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管理

2012-08-15 00:49张家口教育学院李静范晓宏
中国商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苏宁信息系统物流

张家口教育学院 李静 范晓宏

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任何企业都处于生存和发展的激烈竞争中。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凸显它的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就必然会追求单位时间的最大产出,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物流信息系统是把众多物流信息结合成一个有机系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选择、输入与物流业务相关的各种有效数据,经过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计算机处理,输出对管理工作有用的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供应链系统中的每个组织利用物流信息系统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环节链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协同运作的系统集合,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供应链系统中的各个组织能否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有效信息,直接关系到整个供应链效率的提高。当然,这个系统是柔性的、动态的,随时可以依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实时地调整,并以快捷、有效的方式向客户提供其所需的一切产品和服务。

目前,有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在决策过程中仍然局限于参考以往的生产习惯和时间计划表,而经常对全球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范围估计不足;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确保在同行业竞争领域中占领一席之地,就要对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给予相当的重视,然而却对在强化生产的同时所需要做的相关机制的改进及改进所需的时间估计不足。这个时候,准确的信息和快速的通信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美国ZDL集团在华分公司GAE环境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机械集成型制造企业,从2001年开始在企业内部应用F-SHIFT软件系统,意在将财务子系统和生产子系统结合为一体,这在当时确实解决了相当一部分采购订单收发货及财务收支预算问题。然而,在系统实施了四年之后,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诸如物料描述规则不规范、库存盘点数量更新不及时、采购订单收货滞后、财务报表结算项目不清晰等等。

由此可知,物流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在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方面,确实有着独到的优势。然而,任何一套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不断更新。

2 物流信息系统的选择与实施

2.1 物流信息系统的选择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并将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融入其中,具体而言:选择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最好的”软件产品不如针对本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为适用的软件产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既要满足企业当前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机遇和挑战;要选择有成功用户先例的软件产品,因为成功的用户可以验证软件产品及其相关服务的有效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开始选择软件之前,应先进行一些基本的培训,了解相关的知识后再作选择;应当确定软件产品的哪些修改或扩充是必需的,以及由谁来承担这些工作,自己、供应商还是第三方,如果是上游供应方,需要巩固与供应方的关系,以便发生问题时对方能在第一时间出现;保留原有系统中的优势部分,综合软件性能价格比,使软件选择的总成本最小;软件选择队伍中应包括对企业组织有影响力的人、将来要参与系统实施的人以及数据处理部门的相关人员。

以苏宁环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为例,现行的SAP/ERP系统已经是苏宁的第四代物流信息系统。针对企业自身的运营特点,苏宁在自己的平台上开辟了一块专门针对供应商的客户服务。供应商可以直接向在线客服提问咨询,苏宁再通过专门组织的团队做出回应。实现系统对接后,对方可以直接在系统上看到苏宁的采购订单,信息及时展现,方便快捷。

2.2 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要“以人为本”

任何成功的物流信息系统,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一个原则进行,那就是“人的原则”,即以人为本、落实到人、为人服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指的是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作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系统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受益者都是与系统有着这样那样关系的人;企业团队中的各级人员都应对系统实施有一个充分的理解,使自己参与其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程度、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基层员工对系统的使用程度都是系统能否成功运行的重要因素;企业领导对系统运行的推进和督促,项目负责人的职业精神,系统顾问的专业技能、关键用户的协调配合以及最终用户的实际操作,所有这些无一不体现出人的因素的重要性。所有这些人的努力工作,都是为了输入系统中的信息和数据准确无误,而这些信息和数据又都是在为处于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人们作好自己的现实工作提供着现实的依据和作业资源。

3 物流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教育推进

3.1 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系统实施与现实的生产操作流程和运营方式是否相适应是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过程才能检验出效果的,所以这个过渡期是系统上线成功与否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凸显出来,需要信息系统中各个环节人员的重视和配合,才能得以及时解决。

3.1.1 基础数据不准确

如果库存记录或物料清单不准确,计划人员和生产人员就不能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有效判断来指导生产。这就是系统实践者们常说的“如果输入的是垃圾,那么输出的也肯定是垃圾”。 因此,作为上游的控制环节,基础数据是否准确直接决定着整个系统效率的高低。及时准确的信息输入是系统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3.1.2 企业高层领导不重视

