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江南风格与演技技法研究

2012-08-15 00:48胡小莉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运弓滑音二胡

胡小莉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系,安徽 铜陵 244000)

二胡江南风格与演技技法研究

胡小莉

(铜陵学院 文学与艺术传媒系,安徽 铜陵 244000)

二胡江南风格是江南文化的产物,更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成因背景及左右手技法特征。本文从江南的地理环境,语音语调,文化背景及音乐形式分析了二胡江南风格的成因,并阐述二胡江南风格演奏技法中独特的垫指滑音、装饰音、揉弦及浪弓的演奏技巧。

江南文化;二胡江南风格;垫指滑音;浪弓

二胡作为我国最具代表和最有魅力的拉弦乐器之一,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按照地域不同,人们习惯将二胡分为南方和北方两种风格。总体上,南方的风格是情韵结合,细腻入微,而北方的风格则是粗犷豪迈,大气磅礴。乐器作为一种“文化因素”,要适应某种区域文化的审美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乐器的演奏手法,乐器本身的结构、音色都必须适应这一区域文化的审美趣味[1]。二胡因其柔美温婉的音色,更加贴合江南音乐文化内涵的展现,它与江南秀美典雅的山水景色可谓完美融合,相得益彰。了解二胡江南风格的音乐特色并掌握其相应的演奏技法,对于弘扬国乐文化,增强爱国热情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二胡江南风格的成因

(一)江南文化对二胡江南风格的影响

江南一般是泛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我们的印象里,江南就是水乡之地,鱼米之都,富蔗之所,江南历来是人们向往的梦中天堂。江南不仅指地理位置,更有其文化标签,以“士族精神,书生气质”为审美核心的江南文化,“诗性”遂成为“江南文化”最本质的和与众不同的特征[2]。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特定地域文化,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水土肥沃,气候宜人,风景如画,经济富足。人们对江南音乐文化研究的热情从不曾退却,仿佛它就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江南的古典园林,到处可见亭台楼榭,山水相间,层次分明。尤其是江南富足的水资源,不仅润泽了江南人的含蓄典雅,更积淀了江南音乐的柔美温婉。水的流动声景,变幻意境,使得如歌如梦的烟雨江南仿佛一幅淡雅天然的水墨画,它的诗意美景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浪漫情怀。在如此诗意氛围的熏陶下产生的二胡音乐不会是铿锵豪迈的风格,而是透着诗一样缱绻优雅的古典特质。江南的音乐文化特征重在轻,细,雅。它融合多种因素,特别是自然地理方面的因素、历史人文的因素、政治方面的因素,从总体倾向来看,它是一种阴柔唯美的文化。中国地大物博,而各具特色的地方方言更是南腔北调,多彩多姿。江南语言的发音体系有其独特的韵味,有着“吴侬软语”的美誉。它的咬字吐字多为平舌靠前,发音轻柔温软,语调多为细致曲折的流线型特征。所以江南人说话就像是低吟浅唱,十分灵动婉转。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江南风格二胡乐曲的优美婉转、甜美如歌正是江南方言柔软、甜美而带着“嗲”气的派生物。江南语言的独特美为江南风格二胡演奏提供了直接素材,如旋律中大量二度三度的级进小跳,垫指滑音的运用,慢速滚揉,旋律中浪弓等技法的使用无不体现了江南无限清新婉丽、妩媚柔情的诗性文化特征。

(二)江南音乐对二胡江南风格的影响

江南丝竹是江南音乐中最具代表的音乐形式。江南丝竹,是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合奏器乐形式。最为常用的乐器有笛、箫、笙、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等丝竹乐器和彩盆、拍板、点鼓等打击乐器。音乐风格“精致、柔婉、轻快、典雅”[3]。它语音调值变化较小,速度平缓安静,基本是五声性旋律。江南丝竹很多传统曲目如《行街》《熏风曲》《中花六版》等都经常被演绎成二胡独奏曲。同时江南风格二胡的很多技法都由江南丝竹中借鉴而来。像垫指滑音、小打音、透音、带弓、浪弓等。而其以人为本,崇尚自由的灵魂归旨也一样影响并渗透着二胡江南风格的形成发展。

