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

2012-08-15 00:4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高健飞
中国商论 2012年11期
关键词:服务业上海经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高健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孔锐

1 服务经济内涵及发展趋势

1.1 服务经济内涵

一般来说,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或者说,是指服务业中的就业者在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就业者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态势。服务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发达国家的经济形态。由此可见,根据发展国家的成熟服务经济理论对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弄清服务经济发展的规律,根据服务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现状,对上海的服务经济发展战略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服务经济发展趋势

在全球服务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看到其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服务业结构升级趋势。总的来说,服务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过渡。事实上,现代服务业已经以其高知识、技术含量的竞争优势逐渐主导服务的发展。

(2)服务业全球化竞争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服务业的全球化趋势已无法避免,随之而来的全球竞争的格局也已基本形成。另外,跨国服务企业的快速崛起及迅猛发展,也从另一个方面加剧了全球服务业的竞争。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领域的跨国企业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快速扩张,形成其独特的比较优势。

(3)服务业开始逐渐与其他产业融合。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服务业也开始寻求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许多制造业开始使用业务外包服务,导致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进一步融合及依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制造企业也开始加强自身的顾客服务功能的发展,并将其变成另一个形成巨大比较优势的重要竞争手段。

(4)服务贸易增长迅速。服务贸易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服务贸易的增长快于货物贸易;另一方面,服务业也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新热点,并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提高当中。

2 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现状

总的来说,上海服务经济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根据中央政府的战略定位,以浦东开发为契机,上海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其城市功能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总的来说,其现在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其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占GDP的比重持续迅速上升,到2006年,上海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205.35亿元,并连续三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发展,并且对全市经济贡献率也达到了48.3%,成为上海经济的最重要支柱之一。

2.1 上海城市圈服务业发展特点分析

(1)服务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并且产值快速增长。 以2006年全年服务业发展的状态可以看出,服务业产值每个季度都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而且规模不断增加。第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为1175.34亿元;第二季度为1228.02亿元,环比增长4.5%;第三季度为1308.59亿元,环比增长6.6%;第四季度为1493.40亿元,环比增长14.1% 。

(2)服务业产业内结构不断优化且范围不断扩大 。总的来说,上海服务业产业结构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得到很大程度优化,高层次的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带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服务产业不断加强。其中,金融保险、通讯服务、商贸流通、旅游会展等行业发展势头更强,且服务网络、辐射地域也更广。另外,一些新兴的服务部分也开始出现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3)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上海城市圈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及区位优势,上海的外资利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不仅外资利用量十分巨大且投资结构也相对合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利用外资的比例中,第二产业比重呈逐年下降趋,但第三产业却迅速上升。而且外商直接投资于服务产业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其中包括了许多新兴服务业。

(4)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且从业人员比重也有提高。 随着上海服务快速发展,其劳动生产率也持续提高。2009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为9.63万元/人,比1979年增长27.6倍;然而同期从业人员只仅增长了3.3倍。由此可见,随着服务业从业人员劳动技能、知识素质的增强及从业人员比重的增加,上海的劳动生产率已经逐渐靠拢国际大都市的水平。

(5)服务业发展平台和载体建设推进迅速。 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功能集聚、规模经济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加速打造服务业发展平台和载体就显得十分重要。上海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首批12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全面启动,并且进展顺利。

2.2 上海服务经济发展优势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级城市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其参与国际现代城市竞争的核心内容之一,以金融、物流、信息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将从根本上决定竞争的成败。因此,上海的服务业发展必须要以发展高层次、高赋加值、广辐射面为最终目标。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表现在: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我国海岸线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也是我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龙头”。而且,我国幅员辽阔,服务业发展市场巨大,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都可以作为上海服务业发展的腹地,为上海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从上世纪中期以来,亚太地区正在形成一条东北向西南倾斜的经济走廊,在该长廊的诸多经济中心城市中,上海拥有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教育科技资料,资源丰富。

(2)深厚的产业基础。对于服务产业这种相对“软性”的行业,其他产业的联动效应及产业依托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式。

