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2012-08-15 00:49张天瑜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高职专业

张天瑜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无锡 21401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张天瑜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无锡 214011)

高职教育的重点是让课程建设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普遍采用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本文针对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实施项目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观点。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项目化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在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高职院校教改试点专业,其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是各所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包含三个方向,分别是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技术、通信工程技术。很多高职院校都形成了以该专业为龙头,其它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然而长期以来该专业的教学普遍采用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的项目化教学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了全国各所高职院校的广泛关注[1]。项目化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具体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根据工作要求和工作过程来选择教学内容。笔者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多年,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中引入项目化教学,这对实现以胜任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标准的办学宗旨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大规模的扩招,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增长远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增长,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匮乏,大多数年轻教师都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由于缺乏在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他们就难以有效地组织教学,开发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项目更是无从谈起。学校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实验实训设备陈旧、老化,数量不足,更新缓慢,实验实训开出率较低,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数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要的角度来开展校企合作,这与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还相距甚远。为了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很多专业课程的课时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压缩,这样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看到本科院校压缩版的影子,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质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考核仍然处于主要地位,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考核则处于从属地位。此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严重脱离实际需要,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立足于分立元件为基本知识单元,注重半导体器件内部的工作原理,而对于当前最流行的IC设计与制造、表面贴装技术、3G/4G通信技术等知识则介绍甚少。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项目化教学的优势

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不强。与此同时,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教材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过分重视理论的讲述,内容繁琐、生涩难懂;有的过分强调技术的应用,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讲解,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和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一旦对某些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就会达到惊人的程度。项目化教学本着知识够用,便于学生理解和自学的原则,以实用性、创造性的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你不想学习,我压你学;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为“你不想学习,我来引导你学;你不会学习,我来吸引你学。”项目化教学打破了原有的“三段式”、“学科式”课程体系[2],它把学科教育与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完成报告”来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全方位的师生互动体系。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中引入项目化教学,它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企业要求融于一体,实现了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它变学科教育为职业教育,变学科课程为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课程,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它通过研究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将原课程的知识点以具体的工作项目及工作过程为依据,并进行分解、提炼、序化和重构,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结构,使课程建设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更为有效地结合,这是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

三、项目化教学的设计

1.项目任务的确定

项目化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课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是通过实施具体的项目来完成的。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要从企业生产实践所需的知识点和岗位要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合理划分项目单元,通过逆向求解的方法来组织项目化教学所需的内容,确保知识的适用性和够用性[3]。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打乱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篇章结构,因此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非常熟悉,对工作过程非常了解。其中,项目的选取是项目化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这里的项目是指一些相对复杂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工作任务,它可以分为必做项目和选做项目两类,通过必做项目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达到教学要求,通过选做项目的训练,则可以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项目的选取不仅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精练实用为目的,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连贯性,既要包含理论知识,又要包含实践技能操作,既要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又要考虑绝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时还要兼顾与其他课程相关知识的衔接与呼应,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调试一些典型、实用、有创新的项目,能够熟悉项目的整体开发过程,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了解信息查询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他们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具体的项目为纲领,打破原有的课程框架,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编写出适合项目化教学的校本教材。整个教学过程严格按照“产品载体、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学练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项目化教学实施的流程为:(1)项目导入,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提出一个具体的项目,并向学生介绍该项目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2)知识讲授,教师引入相关的知识,工学交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3)项目分组,综合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班级进行分组,每组包含4~5名学生,由小组成员推选出本小组的组长;(4)制定计划,组长利用所学的知识把该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分别针对各自任务提出实施方案;(5)实施计划,首先小组成员对各自任务进行理论设计,然后用EDA软件对各单元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进而设计出整个项目的电路原理图,最后利用单片机开发系统、示波器、CPLD/FPGA等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实际制作和调试;(6)检查评估,教师对项目成果进行检查评估,师生共同讨论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其形成的原因;(7)成果展示,教师推选优秀的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学生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8)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该项目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项目化教学的考核

项目化教学的考核主要从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角度出发,注重学生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综合能力的表现,根据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项目作品的效果、项目报告等内容来对学生进行考核。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既可以是校内教师,也可以是企业专家,既可以有学生的自评,也可以有学生的互评,最终构成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工作态度相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在项目化教学的初始阶段,各小组需要提供项目的实施计划、分工表、数据记录表等以便于考核。在项目化教学的最后阶段,各小组需要以项目作品、ppt和项目报告的形式来充分展示项目成果和学习心得。基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中的无线电装配与调试、SMT设备操作与维护、通信终端的安装与维修等考证项目,以及企业的6S管理理念,高职院校应该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典型产品为载体,以业界现行技术规范为参照,创建与行业标准接轨的“三位一体”的项目化教学考核标准。项目化教学考核的评分标准分为 3个部分:(1)平时成绩考核占30%,具体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占10%,学习态度占5%,职业素质占5%,团队合作占5%,出勤状况占5%;(2)项目实践考核占50%,具体包括实践操作技能占15%,项目作品占20%,信息查询能力占5%,小组答辩占5%,ppt和项目报告占5%;(3)理论知识考核占20%,具体包括期中考试占10%,期末考试占10%。

[1] 林祝亮,马世平,杨金华. 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类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8).

[2] 冯志刚. 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 李珂. 职业学校电子类专业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 职业,2011,(6).

Research on the projective teaching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ZHANG Tian-yu

The empha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ombin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effectively, and cultivates skilled talents that can adapt to enterprise post. But the teaching of high vocation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generally adopts the teaching mode of knowledge impartment for a long time.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very ideal.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high vocation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projective teaching is proposed to implement, 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but also be benefit to culture compound talents according with social dem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jective teaching

G71

A

1008-7427(2012)09-0031-02

2012-06-05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1JYKT06。

作者系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江苏高速公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
探讨电子信息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实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