江南戏曲对二胡江南风格的形成同样影响深刻。昆曲是江南戏曲最代表的曲种,被誉为“戏曲百花园里的一朵兰花”。表演中注重演唱与身段的巧妙谐和,动作优美细腻,演唱柔曼悠长,让人回味无穷。江南风格的二胡作品如《姑苏春晓》、《江南春色》、《扬州小调》等都吸收了昆曲中很多细节元素,速度平缓优雅,适当控制音色并追求妩媚婉丽效果,充分体现了江南文化所蕴含的高贵典雅的细致品格。

江南民歌是我国民歌百花园中一朵瑰丽奇葩,它不仅是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更是民族器乐曲创作的根基来源。江南民歌主要是指以吴语为载体,富有江南韵律的歌曲,它柔美清丽,质朴通达,具有以汉族五声调式为其骨干的一般特征,行腔多用级进,发音柔软细腻,旋律线委婉曲折,喜用花腔。江南民歌以其独特的韵味和人性美常常把我们带到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演唱技巧上,擅用很多装饰音如上滑音、下滑音、倚音、颤音等,使润腔显得非常妩媚、精巧。江南民歌的颤音以大二度居多,不仅幅度小,而且快、细,大多为单颤音,这些华丽的装饰音技巧大量的被江南风格二胡作品吸收引用。

二、二胡江南风格的左手技法

(一)揉弦

揉弦是二胡演奏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直接体现一个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及演奏功底,以滚揉常见。演奏时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做上下扇面形的滚动,同时指尖由于对弦也产生一定的压力,继而产生一种波浪似的声音,使得弦律宛转悠扬,极富歌唱性。江南风格乐曲的二胡揉弦有其独特的技巧。它在滚揉的基础上稍加了一点压力成份,配合沉稳内敛的气息,使得声音踏实沉淀,很有质感,从而奠定了浓郁的江南风格乐曲的基础。如果用通常的揉弦手法来演奏,则使得乐曲韵味不足,情感单薄,无法表现江南风格乐曲那自由博大的气概。

受江南各种音乐形式的影响,江南风格二胡曲总体舒缓,长音符较多,演奏中若每个长音都机械的一揉到底,便会显得啰嗦庸常,让人乏味。所以,为了恰好的表现江南万种风情的文化,在实际演奏长音时通常是揉与不揉相结合,根据乐曲表达的实际情境来选择揉弦的有无和长短。另外,在揉弦的长音中还常用迟到揉弦的方法,演奏时力度适中,频率略快,振幅较小,产生一种柔和自然的波音曲线,这样的音乐才更有意境,让人无限遐想,余音绕梁,体现了江南隽永旖旎的风光和人们闲适愉悦的心情。

(二)垫指滑音

滑音是二胡左手的一项重要技法,是最能体现民族弓弦乐特色的手段之一。它可以带来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动人效果。常用的滑音种类有上滑音 ,下滑音,垫指滑音和回滑音等,最常见有特色的是垫指滑音,它是江南风格二胡演奏技巧中最典型代表,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音程行进多以二度,三度小跳为主,这也是借用了江南丝竹音乐中的带音技巧。具体奏法是演奏中滑音不直接从一个手指跳到另一个手指,而是会用中间一个指垫一下,略作缓冲,产生一个过渡音,实际奏出音响效果妩媚婉转,富于韵味。

(三)装饰音

二胡的润腔技法很多,除上面说到的各种滑音外,江南风格的二胡曲中,常用倚音式的打音和大小二度的颤音,还有勾音、带音以及各种丰富多变的指花技巧。所有这些装饰音在演奏中都要轻盈敏捷,流畅灵巧,一带而过,达到美化乐曲的效果,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江南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醉人景色,又仿佛微风拂过水面时那荡漾的粼粼清波。切不可演奏的过重过慢或过于强调而宣兵夺主。

三、二胡江南风格的右手技法

(一)浪弓

在二胡的各种演奏技法中,运弓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二胡发音的基础,揉合了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二胡左手一切技法的表现都要依托于右手运弓的准确与规范方能实现。如何做到准确完美的运弓呢,我觉得首先要做到运弓的平、稳、直,要求弓子与琴弦磨擦时的角度要始终保持在垂直高度,弓子运行必须与琴杆琴弦在同一平面,不可左右摇晃,东倒西歪,这是运弓最基本的技巧。而真正运弓的境界则是内在神韵的表达,即运弓时内在的韧劲,缺乏这种张力和弹性,运弓终究不过是一种机械的运动,单调苍白而无法打动听众,更不要说达到震撼和共鸣了。意识是动力,内在的韧劲是力源,调动和运用内在的韧劲,关键在于大脑意识的支配,意到则气到,气到劲自到,可见内在韧劲的培养和练就,是由意识的引导而成。以意领先意动则形随[4]。