(3)广阔而旺盛的市场需求。作为我国最先进的现代化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上海的生产要素集中程度非常高,而且消费结构也较其他地区有更大的提升。一方面,在上海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发展和享受支出比重却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主要利用集中生产要素的制造业也需要投融资、管理咨询、物流、教育科研等更多现代新兴服务产业的支持,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现代服务部分也可以成为制造业剩余资本的良好投资渠道。因此,上海的服务经济是有着非常旺盛且广阔的市场需求的。

(4)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上海是国内目前惟一拥有证券、货币、商品期货、产权、航运、黄金、钻石、商品、人才等多层次多功能要素的市场体系的城市。特别是上海金融领域所发挥的强大市场作用,在全国直接融资总额的比重超过90%,同时也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相对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无疑会成为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最独特的优势。

(5)有利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上海的服务经济产业面临着一个非常有利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从国际方面来说,国际产业也处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阶段,服务业在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越来越高,特别是跨国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外包越来越普遍,从内部环境来说,世博会的成功举行给上海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另外,上海的区位、服务环境、人才资源及法治建设的综合优势也是其服务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的最大竞争力。

2.3 上海服务经济发展差距

(1)产业规模差距。与国际大都市相比较,上海服务业发展产业规模仍不够大,各类资源集聚能力还是相对较弱。总的来看,目前上海服务业增加值只是香港的1/4、东京的1/10。

(2)产业能级差距。产业能级是衡量一个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上海的服务经济产业相对国际大都市相比,仍有很大成长空间,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大多数仍处在服务产业链的中下游。

(3)产业辐射力差距。在产业辐射力方面,上海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服务业的辐射能力不强,服务能级有待提高。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圈尚未完全成熟,上海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产业规划、分工协作的市场一体化建设仍存在许多难题。

(4)企业和人才差距。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国际中心城市,上海服务业的起步转型较晚,内部资源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而且面对市场竞争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催化时间较短。因此,总的来说,上海的信息评估权威企业中介和成熟的咨询服务机构相对缺乏,而且人才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还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心城市。

3 上海服务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上海服务经济的现状,上海服务经济应以增长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出发点,努力提高城市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枢纽功能和开放功能,以国际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标准进行建设,进一步优化服务经济内部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的带动能力,扩大区域性服务的空间范围,最终形为以服务经济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应选择以下战略方法:

3.1 找准发展定位

总的来说,要发挥上海服务经济的辐射作用,就不能仅仅根据上海本身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是要立足于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上海在全国现代服务业网络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应该是:以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为特色,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扩散中心,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的配置中心,整个长三角服务业网络体系的中心节点,以其服务经济的发展带动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核心作用。

3.2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上海服务经济产业的创新发展理念要根据国际服务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情况,改变传统发展观念。坚持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二者的相互延伸、补充和支撑。坚持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运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传统服务业,引进新型服务业形态,优化服务业结构,最终实现服务经济产业的稳定发展。最后,要注意国内外服务业的合作及城郊共同发展。

3.3 优化发展路径

上海服务经济产业的发展必须以产业转移为契机,强化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链为纽带,着力形成服务业集群优势,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之间的纵向、横向关联。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新型服务业产业。同时,应进一步吸引国外投资、借鉴国外服务经济产业的先进经验,以都市特色为依托,以区域经济为半径,把上海服务经济产业打造成辐射全国的经济引擎。

3.4 优化宏观环境

除了以上的战略措施之外,优化外部宏观环境也十分重要。不仅要强调现代通信设施、便捷的交通网络、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等硬件环境,也要考虑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为重的软环境的。因此,上海应进一步解除行政管制,完善相关法律体制,大力培养行业急需人才,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最终深化专业市场,提高市场效率,使服务经济产业良性发展。

总的来说,服务经济已经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因此,要本着依托其本身独特优势,弥补不足的原则,完善国内、外的市场环境,以创新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共同大力促进服务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蒋三庚.现代服务业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上海市经济委员会.2010上海服务业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3]郑吉昌.服务经济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4]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服务业上海经济
上海电力大学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