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运用

2012-08-15 00:54王志峰李霞张超张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16期
关键词:带教大纲实习生

王志峰 李霞 张超 张华

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运用

王志峰 李霞 张超 张华通讯作者

临床带教进行分层次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根据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和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指导,借助多方力量可以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临床实习带教中如何进行分层教育和培养,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学生的需要,提高临床学院的培养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分层次教学;医学生;临床学院;

一、临床实习带教中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兴趣、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不同的群体并区别对待,教师根据不同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以使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2,3]。临床实习带教的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立足于临床学院现有教学资源,依据分层教学思想,通过对实习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评价,划分层次,并制定出不同的实习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带教方式,在保证完成实习大纲的基础上,既兼顾优良学生的实习要求和兴趣,又加强对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最大限度的照顾到每个实习学生的特点及水平。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互换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三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扬三种教学形式的优点。

二、临床实习带教中分层次教学的创建与实施

1.实习生分层

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3],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带教,从而使能力差的学生易于学会某项操作技能,又满足了成绩优秀、能力强的学生扩大知识面和深入实践的需求,将学校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具体方法一般是将实习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类实习生约占10%~20%,是指整体素质高、学习刻苦、基础扎实、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动手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的部分同学;C类实习生约占10%~20%,为基础欠扎实、学习方法欠妥当、成绩落后的部分同学;而B类实习生则为A、C层次之间的绝大部分学生,约占60%~80%,他们整体素质良好。实习生分层要遵循学生自愿并结合学习成绩与动手能力评价等原则。

2.临床带教分层

在上述实习生分层的基础上,每一临床学科分A、B、C三个层次带教,A层次着重于提高,B层次着重于理解,C层次着重于达标。B层带教为完成实习大纲所设。A层和C层带教是分层次教学的特色,分别针对已达到或正在达到B层次的A类和C类同学所设。A层带教侧重临床疾病鉴别诊断内容和新进展等,以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毕业后胜任临床工作为目标;在教学上,带教时老师多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以小组授课或讨论课的方式,密切联系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的医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C层带教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实习纲要为尺度,以达到大纲规定的最低要求为目标,一般选派有一定带教经验、善于引导、要求严格的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引导实习生科学学习,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达到合格执业医师最低的考核要求。

3.考核分层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最终都要运用教学评价来判断其效果。考核分层一般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加强分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如此,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扩展了大家的思维,教与学相互促进,双向评价;二是出科考核的理论部分,依据学科的特点、考核的内容、总体要求等,采用分卷考核,A类考卷“基本认知”类考题占总量的40%,“思考应用”类占50%,“临床综合分析”类考题占10%;B类考卷“基本认知”题占60%,“思考应用”题占40%;C类考卷“基本认知”类占75%,“思考运用”类占25%。三是出科考核的技能操作部分,对于C类学生,达到掌握并完成大纲要求考核点的至少70%、手法和操作正确性至少70%、熟练程度至少40%,这样才能达到合格执业医师最低的考核要求;对于B类学生,达到掌握并完成大纲要求考核点的至少80%、手法和操作正确性至少80%、熟练程度至少60%;对于A类学生,达到掌握并完成大纲要求考核点的至少90%、手法和正确性至少90%、熟练程度至少60%。

分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统一的教学计划模式,这无疑给临床带教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开拓创新,就一定会开辟出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取得更好的成效。

1 李晓彦.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南都学坛,2009,7(4):132-133.

2 沈勇.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16(4):55-56.

3 栗洪敏.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设计[J].中国培训,2005,28(8):37-38.

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诊断学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生生源质量与综合能力亦呈现出显著的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以往那种忽略学生层次差异、一概施以统一的计划和内容的教学方式,不但削弱了教学的针对性而且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化[1],特别是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实习阶段显得尤为突出,关乎日后的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所以,积极进行临床带教的分层次教育,对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带教大纲实习生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
人文素质教育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
最牛实习生
人民军队第一部政治工作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