浪弓又名波弓,是江南风格二胡乐曲常用的演奏技巧。顾名思义,浪弓就是演奏慢长弓时不是单调平直,而是一波三折,起弓后遇到拍点处就用力带出一音头再继续前进,形成像波浪一样的音乐线条,需要手腕和小臂的协调并通过改变弓速和弦压,使得运弓介于连弓和断弓之间,似断非断、妩媚婉转,起起伏伏之感仿佛江南的风摆拂柳,婀娜多情,给人曲终而音未尽的无限遐想。江南风格二胡乐曲的运弓与江南丝竹的运弓技法一脉相承。

四、弘扬二胡江南风格的现实意义

(一)传承与发扬二胡艺术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国乐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发扬二胡艺术,能为我们在世界一体化的当代,更加坚定的把握本民族特色,不在复杂多维的国际浪潮中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的灵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和追求,它也应该有自己的尊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护和振兴本民族音乐,不让它遭遇灭亡的危险,对我们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二胡的江南风格是二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二胡作为乐器本身的音色美,它的圆润柔美是情与韵的完美结合,并代表了中国文化中最有韧性与张力的情怀,拥有令世人神往的永恒魅力。

(二)提升美育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曾说,对于音乐他最终关注的并非其本身,而是对精神的探讨。音乐的育人功能,切合当代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不仅可以开发智力,更能促进人的情商发展,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拓展人的审美能力继而提高全面素质。以美怡心,以美陶情,促进人的身心更和谐发展并使人类走向更高文明。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便十分注重音乐对于提高人的品味修养的作用,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强调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它是加强人格修养中不可忽缺的环节。没有它,人们的精神便无法进入更高的境界。江南风格的二胡音乐轻柔舒缓,婉转悠扬,健康向上,潜移默化的提升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塑造健康的人格,增强个体自我调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鼓舞人们的斗志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作为古典民乐的代表,二胡特有的柔美音色集中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深邃内涵和含蓄美。它自由高贵,优雅从容,契合自然,心纳万物,体现了自然化人,人化自然的最高境界。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它的一种载体,音乐与文化总是相得益彰,相互交融。二胡江南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江南的诗性文化,江南的文化也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表达与继承。江南的美不仅需要我们用感官去认识,更需要我们用心灵去体会,只有淡化和抛弃对它功利性的趋向,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它禅意的真谛。弘扬传播江南音乐文化可以重拾华夏文明几千年之精髓,它平和又积极的生命态度,自然与人高度契合的完美,为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带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积极进取的同时又能淡定从容,平和心态,从而获得物质与精神世界完美统一的最终归旨。

[1] 李祖胜.江南风格二胡曲的演奏技法及其文化阐释[J].艺苑,2009,(8).

[2] 倪 娜.论江南丝竹音乐的生命精神 [D].南京艺术学院,2007.

[3] 乔建中.江南丝竹音乐大成代序[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3.

[4] 曹德维.二胡运弓技法之我见[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997,(3).

On the Erhu Style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its Performing Skills

Hu Xiaoli

The style of playing erhu in the area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a product of the culture of that place,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ts culture,which has a unique forming background and skill characteristics of playing with left and right hand.From the souther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the tone of voice,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musical form,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style of playing erhu in the area,and elaborates its unique playing skills such as portamento,ornament,vibrato etc.

the culture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the style of playing erhu;portamento;ornament

J61

A

1673-1794(2012)01-0041-03

胡小莉(1977-),女,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系讲师,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胡演奏,音乐教育。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二胡江南风格与江南文化关系研究”(sk2012B509)

2011-10-10

猜你喜欢
运弓滑音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思乡(二胡短曲)
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技术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滑音”的技术与应用
蒲剧音乐中二胡滑音技法与效果初探
板胡演奏垫指滑音技术探微
浅析二胡运弓技术与方法
论二胡右手运弓技术在现代二胡曲中的运用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