这是系统不能顺利实施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选择并运行一套信息系统,企业高层领导必须参与其中,这是战略意义上的事,战略层次上的问题没有解决清楚,下游的战术层次和操作层次必然潜伏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时任苏宁信息中心负责人的任峻作为第四代SAP/ERP系统建设实施的重要亲历者,为我们提供了有关项目实施的一些资料:整个项目是在2005年7月20日启动的;系统方案的提供商为SAP公司,后期负责帮助系统实施的顾问来自IBM公司;用于系统项目上的软硬件及实施费用超过1亿元;从全国各地各部门抽调了150名在各自岗位上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员工组成项目组成员。所有这些工作的推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亲自开动员大会,还专门设立了一些奖惩措施。因为作为的企业高管、决策层首先要认识到这个大工程需要这样的前期工作基础,只有如此系统实施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3.1.3 关键岗位员工调换工作

如果新员工的培训不能及时跟上,同时关键岗位的员工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调换工作,就容易产生因新员工不了解情况盲目上岗而使整个系统实施受阻的状况。

3.1.4 有些员工不愿放弃业已习惯的工作方式去使用系统

有这种情结的员工总是希望通过修改系统来适应他们原有的工作方式,事实证明信息系统的实施将会大大改变人们原有的工作模式,大家必须对这一改变做好充分准备。谁不能适应新的工作方法,谁就必将成为淘汰的对象。

3.1.5 某些员工对系统缺乏主人翁的精神和感情

如果只有少数人在进行系统实施工作,其他部门的人员不介入或只是以提供帮助的方式参与其中,整个项目的推进将会相当困难。每一位员工都应当意识到,企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发展得好,才能为个人提供更好地发展平台,因此,每一位员工都应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信息系统的实施当中。

3.2 物流信息系统实施的几点建议

(1)领导的全面支持和始终如一;(2)高度重视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必要的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3)建立系统目标并据以衡量系统的性能,持续不断地向目标迈进;(4)重要员工才是成功规划和实施系统的基本保证,没有经验的人不要放到关键的岗位上;(5)用于培训的费用要比忽视培训将要付出的代价小得多,所以不要压缩培训费用;(6)一定不要忽视专家的帮助,自己干将比聘请有经验专家的花费更大;(7)不要把手工系统的工作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系统中去;(8)系统上线不要急于求成,同时也要避免实施过程太长,要有必要的紧迫感;(9)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建立主人翁精神,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效益;(10)系统不能包治百病,训练有素的用户可以找出问题的症结并予以解决。

3.3 系统上线后的继续维护和员工的再教育

物流信息系统实施以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这就需要定期维护这些系统工具,随时与上游供应方保持联系,以应对现实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包括企业新增生产线、改进生产工艺、增加子公司等等。

员工的再教育是一个伴随着企业经营发展的长过程,员工的再教育应当紧密地和企业的运行机制相结合。人们对所学知识的遗忘过程会有一个所谓的“半衰期”,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慢慢忘记。因此需要进行再教育和再培训来不断强化记忆;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也存在着再教育的问题,他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任何高层管理者的变更,对系统运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他不了解系统的原理,完全有可能因其自己的某种疏漏而造成系统功能的降低。

4 结语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经过三到四年的过渡期,中国的物流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届时,世界市场上的诸多物流企业将跨进国门,如何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能否顺利接轨?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否顺利运行。正确选择、建立、实施、运行、维护一套物流信息系统不仅关乎本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关乎我国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因此,我们应两手抓,既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只有如此才能增加自己在国际物流市场上竞争的筹码。

[1]成志明.苏宁背后的力量[M].中信出版社,2009.

[2]佚名.华东成为物流供应链软件应用最大市场,2011.

[3][美]杰弗瑞.莱克.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丰田模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彭岩.物流企业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骆温平.第三方物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苏宁信息系统物流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苏宁极物旗舰店
苏宁并购亦喜亦忧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our children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