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体育教学研究概况及现实思考

2012-08-15 00:50邵正喜彭国强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内容体育

邵正喜 彭国强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体育教学研究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式,它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体育教学的本质和一系列规律性,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所必不可缺的工作,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上对体育教学的研究已建立起一套基本的模式,但具体到我国的体育教学研究方面还很不成熟。许多教师认为,体育教学研究是学者的专利,与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观念极大地限制了体育教学研究的进行,也不利于我国在体育教学研究领域的拓展[1]。本文通过回顾近年国内外体育教学研究现状,剖析国外近现代体育教学研究历程,借鉴其长处,为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中外体育教学研究的历史概况

1)国外体育教学研究的历史概况。近代的国外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古兹姆斯等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只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锻炼。在夸美纽斯和洛克时期,学校体育相当于今天的课外体育锻炼,其组织形式是以课余和假期进行的,主要内容有田径、游泳、游戏、网球、舞蹈、旅游和狩猎运动等[2]。卢梭则把原来的课余体育锻炼形式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提出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从而奠定了近代全身训练说的基础。卢梭还进一步发展了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可以说卢梭是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班级授课制的创始人[3]。当时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有田径、体操、网球、台球、足球和射箭等,卢梭时期的体育实践基本形成了当时欧洲体育教学的框架,这个框架对后来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体育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的德国体育教育家古兹姆斯发表了许多关于体育教学的文章并出版了体育教材,拉开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序幕。特别是古兹姆斯对体操内容的分类,对后来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这一时期的教学思想强调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确立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一门学科的重要地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由此也赋予了现代学校体育更加艰巨的任务,并向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国都非常注重体育教学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并已成为各国在选用体育教学内容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为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的重要性,各国都相当重视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提高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

2)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中国近代体育教学问题的研究受到了西方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并与中国传统的武术和游戏相结合,使得中国的体育教学发展很快。当时在国内虽没有统一的体育教材,但已经形成了中西结合、多种成分并存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如康有为自办的“万木草堂”就是根据“德、智、体”来设置的学校课程,并规定每隔一日要有体操课,假日要有体育活动等[3]。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这是中国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这也是中国近代体育教学的真正起步。当时人们对体育教育问题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的开放方面,对体育教学其他理论问题的关注并不多[3]。

这一时期体育教学研究的特点主要有:体育思想方面军国民主义盛行;内容上侧重于各种近代体育项目的介绍;课程内容主要是体操和军事体操,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理论方面,翻译介绍了一些国外的体操理论著作,但真正意义的教学研究论著并没有出现。

虽然中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就其内容来说是统一的,所选用项目都是最基本的最有增强体质价值的部分,但在体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方面所占比重过少,学科内容也过于狭窄。直到今天,我国体育教学大纲对于这种多和少的关系仍没有做出恰当的处理,以至出现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上体育课的现象。加之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压缩体育课时和学生锻炼时间,使得中学生的体质并不尽如人意。对此2006年国家提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把健康摆在学校教学的首位,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和校园集体舞等阳光计划的实施,逐渐使我国体育教学得以完善[4]。

3)近年来我国对国外体育教学的探析。随着我国青少年体质问题的凸显,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加强对西方研究成果的借鉴。但遗憾的是,我国学者对国外的研究大多只限于教学内容模式方面的简单比较。如学者张细谦在《从国外体育教学的演进看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运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近代国外体育教学内容的形成与现代国外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发展,并重点分析了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与特点[5]。张细谦指出:现代国外学校体育改革中普遍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就是要坚持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弹性化和乡土化。同时指出,美国是国外体育教学内容弹性最大的国家,在选编教材时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加大教材选择的余地,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和生活的紧密联系,灵活性很强,自由选择余地较大。在与我国教学内容形成对比的同时,他提出了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①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多种因素,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

②在体育技能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因素,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特征为依据。

③在体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重视事物的逻辑制约因素,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5]。

学者归明在《从我国与国外体育教学的比较看我国体育教学趋势》一文中运用文献法、访谈法,从我国体育教学的任务、体育教学的内容、体育教学的原则、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课的评价方面与国外做了比较,指出了各国体育教学发展趋势的共同点[5]:即各国都是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为出发点;强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加强体育与美育相结合,重视体育教学功能的多样性;在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学习体育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归明还指出,我国与世界各强国在体育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上。因此,要搞好体育教学,必须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自主性多一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上,要注重样本选择的多样性,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情况注重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5]。郭太玮和金玉的《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现状分析》一文[7],通过对五年来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中外学校体育教育比较文献进行分析,综述了现阶段在学校体育目标、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四方面的比较研究现状及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状况,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 对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现实思考

1)我国对国外体育教学的研究太少。在研究方法方面,目前我国学者基本运用的是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外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回顾与分析,而很少采用一些新兴的研究方式,比如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等由质性到量性的研究方式进行系统研究。在研究主题内容上,我国学者对体育教学的研究基本上都围绕历史、问题、现状和趋势进行初步探索,都是对体育教学理论的总体描述,没有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2)我国的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不充分。这就使得理论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践教学之中,最明显的后果就是我国青少年普遍出现的体质下降问题。而国外体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注重于学生的个性张扬,并且终身体育思想贯穿于体育教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此外,国外重视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其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学生的竞技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而是以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为最终目的。

3)体育教学研究中应强调中西文化交流。当今各国体育教学内容注重体育和健康的有机统一,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育。但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时,缺少对在我国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往往出现简单照搬、食洋不化等情况,严重地制约了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比如,当前我国学者对国外体育教学研究的领域到底有哪些、近年来国外体育教学研究热点有哪些、运用的研究方法有何创新等,这些问题的回答对把握国外体育教学研究动向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未来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大势所趋。

4)目前国内体育教学研究的理论移植较多,创新较少。体育教学是教育学的子学科,具有整体性的特质,一般滞后于教育研究,因此,体育教学的理论多是从教育领域移植而来。移植本身是一种创新研究方式,但是如果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加任何考虑一味照搬,这样得到的结论往往缺乏说服力,甚至会把实际中的体育教学引入歧途。

3 结束语

体育教学研究是揭示体育教学规律、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整个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推陈出新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研究意识,加强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并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最终目标,把强化学生的全面素质始终放在体育教学工作的首位。

[1] 龚坚,张新.体育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9-47.

[2]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17.

[3]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0-362.

[4] 彭国强,项贤林.新世纪国际体育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分析[J].体育学刊,2009(5):62-66.

[5] 张细谦.从国外体育教学的演进看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J].体育与科学,2002(2):23-25.

[6] 归明.从我国与国外体育教学的比较看我国体育教学趋势[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6(4):79-81.

[7] 郭太玮,金玉.中外学校体育比较研究现状分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1):111-113.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教学内容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2016体育年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