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35例手术讨论

2012-08-15 00:54张晓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6期
关键词:造瘘梗阻性吻合术

张晓峰

作为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结肠癌并发梗阻,占到了结肠急症手术较大的比例,约为85%。由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有分歧较多的临床处理方法,特别是如何选择手术方式。选取近几年来在我院就诊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共35例,现做如下报道:抚顺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秦伟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5例患者中,有20例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4~75岁之间,其中有25例60岁以上,占全组的的比例是71.4%。其中有便血及粘液便史的患者有20例,占到了57.1%,体重明显减轻、消瘦的患者有10例,占到了28.6%。在3个月内有误诊为痔疮病史的患者有5例,占到了14.3%,发生急性梗阻前有口服泻药病史的患者有5例,占到了14.3%。

2.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

有5例结肠脾曲患者,占到了14.3%,有10例降结肠患者,占到了28.6%,有8例乙状结肠患者,占到了22.8%。按lukes分期:有6例B期患者,占到了17.1% ,有4例C期患者,占到了11.4%,有8例D期患者,占到了22.9%。

3.手术方法

近端结肠造瘘+肿瘤切除,有3例Ⅱ期消化道重建术,占到了8.6%;有10例术中结肠灌洗+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端吻合术+肿瘤根治性切除,占到了28.6%;有5例吻合口近端结肠造瘘乙状结肠吻合+肿瘤切除,占到了14.3%;有3例单纯结肠造瘘,占到了8.6%;有4例Ⅱ期肿瘤切除术,占到了11.4%。

结 果

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35例患者都痊愈出院,二次手术时发现肿瘤已发生扩散的患者有18例,根治切除术无法进行;发生吻合口瘘的有2例;有2例围手术期死亡,其中,有1例中毒性休克,有l例呼吸衰竭,91.2%的切口甲级愈合率,4.8%的切口感染率。12.5天的平均住院日,33例获得随访的患者,95.9%的1年生存率、71.8%的3 年生存率、35.2%的5年生存率。

讨 论

作为我国肿瘤发病率中占第二位的结肠癌,是约占大肠癌发病54%左右的左半结肠癌对人类的危及相当严重[1]。当结肠癌并发完全性肠梗阻的情况出现时,因为回盲瓣与癌肿的病理解剖关系,和闭瓣型肠梗阻多类似,时间过长的话,可能出现结肠坏死、穿孔,严重的致腹膜炎,甚至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全身感染中毒、休克导致死亡。为此,我们认为,本病一旦被确诊,术前准备就应积极做好,确保在24~48小时内迅速完成,早期手术力争完成。

有两种病变在结肠癌发生梗阻时需要得到解决:一梗阻要求解除,二肿瘤要求切除。但是,针对不同性质的病变,选择何种手术方式使得同时取得满意的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意见趋于一致的是,如何对梗阻性右半结肠癌进行治疗的手术方法,即肿瘤有可能切除时,要进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及回肠横结肠吻合术。因为较细的左半结肠腔,所以多是浸润型的肿瘤,在肠腔内容易形成环形狭窄,且经过左半结肠时大便多已成型,排出困难,所以,因为急性肠道梗阻而入院治疗的有15%的左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来院时患者不同的肿瘤病情以及情况的不同,我们采取的治疗方案有如下几种。因为左半结肠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并发症发生时可能出现严重后果,一般结肠癌伴梗阻患者的情况较差,常有贫血及低蛋白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左半结肠血供养差,侧支血管比较少,肠缺血容易发生,闭袢性肠梗阻经常发生,肠管在梗阻近端扩张严重,水肿在肠壁易发生,愈合困难。粪便及气体在结肠内较多,腹胀在术后易发生,吻合愈合如果不良,严重的腹膜炎将可能被导致。结肠吻合瘘如果发生,则有高达25%~45%的死亡率[2]。

前些年,部分患者在治疗时,经常采用结肠造痿,Ⅱ期消化道重建术,乙状结肠吻合+肿瘤切除+吻合近端结肠造瘘;单纯结肠造瘘,Ⅱ期肿瘤切除术等。手术适应的症状为如下:严重梗阻,年老者,体弱者,高度水肿的肠壁,高度扩张的肠管,较多固态大便在梗阻肠段内,较好净除存在困难者。但患者需承受多次手术痛苦是分期手术的显著缺点,一些年老者,体弱者,会失去治愈机会是由于不能承受再次手术,也有些患者,无法行根治切除术是因为在二次手术时发现肿瘤已发生扩散。并且,分期手术并不比I期手术的5年生存率高,同时使得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近年来,随着应用术中胃肠道灌洗技术的机会越来越多,应用抗生素越来越正确,手术技术不断的改进,营养支持措施不断加强,以及Ⅱ期手术存在的缺点,使结肠癌并发梗阻患者的I期切除吻合术被愈来愈多的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并且逐渐的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在一定适应症进行选择的条件下,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端吻合术是我们开展的主要方式[3]。我们对I期手术的适应症状进行了精心的筛选,症状如下:年龄较轻的患者,对于较长的手术时间有忍耐性,严重并发病不存在;时间较短的梗阻,水肿较轻的肠壁,血供及色泽良好,固体粪便能在术中肠道灌洗中除去,清除细菌较彻底者;渗液在腹腔内少,污染不严重者。作为一种污染较重的手术方式,抗生素应用及营养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足量高效的抗生素在前、术后使用到位,能明显抑制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以及腹腔感染及的发生。庆大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替哨唑等联合运用是我们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老年人在此类患者比较常见,部分患者属于肿瘤晚期,并且因为梗阻,而不能进食,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体重下降负氮平衡,组织出现严重水肿,愈合比较困难。我们根据这些特点,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进行了积极纠正,全消化道外营养支持进行了积极给予,直到患者具有自行进食的能力,从而使患者并发症发生得到了部分降低,比如吻合口瘘、切口裂开等,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有一定好处。

1 杨余沙,梁建华.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21例诊治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59 -1460.

2 吴文飞.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28例临床诊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142.

3 赵志勇.结肠癌引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137.

猜你喜欢
造瘘梗阻性吻合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肠扭转大肠破裂近端大肠造瘘与远端大肠造瘘效果对比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新纤维化相关因子SFTPA2在梗阻性肾组织中表达及与肾纤维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临床研究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