及风险预测的情况下,过多地将运营资金投资于固定资产而轻流动资产投放,忽略了资金成本及其使用效率,导致资金紧张。同时,中小企业难以把握投资方向,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客观条件及能力便一味追求热门产业、盲目跟风;目前很少有中小企业已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投资评估机制和完整可行的实施程序,因而投资缺乏可行性分析及科学论证。

3.4 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

大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忽视财务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如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依法建账及财务执行违规性等,企业内部控制不够严谨完善。具体来说有如下主要表现:首先,对现金管理不到位,缺乏全局性的规划安排。许多中小企业没有按规定编制现金预算表或计划方案,导致现金长期闲置或供应不足,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及紧张现象,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收益;其次,对应收账款缺乏控制力、管理水平不高。大多中小企业没有制定严格的信用标准和赊账政策,而且缺乏强有力的催收手段,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沉淀、周转缓慢,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据过高的比重,使得中小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再次,存货控制比较薄弱。不少中小企业对日常存货的收、发、结环节缺乏有效管理及严格控制,没有制定合理的存货计划以及建立定期存货监督和检查制度,造成大量库存商品未能参加生产经营周转、存货长期积压及结构不合理等现象。

3.5 防范风险的意识差,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与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差,对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未加以足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建立科学的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性,难以有效保障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此外,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不能实现多元化投资组合,加之投资缺乏科学全面的分析和论证,故无法有效分散投资风险,造成重大损失,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中小企业外部财务环境较差,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法律法规建设比较滞后,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受到竞争市场歧视的中小企业实施法律保护;中小企业在税收优惠、筹资融资及土地使用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准入规定限制了中小企业对许多行业的涉入,使之长期处于不利地位,阻碍了其可持续发展;缺乏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中小企业遭受现有金融机构的不平等待遇。

其次,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为个体或私营企业,企业管理者缺乏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财务管理理念陈旧,高度集权化现象以及家族式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立独立的财务机构,财务管理职能由其他部门兼管,即使有也很难保证相关财务职能岗位的有效分离,同时缺乏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素质低。

再次,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落后,资本结构不合理,很多企业没有结合自身实际能力而盲目进行规模扩张,在缺乏足够资金支持下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策略,负债过多导致融资成本高、风险大,往往正是财务危机的根源所在。

最后,中小企业过于追求短期目标,投资管理能力差,投资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投资项目论证缺乏科学性,资金投资结构比例失调,易于陷入财务困境。

5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相关措施

5.1 树立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观念

中小企业管理者及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及重要作用,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理念,不断更新经营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及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于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中。同时,适度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实施组织,形成内部财务制衡及相互监督机制。再者,企业管理者及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活动中要始终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立足企业全局战略及长远利益,优化企业财务资源配置,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5.2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担保体系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对其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机构、中小企业联合会、中小企业投融资信息服务机构以及信用担保基金等,通过租赁融资、抵押贷款、贴现、抵押债券等途径实现中小企业融资形式多元化;还可充分利用创业板的优势,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同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机结合社会各大机构、团体及相关商业银行,形成强有力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担保保障。此外,中小企业还应与各大金融机构培育良好的财务关系,以准确把握资本市场实况及金融信息,从而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

5.3 正确进行投资决策

中小企业面向市场投资时要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科学论证,以作出正确投资决策。首先,投资项目以对内投资和中短期投资为主,包括新产品研制投资、技术开发及设备投资、人力资源投资等;其次,多元化投资组合,中小企业资金达到一定实力后可开展多元化经营,进而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再次,建立有效的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以进一步强化管理者投资决策能力,同时规范项目投资程序,严谨规划和实施投资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行投资监理来有效规避投资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5.4 建立财务管理机制,加强内部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要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建设,建立涵盖财务计划、筹资投资、资产管理、成本控制、利益分配等各种财务活动的系统、有效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应收账款核算体系,规范购销协议的实施操作,严格控制账龄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企业持有的现金及时进行合理规划及运用;强化存货管理,定期盘点并突出检查。二是完善财会体系,财务主要负责以营运资金为核心的资产使用、管理及控制,重视成本控制,会计主要负责会计计量及核算工作,业务流程实行全程追溯,确保财务工作受所有者监督,而会计工作受法律规章监督。三是运用科学理财方法确立合理的负债比例,优化企业财务结构。

5.5 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

中小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及时掌握潜在财务风险,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风险,才能规避风险并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中小企业要强化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委托社会专业中介机构设置合理可靠、敏感性强的财务指标,例如通过科学合理的现金流预算、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指标,能够动态有效地反应企业风险情况并提供预警信号,从而全面防范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6 结语

为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已成为中小企业的首要任务,同时政府部门应不断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共同为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而努力,通过财务管理这一有效途径,推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梁波.浅议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6.

[2]刘建华.知识经济时代财务观念新探[J].经济师,2008(1).

[3]杨延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模式创新[J].前沿,2009.

[4]秦春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路径——绿色财务管理[J].环境保护,2007.

[5]冯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经营模式构建[J].财经论丛,2008.

猜你喜欢
财务财务管理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